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从文学现场到人性政治——读曾念长《断裂的诗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曾于里 参加讨论


    曾念长的《断裂的诗学:1998年的文学、思想与行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3月出版),以重大事件、重点人物为章节,精准把握住脉络。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已知结局进行分析,并观察局中人的心态。
    作者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以1998年为时间节点,是否具有说服力?毕竟,并非每一个年份都具有众所周知的重大转折意义。在不少人看来,1998年虽然并非文学史上平淡无奇的一年,但似乎也不是具有时间节点性和阐释性的一年。曾念长为此遭受了不少质疑。但如同黄仁宇笔下的“万历十五年”,既是指1587年这一年,它又是一个绵延的时间点,囊括了这一年所有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曾念长选取1998年为切入点,也并非将1998年看做一个静止而封闭的时间段。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本书的目标,是通过一年的文学思潮的考察,来揭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话语结构的重大变迁。简言之,本书重点描述的,是一个在80年代开始形成的具有内部同质性的文学场,在经过近20年的运行之后,发生结构性断裂的结局。但这个结局不可能孤立存在,不可能没有前因后果。在我们试图理解这个结局时,我们必须回到导致这种结局的逻辑起点。”因此,要理解1998年的意义,就得首先明确,它是一个以1998年为中心绵延开来的时间点。
    曾念长将1998年看作文学场发生“断裂”的年份,这是一个事先张扬的结局,但读者丝毫不会因为过早地剧透而丧失阅读兴趣。市场经济开始之后,文学场的断裂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多数人对于断裂的形式、内涵以及其所依托的重大事件却缺乏清晰的认知。在随后的章节中,曾念长对文学、思想与行动的断裂进行了详尽阐释。从“断裂调查”中窥见传统文学秩序的断裂,从朱文的写作中发现自我的断裂,从于坚的写作及盘峰论战中洞悉语言秩序的断裂,从“70后”女作家登场看到代际的断裂……
    但曾念长的抱负不止于此。他还将1998年的文学断裂思潮纳入特定的社会框架中予以考察,从而完成“将文学放回社会精神生活潮流中的有机研究与描述”。因此,他所呈现的“断裂图景”,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文化诗学的,是关乎人性政治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最后三个章节中,作者从文学场的纷争跳开,重点阐述了1998年前后知识分子群体中思想的断裂、主义的断裂和文学态度的断裂。曾念长认为,透过断裂现场的表层结构,背后实则是知识分子的心灵结构。因此他在书中写道:“隐藏在问题背后的主体欲望却是一致的,即重新确认‘我是谁’以及‘我将何为’。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之问’,绵延于知识分子的总体历史。在世纪之交,这一问是当代知识分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身份危机的背景下发出的。”
    曾念长从1998年中国文学场的“断裂”,切入了始终困扰知识分子的自我确证问题。作者认为,在断裂之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场呈现出单位制文坛、学院制文坛和市场化文坛的三元体制和总体格局。三元体制既反映了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的分裂,也反映了他们的左支右绌、无所适从的总体心态。对这种心态的揣摩,使得作者入戏极深,以至于他在序言中自我反问道:“谁又敢保证,自己发出了和谐的音调,或踩准了别人的节拍?”由文学现场切入人性政治,成为该书最为柔软最具魅力的部分。
    如今的文学场,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物质现实”,还有更深层次的“意识现实”。张柠曾道出了本书的核心问题之所在:互联网兴起以后的民主化、市场化和价值体系的碎片化等等。“断裂”已成常态,知识分子的立场分裂更为刺眼,他们的身份焦虑有增无减。此时,文学究竟何为?知识分子究竟何为?《断裂的诗学》虽是对1998年的回眸,何尝不是对当下的预言和叩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