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鲁迅与盐谷温——兼及国民文学时代的中国文学史编撰体制之创建(5)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 赵京华 参加讨论

    三、《中国小说史略》在异域日本的译介传播
    郭沫若称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壁”[18],我们同样也可以称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为东亚草创期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方面的两个高峰。而且,两书在各自的对方国家都有一段不断被翻译和传播的历史。它们的作者则互相认可其价值。鲁迅不仅在著作的修订版中谦虚地吸收了盐谷温所提供的有关中国小说史的新材料,而且多次对其研究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例如,1930年所作北新书局修订版的《题记》就肯定说:“盐谷节山教授之发现元刊全相平话残本及《三言》,并加考索,在小说史上,实为大事”。又如,1933年12月20日致曹靖华信曰:“中国文学概论还是日本盐谷温作的《中国文学讲话》清楚些,中国有译本。至于史,则我以为可看(一)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二)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已出四本,未完),(三)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共三本),(四)王国维:《宋元词曲史》,(五)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但这些不过可看材料,见解却都是不正确的。”[19]而盐谷温,不仅以提供新史料并借游历上海之机拜会鲁迅的方式表示尊敬,并且自1929年开始在东京帝国大学的课堂上采用《中国小说史略》为授课教材,甚至曾有组织学生一同翻译此书的计划,足见其对鲁迅著作的评价之高。盐谷温的《讲话》在中国曾有两个编译本,三个不同的翻译本,其译介传播过程已有学者的研究论文发表,可以参照[20]。
    盐谷温于上海会见鲁迅之后,次年开始在东京帝国大学课堂上采用《中国小说史略》作为授课教材。1982年,日本著名中国文学研究家伊藤漱平(增田涉弟子)在天理图书馆发现了盐谷温生前捐赠给该馆的这本作为教材的《史略》原本,其中有盐谷温的大量批注,版权页上则有一年授课结束之际老师及学生7人的纪念签名。以此为契机,伊藤漱平调查有关情况,撰写了详细的论文《关于盐谷温博士注释本〈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史略〉日译史话断章》[21]。以下,我将主要依据此论文并结合鲁迅著作等原始文献,对《史略》在日本的译介传播情况略做介绍。
    盐谷温1929年度担任的东京帝国大学课程为文学部的“支那文学演习”,课堂采用的教材《中国小说史略》是1929年1月北新书局的第5版,即1931年修订本之前的版本。我们已知,鲁迅为撰写《中国小说史略》曾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广泛收集辑录有关史料。在1935年所作《小说旧闻抄》“再版序言”中他回忆道:“《小说旧闻抄》者,实十余年前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小说史》时,所集史料之一部。时方困瘁,无力买书,则假之中央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教育部图书室等,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时或得之,瞿然则喜,故凡所采掇,虽无异书,然以得之之难也,颇亦珍惜。”[22]由于“无力买书”且时地有限,给鲁迅收集原始文献带来了种种限制,使他未能做到尽用善本。也因此,他不断增补新材料,每有再版的机会必做修改。而据曾参加盐谷温授课的学生内田道夫回忆:“演习课上的是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老师要求所引书籍必核对原书,一字一句不可错过。”(转引自伊藤漱平文)而盐谷温在书中的批注则大概有四类:1,在原文段落之间加上小标题;2,断句并加说明;3,对引文中的异字等加标注,如《枕中记》的引文有“其羅者皆死”,盐谷温在“其”字旁边注:“一作共”,“应据说荟之共羅”;4,是对《史略》表示不同意见的加注。另据记载,1935年度盐谷温曾再次采用《史略》作为课堂教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