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碍出入自由 ——与师生谈读书 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也似乎人人都能明白,但在我看来,怕不是这么回事。 以我为例。 首先,读书的重要性,绝不是能随口说出一些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就算懂得其要义。要是那样,我在读小学时就明白了。总记得读小学时,一进校门,就能看到教室墙壁上一行红色的大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还带着我们念,群情激奋,童音洪亮。其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要大声朗诵,那时肯定是不明白的。直到今天,这句话的沉痛感,我才稍有觉悟。其次,读书的重要性也绝不是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开始明白事理时,我就疯狂地读书,为的是有一天,能吃上商品粮,做城里人,把泥巴裤子的父母接到城里去住。那时,作为一个农村娃,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读的。我读得最多的就是小人书,其次就是红色长篇小说。等到后来能读到《论语》时,就崩溃了,原来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这样的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断然否认了那种出风头、沽名钓誉的读书观,认为读书、求学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学会做一个君子,而我的读书理想正好是被孔夫子判了死刑的。这一下,读书的重要性到底是什么,又陷入了迷茫。 等到参加工作了,似乎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上大学时,老师反复叮嘱,要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必须先要有一桶水。上班拜师后,师傅也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句话,而且说完还紧紧地盯住你的眼睛,一定要你记住才算放心。于是拼命地读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参考书、名师成长录、文言文翻译大全……那时,真是勤奋,为了上好一节课,先去看名师怎样上课,有时走几十里山路也不觉得苦;然而,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我并没有领导和师傅期待的那样,迅速地成为一个名师,相反,我开始厌倦读书、教书,觉得又苦又累,甚至还看不见前途,于是逃离,于是纠结,于是继续迷茫——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要读书?该怎样读书? 时间是最好的医生和老师。它能告诉你病在何处,也能引领你走向澄明。所谓前人的经验也不过就是一些经验,名言也不过就是一些名言,看上去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因为那是人家十几年甚至是一生的智慧之结晶,我辈又岂能用两三年就能投机取巧地学会?时间要磨砺的正是你的心性,岁月要拷问的正是你的灵魂。在静水流深的日子中,我的生命于仓促间,悄然越过了知天命之年。此时,我才渐渐明白,所谓读书,也就是读人生。而人生,最难得的方是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读书。 为用而学、急用先学错了吗?肯定没错。作为人,谁都有个急用的时候,谁也都有个功利的时候。有点私心,追求一点成就感,怕也是人人都有的想法。比如你辛辛苦苦地钻研,兢兢业业地教书,写了一些文章,自己也觉得有些价值,想拿出来与同行分享、交流,出个书,印上个照片,写上个简介,是不是也可以呢?我说,不仅可以,而且完全应该。这既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回顾和梳理,也是试图站在一个更高点上,学习重新出发。 就像我读书、写作一样,当然有功利目的。我读人文的书多,读科技的书少,读文科的书多,读理科的书少。之所以一直坚持写作,也有工作方面的考虑,因为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先要学会写,至少要有写作的经验和甘苦,这样指导起来,才能轻松自如,手到病除。但如果仅仅这样,这工作便也减去了一半趣味,用之于人生,这人生也便减少了一半欢乐。这是糟糕透顶,也傻到抽筋的一种读书!我们必须提升人生境界,我们不能只为自己活,不能只为自己读书。做人和读书一样,要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自由地翱翔,诗意地栖居。 我一直迷恋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仅收藏了他所有的小说、散文,而且还收藏了他的书信、回忆录和传记,国内、国外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著作,我也收藏了不少。估计今后在中学课堂上讲述这位作家的可能性很小,我也从来没有写过关于这个作家的一篇文章,但这些丝毫不能减少我阅读这个作家的乐趣。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我就是追逐花间蝴蝶,就是水上放浪形骸,就是我的自由翱翔,就是我的诗意栖居。既读有用之书,也读无用之书,在有用与无用之间,进也自由,出也无碍,这样才算是一个自由的人。 (何郁,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