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乙近影 舒乙像父亲老舍先生一样深深地爱着北京,爱着北京的山山水水,爱着北京的一草一木,乃至爱着现存于北京城内刻有藏字的石碑和藏式建筑。这不,当他用8年的时间,寻访、考证京城刻有藏字的石碑和藏式建筑后即兴创作了散文《见证亲密——寻访北京刻有藏字的石碑和藏式建筑》,该文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为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定涉藏文化古迹保护决策提供了准确有益的依据。继而众多媒体均以长达两块版面的篇幅争相转载,电视台也纷纷邀请他前往演播厅讲解现存于北京的藏字石碑和藏式建筑的历史。 文学的力量有多大?作家应如何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探寻历史?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日前走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作家舒乙。 那一年,他寻访北京城内刻有藏字的石碑,只是寻觅,不为祈福。 那一天,他走进雍和宫,凝视着转经筒,思绪飞得很远很远。 那一刻,他伫立在刻有藏字的石碑前,似乎听见六世班禅诵经的真言。 那一瞬,他抚摸石碑上的藏文,感觉里,历史是那样的厚重,指尖是那样的温暖。 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舒乙和往常一样来到北京的雍和宫。雍和宫是喇嘛庙,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对舒乙来说,此次前来是要看雍和宫的历史、政治影响,尤其是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中的作用。说到雍和宫的历史,对雍和宫颇有研究的他如数家珍:“雍和宫的特殊之处和它的历史背景有极大的关系,它的前身是王府,是雍正当皇子时的府邸,一开始叫贝勒府,后来升为王府,雍正继位当了皇帝后,是皇帝行宫,正式赐名‘雍和宫’,雍正驾崩后曾在此安放其梓棺,以后10年供奉过雍正的影像,在乾隆九年时正式改为喇嘛庙,成为皇家第一喇嘛寺院。这个改变有重大的政治意义,雍和宫从此成为乾隆皇帝坐镇北京管理蒙古、西藏广大地区政务的总指挥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