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印象] 他“美丽得犹如思想的影子”——阅读斯特内斯库 2017-11-13
罗马尼亚有举办诗歌节的传统。诗人们聚集在海边或林中空地,饮酒诵诗,通宵达旦,常常把时间抛在一边。 在这样的场合,尼基塔·斯特内斯库往往是中心人物。那是20世纪70年代。当...
[作家印象] 二元对立的加缪 2017-11-13
列奥-斯特劳斯指出,现代人的特征在于不再知道如何评价好与坏:“现代西方人再也不知道想要什么——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作家印象] 《J.M.库切传》:还原库切七幕人生 2017-11-13
J.C.坎尼米耶 莎士比亚说人生是一场戏剧,世界是一个大舞台。舞台上有不同的角色,但是相同的是多数人要经历七幕人生——从婴儿到学童、少年、情窦初开时、中年、暮年,再到垂...
[作家印象] 米歇尔·福柯:成为乌托邦,你只需要一个身体 2017-11-13
乌托邦身体 文|【法】米歇尔·福柯 译|lightwhite 每当普鲁斯特醒来的时候,他就开始缓慢而焦虑地重新占据这个位置(lieu):一旦我的眼睛睁开,我就再也不能逃离这个位置。不是说我...
[作家印象] 王尔德: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 2017-11-13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19世纪出生在英国(准确来讲是爱尔兰,但是当时由英国统治)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
[作家印象] 阿多尼斯:诗歌是一场在自我经验中的旅行 2017-11-13
阿多尼斯(中)领取金玉兰奖 阿多尼斯是个旅人。这不仅因为他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87岁高龄还喜欢到处走走看看,与持着各国语言的诗人们谈诗歌,谈人生,谈他说了一辈子、仍愿意...
[评论] 《儿童法案》:麦克尤恩的能力 2017-11-13
《儿童法案》,[英]麦克尤恩著,郭国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38.00元 在《儿童法案》中,麦克尤恩不带着我们向故事纵深处奔波,他停留在争执的现场,逻辑和思辨的...
[评论] 《死神的精确度》:每个人都必将死去,怎样活着才是真正的悬念 2017-11-13
作者: [日]伊坂幸太郎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原作名: 死神の精度 译者:星野空 出版年: 2017-10-1 内容简介 《死神的精确度》是日本作家、高口碑小说《金色梦乡》作者伊坂幸太郎的代表...
[评论]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撒旦探戈》:“那样的话,我不如用等待来错过它 2017-11-13
《撒旦探戈》 作为文学家的拉斯洛 去年3月末,匈牙利电影大师贝拉·塔尔首次来中国,宣布那部采自尼采意象的《都灵之马》将是他最后一部作品。自此,他完成了“20世纪最后一位电...
[评论] 血色与泥沼中绽放的百合 2017-11-13
海明威曾这样评价巴别尔的作品:“自从巴别尔的第一篇小说译成法语起,我便知道了巴别尔,读过他的《骑兵军》,我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十月革命爆发后,巴别尔投入了轰轰烈烈...
[评论] 现代主义历程:思考和躁动永不停歇——读《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 2017-11-13
《现代主义:从波德莱尔到贝克特之后》[美]彼得·盖伊著骆守怡杜冬译译林出版社出版 波普艺术的崛起,标志现代主义走向衰落。尽管如此,二十世纪晚期以来,这一文艺思潮依旧涌...
[评论] 青春不畏生死 年老不怕别离——读君特·格拉斯的《万物归一》 2017-11-13
《万物归一》[德]君特·格拉斯著芮虎译天地出版社出版 青春的故事总是让人念念不忘,青春的狂妄总是让人既爱又恨,而青春也是无惧的,更不畏生死。但青春过后呢?诺贝尔文学奖...
[评论] 女作家埃斯基韦尔笔下的拉美式生活 2017-11-13
《蒂塔日记》 【深度解读】 劳拉·埃斯基韦尔善于描写爱情,关注女性角色和生活、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其所处的社会地位,在描述男女爱情和婚姻生活中诠释女性意识和女性觉醒。 爱...
[评论] 非虚构写作的文体边界与价值隐忧——从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奖”谈起 2017-11-13
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于201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其笔下的新闻体非虚构写作与21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盛行的非虚构写作略有不同。中国作家对非虚构的理解更接近美国的非虚...
[评论] 《巨人的陨落》:历史名词背后的血与肉 2017-11-13
2016年5月,《巨人的陨落》中文版问世。作为肯·福莱特“世纪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将近60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从1911年写到1924年,内容囊括一战、俄国革命、二战、冷战、女权运...
[翻译] 文学翻译:尽力说出作者想说的话 2017-11-13
魏怡,罗马大学意大利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副教授。从事意大利文学的教学和口笔译工作,译著主要包括:埃科《试刊号》、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美洲豹阳光下》...
[翻译] 做国际文化交流的“架桥人” 2017-11-13
今秋,适逢第二届“中法人文交流海淀论坛”召开,我有幸应邀同多位致力于国际跨文化交流的学者对话,在探讨文化创意的内涵、开拓交流空间的话题上深受启发和鼓舞。 1964年, 中...
[翻译] 力冈文学翻译的历史意义 2017-11-13
俄语文学翻译家力冈(1926-1997)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但他留下的译著仍在不断再版,洋洋24卷的《力冈译文全集》也将于近期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此时此刻,我们能更充分地意...
[翻译] 中国现代文学发生面相的创新呈现——《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简论 2017-11-13
《外籍汉译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岳凯华教授继《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 《五四文学的生成与可能》之后又一部立足于发生学视阈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力作...
[翻译] 翻译家徐穆实:把话语权还给少数民族作家 2017-11-13
刚刚结束合作翻译新疆小说《时间静悄悄的嘴脸》的翻译家徐穆实(Bruce Humes),近日在他的个人博客“非漂”中发表了他自己发现的、翻译的郭雪波的小说《蒙古里亚》中的节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