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语言的文学性使用及其意义增殖效应(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 贾玮 参加讨论

    二、文学对于语言的含混的展现
    前言表明《符号》这部专注研究语言符号的著作是“庞蒂与萨特进行对话的明确延续”[8](43),因此可以进一步说“梅洛-庞蒂的整个语言学思考的最初动机是回应萨特的《什么是文学》”[9](297)。萨特看重的正是文学特别是散文对现实的干预作用。他并不认同,甚至可以说敌视绝缘于现实、追求极度自律的唯美主义宣言及其文学追求,“我们应该既揭露英国在巴勒斯坦与美国在希腊推行的政策,也揭露苏联流放政治犯”[10](271)。因此,语词本身在萨特看来并不值得深究,即使其能带来审美与愉悦:“语词是透明的,目光穿过词语,那么在词语与目光之间塞进几道毛玻璃便是大谬不然。”[10](83)
    支撑这一所谓的“介入-实践文学”的显然是一种语言工具论,也就是说,正是认定语言可以作为传达思想、意义的高效工具载体,萨特才将“文学”(散文)视作介入现实的必然通途。这种文学观其实是对前文谈及的笛卡尔、康德、早期胡塞尔等人视语言为意识的工具这一理论的进一步阐发和使用。针对战后法国乃至欧洲的现状,对于意在关注当下、思入现实的萨特而言,这一思路正是其力图针砭时弊、唤醒一代人的又一创见,因为他明锐地意识到“我们的语言还带有纳粹入侵的印记”[10](269)。此举其实也借机提高了文学的地位,进而动摇了哲学的权威:海德格尔后来批评萨特是在用文学方式来作哲学。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许正是萨特“想要的”。萨特希望哲学摆脱形而上学的桎梏真切关注现实,但哲学传统,或者说传统的哲学思考方式不可能如此“直达现实”。文学,准确地说,萨特所看重的散文似乎能更好地诀别形而上学传统,披露现实种种。但是,这种与形而上学的决裂是徒有其表的,因为文学至此并没有跨出再现论与表现论的桎梏。
    梅洛-庞蒂则相信文学与形而上学在现象学视域中有着更为深刻且不同于以往的关系,因为现象学对于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使得哲学开始专注于对世界经验的描述。小说,特别是优秀小说对于世界(这也正是胡塞尔渴望的生活世界)的成功摹写已经使形而上学传统相形见绌。随着对于语言的关注,文学,这一特殊语言现象进一步表明:一、语言绝非思想的外表;二、语言有其难以被征服的沉默[11](43-45),这其实是对于“言语有一种意义”的理论的进一步展开。
    第一,文体对于意义的初步重建。
    梅氏认为,一部作品的意义首先不是通过其思想,而是通过语式、叙述形式或文学形式的变化表现出来。简言之,就是需要关注一部作品得以显现的形式。“在能够传达我们的某一独特思想的种种不同表达中,唯有一种是最好的。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在说或写中与之相遇,但是它存在着确是无可置疑的。”梅氏认为法国作家让·波朗(Jean Paulhan,1884-1968)的这一名言值得反复思考,因为它表明了一个可能经常被忽视的真实,即表达形式之于表达的决定作用。在梅氏看来,文体这一表达形式对人类的众多文化活动都存在着根本的限定:“一部难懂的哲学著作至少向我显示某种‘文体’——斯宾诺莎的、批判主义或者现象学的,文体是著作的意义的最初显露,当我深入这种哲学思想的存在方式,再现哲学家的语气和风格时,我开始理解一种哲学。”[6](179)显然,梅洛-庞蒂于此所说的“文体”是诸多表达的“存在方式”,因此,一支乐曲、一幅绘画等等“如果真正说出某东西”,终究会获得认同,也就是说,“终将分泌意义”。在散文和诗歌中,我们似乎容易忽视这一表达形式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因为我们直面的是言语,我们也习惯于认为我们是通过它获得小说、诗歌的意义,这种认识又强化了语言是思想、意义的工具这一观念。但是,调色板上色彩或乐器的天然声音显然不足以形成一幅绘画的绘画意义和一支乐曲的音乐意义。这一事实提醒我们,从一部小说、一首诗歌获得意义绝非仅仅依靠单个言语及其组合就可以达到的。这些言语作为小说、诗歌存在的方式才是至关重要的,是这一存在方式成功实现了这些言语的融通、重组,使得它们成为一部小说、一首诗歌。“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与其说是由词语的普通意义所提供的,还不如说是归功于对于可接受意义的改变。”[6](179)
    值得注意的是,梅氏于此提出我们具有获得调色板上的颜色、乐器的天然声响等等的“自然知觉”。与之相应,显然应该有一种使我们获得绘画意义、音乐意义、文学意义的能力,这种能力确保我们将言语重构为小说,将色块、线条理解为绘画,即梅氏所发现的人类行为独特的“格式塔”。成功的表达之所以能感染读者,甚至使其摆脱初始的厌烦情绪,正是在于这种“文体”对于读者的“深层次召唤”:文学的交流,不是作家对于所谓的先验意义的摹写,继而,读者直接获得这种意义。读者获得意义,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依循言语直达意义,实际上这一获得意义的过程其实要复杂得多。意义的获得需要更为隐蔽的“格式塔”展开运作,即读者从某一特定文体获取小说、诗歌、绘画等意义的结构能力。因而,文体“这种人类的语言学关系有助于理解象征与制度产生整齐秩序的平常关系”[11](4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