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与结语 笔者于2012年上半年在泰国东北部(Isan地区)、缅甸掸邦的大其力和景栋、老挝中部川圹、琅勃拉邦、乌都姆赛、弄南塔,以及越南西北部的奠边府、莱州、老街进行了跨境民族民间文学传承情况的田野调查,从而对分布于东南亚各地区的泰族有了生动的了解。本篇文章中的观点和资料均源于客观的田野调查。 在中国,官方根据自称原则称之为傣族(Dai),在东南亚各国,虽然自称大多是“傣”,但官方定之为泰族(Thai)。例如,越南官方识别的一共有54个少数民族,西北部的黑傣、白傣都自称为“傣”,但是官方将他们统一称为“Thai”。越南民族识别中另有一个“岱族”,那是与南壮布侬、布瑞、布厅有渊源关系的另外一个民族。要注意的是,“岱”其发音容易与“傣”混淆。老挝的情况有些不同,情况比较复杂。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民族识别规则,多则100多种民族,少则50来种。虽然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数目,但是可见老挝确实是一个少数民族数量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国家。目前,最受广大民众认可的是,他们按照民族地理分布的特点来划分为“老龙”、“老厅”、“老松”三大族群:“老龙”族群就是居住地域较为低矮的老族、傣-泰民族,“老厅”民族则以居住在半山腰上的克木族为主,“老松”族群是指居住在最高山巅的苗瑶民族。作为主体民族“老龙”一部分的傣-泰民族,自身又有许多的亚支系,例如泰-普尔、普泰、泐等。其中与中国境内傣族关系最近的是“普泰”族群和泐族。泐族就是从西双版纳迁徙而来的傣族。官方称之为“普泰”,实际上老挝当地人称为“布傣”,“布”是者、人的意思,“布傣”泛指“傣家人”,主要包括自称为“傣丹”(黑傣),“傣良”(红傣)和“傣浩”(白傣)的三个亚支系。从实地调查的材料看,越南、老挝的“布傣”族群含义确实如上所述,但它与泰国东北部的“普泰”族,期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目前还需要更多的材料为探究依据。 前辈们曾经提出傣-泰民族分布在“半月”型或“U”型的地域里,西起印度阿萨姆邦,东至越南西北部,中间涵括云南西南部、南部、东南部,缅甸北部,泰国中部、北部,老挝北部、中部。在这一片地域里的傣-泰民族,自称、他称都很多,但无论怎么丰富多彩,都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两大文化圈:受到南传佛教影响的傣-泰民族文化圈,包括中国西双版纳、德宏、孟连、景谷在内的大多数傣泐、傣讷支系,缅甸的掸族,泰国的泰北人,老挝的泐族;另外一个是坚持原始宗教的傣-泰文化圈,包括中国境内元江、红河流域和金平县内的各“花腰傣”族群,越南西北部的所有泰族,老挝北部的“布傣”族群。此外,泰国东北部的“普泰”族,他们从老挝中部迁入泰国后,虽然受到泰国主体文化的影响,多少接受了佛教的影响,但是他们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原始宗教信仰。 在不同的文化圈内,前者受到南传佛教、印度文化影响较深,后者则保持这傣族的传统文化,或者部分受到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这导致了两者的史诗传统内容不尽相同。由于使用文字与否,他们传承史诗的方式也不同。前者很早走上了口头传统和书面传统共同发展的道路,而后者则世代延续着口头传统。 不管分布在哪个文化圈的傣-泰民族,无论是口头传统,还是书面化的传统,他们都共同遵循相似、相同的韵律规则——腰脚韵。值得注意的是,口头诗歌保持腰脚韵的同时,往往也具备连环韵,可以说口头诗歌较之于书面诗歌更优美。由于口头诗歌比书面诗歌更加古老,口头诗歌中的韵律特点更能体现傣-泰民族诗歌的底蕴。 缅甸掸邦掸文写的《五颗金蛋》(嘎迫),屈永仙摄于2012年4月掸邦大其力 德宏州文化馆非物质文化中心保存的珍贵史诗文本,屈永仙拍摄于2012年9月26日 笔者与傣族作家、译者、文化传承人岳晓保合影六年,摄于2012年9月德宏州芒市文化馆 [①]历史上汉族为主的外人,常常简单地将西双版纳的傣族视为“水傣”,德宏的傣族视为“汉傣”,而把其余的统统都称为“花腰傣”。事实上,这样的区分是不科学的。虽然如此,但为了便于表达,本文也使用“花腰傣”一词,来代替那些自称不同,文化多姿多彩的各傣族亚支系。 本文原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三期,109-11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