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 《编后记》,载于《民间文艺集刊》, 1950年第一集。 [2]李晓峰:《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发生》,《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1期 [3] 何其芳:《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中国建设》1962年第9期。 [4] 《征集民间文艺资料办法》,载于《民间文艺集刊》1950年第一集。 [5] 参见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版,第659—669页。 [6] 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版,第455页。 [7]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版,第513页。 [8] 《征集民间文艺资料办法》,载于《民间文艺集刊》1950年第一集。 [9][美] 勒内·韦勒克 奥斯汀·沃伦著 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版,第4页。 [10] 王平凡 白鸿编:《毛星纪念文集》,学苑出版社2004版,第92页。 [11]毛星:《民间文学及其发展简论》,载于《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1期。 [12] 李星华记录整理《白族民间传说故事集》,146-1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3] 杨亮才、陶阳记录整理《白族民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4]刘超记录整理《纳西族的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5] 刘锡诚:《对中国文学模式的颠覆——纪念毛星先生》,《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4期。 [16]李星华记录整理《白族民间传说故事集》,16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7] 郭沫若:《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答本刊编辑部问》,《民间文学》1958年5月号。 [18] 2006年8月14日访谈刘超。 [19]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间文学参考资料》(第八辑),内部资料1963年11月,第6页。 [20]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编:《民间文学参考资料》(第八辑),内部资料1963年11月,第7页。 [21] 参见李岳南《由<牛郎织女>来看民间故事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北京文艺》1956年8月号;刘守华《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从人民教育出版社整理的<牛郎织女>和李岳南同志的评论谈起》,《民间文学》1956年11月号 [22] 参见陈子艾:《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四十年》,钟敬文主编《中国民间文艺的新时代》,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版,第139页。 [23] 参见《民间文学》编辑部:《关于搜集整理工作的各种不同意见》,载于《民间文学》1959年7月号。 [24] 参见张宏:《民间文学改旧编新论》,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版,第7页、第16页、第140-141页。 [25] 钟敬文主编:《中国民间文艺的新时代》,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版,第126页。 [26]王平凡、白鸿编:《毛星纪念文集》,学苑出版社2004版 [27] 王平凡、白鸿编:《毛星纪念文集》,第113页。 [28] 张士杰:《漫谈义和团故事的搜集整理与创作》,载于《民间文学》1963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