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业组】 寻找教师“自成长”的密码 ——读《教师成长力修炼》有感 如今,教师培训是个热门话题,各级教育部门百分百重视,实打实进行,五年一周期,项目多样化。这种培训自有其重大作用,但由于资源有限,培训并不一定能惠及每个教师,普通教师应该追求“自成长”之路。刘波老师在他的新著《教师成长力修炼》中剖析了教师“自成长”的密码。 设计成长线路图,形成教育思想。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梯性,在新手教师、胜任教师、熟练教师、专家教师等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明确自己的发展阶段,调整思路,制定计划,这样的职业规划是教师“自成长”的应有之义。教师若有“自成长”的源动力,必然从规划起步,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唤醒现场学习意识,提升现场学习力。教师的教育教学现场包括自己的课堂、同事的课堂、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活动、各类培训和讲座,让教育教学现场成为教师自己的学习场所,做到“学在现场,用到现场”非常重要。刘老师认为,“自成长”要求教师切实提高自身课堂的“研究含量”,挖掘日常现场的“学习资源”,善于吸收培训和讲座中的“精华元素”。有“自成长”能量的教师,一定不会以应付的心态来浪费宝贵的现场学习资源。 教学、德育专业化,做有“研究味”的教师。很多教师对教育的理解都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德育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事情,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殊不知,忽视德育其实是对课堂教学的大伤害。一切学科都有德育功能,只有立足于“人”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教学。无论德育还是教学,背后都有认知心理学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支撑。德育为学生的精神加钙,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精神动力,德育促学的现象值得每个教师细心研究。 借助阅读与写作,走上“自成长”快速通道。教师本是读书人,通过阅读形成合理的阅读结构,让阅读成为日常生活方式,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和职业品位,教师才有职业尊严。写作能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教师结合自身教育实践,积累案例,反思得失,探求原因,改进方案,再次实践,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作者 吕新辉 系慈溪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