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Hopper和Thompson的广义及物性理论,对真实语境中的重动句、把字句进行统计分析,显示重动句的及物性显著低于把字句,重动句、把字句及物性存在显著差异跟话语功能有...
【摘要】动词与名词的组合及语义生成是复杂的语言现象。文章在生成词库理论指导下,通过检索相关的语料库,对汉字“听”与名词的组合进行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发现,名词宾语...
【摘要】隐喻的研究多集中在肯定形式方面,而隐喻式否定似乎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隐喻式否定通过先否定再肯定的方式,以隐喻的手段重新建构话语,是一种特殊的语用否定。隐喻式...
【摘要】隐喻的研究多集中在肯定形式方面,而隐喻式否定似乎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隐喻式否定通过先否定再肯定的方式,以隐喻的手段重新建构话语,是一种特殊的语用否定。隐喻式...
【摘要】情感动词蕴含着较为复杂的事件结构,其建构合法性的关键在于所表达的心理事件在语义上是否具有致使性和完成性。致使性主要强调致使事件与被使事件的互动关系,而完成性...
【摘要】汉语时间状语存在多层共现情况,“就式”和“快式”的真正区分并不是能否前加时间状语的问题,而是能加什么样的时间状语、匹配相宜性的问题。就单纯的时间状语搭配类型...
A New Probe into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and Linear Orders in Language 作 者: 程工 作者简介: 程工,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语言学、语言结...
【摘要】通过光杆形式的“问题、关键、重点、前提、条件”等名词与“是”组合时发生的组块化现象分析,发现这些组块在当代汉语中正在演变成一个凝固型构式,并在语篇中表现出...
【摘要】框架性“P(X,Y又),Q”因果构式句法上呈现出原型性,n+1(n≥2)是该因果构式的原型模式,语义上受逻辑基础、关联标记、表述方式和省略等方面的制约,强调原因累积...
The Syntactic Effects of Shadow Argument and Its Cognitive Explanation 作 者: 施春宏 作者简介: 施春宏,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北京 100083)。 原发信息: 《汉语学习》(延吉)2018年第20181期 内容...
【摘要】名词转动词研究经历了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的拓展,前者关注名词在动词的论元结构中担当什么论元角色,而后者关注动词在名词的物性结构中担当什么物性角色。本文探讨了...
Evaluative Adverbs and Background Proposition: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Chinese Pianpian 作 者: 石定栩/周蜜/姚瑶 作者简介: 石定栩,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蒋绍愚曾以“投”字为例探讨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指出不仅处于同一概念域中的成员是互相关联的,而且概念域也是互相关联的;不仅处于上下位关系的概念域互相关联,...
【摘要】三字惯用语“吃+N”的意义不能通过“吃”与“N”语义的简单组合进行推导,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吃+N”构式。“吃+N”构式可以分为:就餐义“吃+N”和为生义“吃+N”...
摘要:论述了“那叫一个X”这一主观程度量构式的来源、“那叫一个X”与“那叫X”的关系和“那叫X”结构的形成动因。认为该结构萌芽于清代,出现于民国,在现代汉语中发展成熟,经历...
【摘要】"事件句"是汉语陈述句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完整形式是"时间词语一处所词语-不及物动词+了-名词语",语法结构是"时间状语—处所状语—谓语—主语",句式意义是"...
【摘要】分析了"不想当X的Y不是好Z"构式的构式义和语用义,并从意向性视角探讨其形成的动因。此构式包括X,Y和Z三个变项,它们往往是表示职业或身份的名词。对真实用例的研究表明...
【摘要】在“什么”反问句中,“什么”本身并不表达否定意义,也不是否定标记,只履行构成反问句的功能。否定是整个“什么”反问句的意义,其推导的机制是修辞三段论:根据语...
【摘要】“所”字结构中“所”总是联系着施动者和动词,由此演变为施动关系标记,进而又虚化为焦点标记。古汉语中常见的许多“何所V”形式,其中“所”并非与V结合成“所V”结构...
Is a Natural Focus Natural Enough? 作 者: 李湘/端木三 作者简介: 李湘,男,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兴趣:汉语语法学、语义学,E-mail: lixiang@xmu.edu.cn ;端木三,男,美国密西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