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盘剑:网络文艺发展——从“互联网+”走向“互联网化”(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文艺评论》 盘剑 参加讨论

    2
    其二,互动性。
    网络文艺的平台特征使“信息共享”和“多方互动”得到强化。网络文艺的“互动”首先是创作者与接受者的互动。当然,传统文艺也强调创作与接受的互动,但往往难以实现或者互动有限。舞台剧应该是其中互动要求最高、互动性也最强的,却仅仅限于表演之时——而戏剧表演又是“一次性”的;到了影院电影和电视剧中,演员的表演不仅是“一次性”的,而且还是“过去式”的,已经全部完成的创作也使互动失去了更大的意义;同样,对于印刷文学来说,一直躲在期刊编辑部和出版社后面的作者即使出来签名售书,也只不过把与读者互动当成了一种炒作噱头或商业营销策略而已。
    网络文艺则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都在同一个平台上,而且创作和接受同时以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形态展开,并持续较长时间,这就使得双方的互动不仅是情感的共鸣、思想的呼应,还有想象的融合、创意的交流,结果将不只是作品感动了读者,读者也会推动作品创作,甚至可能改变情节内容,以致接受影响了创作,成为创作的一种外在动力。
    当然,对于传统的“作者性文本”[1]创作来说,这样的互动既不可能、也非必要;但诞生于现代大众文化时代,具有天然的文化产业基因,以聚集人气、吸纳粉丝、培育大IP为品牌策略和追求的网络文艺,显然更偏向“读者性文本”创作。作为“读者性文本”,互动性越强,其文本的影响力就越大,其价值也越高。
    网络文艺的互动性还不只是表现在创作者与接受者的互动上,也表现为创作与创作的互动、接受与接受的互动,以及创作、接受与特定环境的互动,而这一切互动都与上述由互联网所创立的线上虚拟平台和线下实体平台相关。平台无疑是最好的互动空间,虚拟平台不受现实时空限制,可使多种互动跨越现实空间进行;而实体平台又使这些互动能够落到实处,并产生实效。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网络文艺相比传统艺术不仅具有更大的商业潜力,同时也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更加能够创造文化的软实力和硬实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