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互文的魅力:四大民间传说新释(11)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 傅修延 参加讨论

    注释:
    ①“欧洲陶瓷工人利用这一色调模仿中国的装饰技巧,设计了至今还流行的柳树梢头两只鸽子,这种表现出安详而美丽色调的图案,与那些在东印度公司时代早期来中国的经商人的想象相吻合。”路易·艾黎:《瓷国游历记》,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35页。“柳树图案最初在1849年的英国杂志《家庭朋友》上出现,后来在欧洲被广泛翻制,最多时有200多家瓷厂烧制这种图案。在当今欧美,50年以上的柳树图案瓷具已属价值不菲的藏品。”傅修延:《瓷的叙事与文化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②“最初,西方文化根本就不是一种视觉文化,而是一种听觉文化。……在荷马笔下的贵族群里,听觉是头等重要的。视觉的优先地位最初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初叶……到了柏拉图的时代,已完全盛行视觉模式。”(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③“中国文化精致,感知敏锐的程度,西方文化始终无法比拟,但中国毕竟是部落社会,是听觉人。”(加)马歇尔·麦克卢汉:《古滕堡星系:活版印刷人的造成》,赖盈满译,台北:猫头鹰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④“陈启源《毛诗·古编·附录》论之曰:‘夫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悦益至。’二诗所赋,皆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Sehnsucht)之情境也。古罗马诗人桓吉尔名句云;‘望对岸而伸手向往’(Tendebantque manus ripae ulterioris amore),后世会心者以为善道可望难即、欲求不遂之致。”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3-124页。
    ⑤羽衣仙女传说为亚非欧三大洲广泛传播的民间故事,其源头在西晋郭璞《玄中记·女雀》(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有相似记载)中,牛郎织女传说与该传说有交织之处。
    ⑥“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管子·小匡》)。“石民”此处意为柱石之民。
    【参考文献】
    [1]傅修延.中国叙事学开篇:四部古典小说新论[J].文艺争鸣,1995,(1).
    [2](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徐文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3](美)丁乃通.高僧与蛇女——东西方“白蛇传”型故事比较研究[A].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室.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C].陈建宪,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加)诺思洛普·弗莱.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M].孟祥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5]刘再复.近年来我国文学研究的若干发展动态[J].读书,1985,(1)(2).
    [6]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A].陶韦.名家谈孟姜女哭长城[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7](英)约翰·济慈.希腊古瓮颂[A].济慈诗选[C].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8](俄)弗·雅·普罗普.故事形态学[M].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9]叶舒宪.千面女神——性别神话的象征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0]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A].鲁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