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印象] 登上日元纸币的平民女作家 2018-01-09
樋口一叶(1872-1896)是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女作家。她一生贫寒,24岁英年早逝,她的作品大多反映社会下层人民悲惨生活,因此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樋口一叶的形象被人们公认为“明...
[作家印象] 追记作家贾大山:根脉 2018-01-05
1991年冬,贾大山在书房。 1986年夏,贾大山(左)和徐光耀于木兰围场。 编者按 作家贾大山虽然已经离开深爱的读者和家乡二十年了,但他淡泊名利、疾恶如仇的品格,深入生活、扎...
[作家印象] 葛瑞米·贝斯: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2018-01-05
葛瑞米·贝斯 澳大利亚绘本作家,创作的《动物王国》《第十一小时》《来喝水吧》《阿吉的许愿鼓》《阿诺的花园》等经典作品,获得美国绿地球图画书奖、澳大利亚多龙金奖章、澳...
[作家印象] 电影《解忧杂货店》上映 但你真的了解东野圭吾吗? 2018-01-05
东野圭吾 由王俊凯、迪丽热巴等主演的电影《解忧杂货店》已经上映,这是继《嫌疑人X的献身》后,日本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第二次被中国导演搬上银幕。在亚洲地区,东野作品...
[评论] 裘帕·拉希莉《解说疾病的人》:和“遥远印度”的想象性对话 2018-01-05
裘帕·拉希莉 《解说疾病的人》中英文版 裘帕·拉希莉这位美国当代女作家,是最年轻的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更重要的,她是靠处女作摘得该奖。很多人并不在意这种“信息”,认为...
[作家印象] 约翰·伯格逝世一周年:感受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 2018-01-03
约翰·伯格 资料图 留住一切亲爱的。 这是伯格在2008年出版的一本散文集的书名,它取自加雷斯·埃文斯献给伯格的一首诗,诗的题目正是《留住一切亲爱的》,这首诗的最后几行是这...
[作家印象] 有志成为作家的年轻人,麦克尤恩给你们提供了三条建议 2018-01-03
作为一名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以及英语世界最权威文学奖项之一布克奖的得主,要谈如何写作,比伊恩·麦克尤恩更有发言权的,大概也寥寥无几了。 麦克尤恩是少数几位在大半职业生...
[评论] 裸露人间的孤独与希望:2017年日本文坛回顾 2018-01-02
又到年终盘点时,《产经新闻》日前以《裸露人间的孤独与希望》为题刊发述评,对2017年的日本文坛进行了全面的回顾,称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尽管谁都能够通过社交网站与他人建立联...
[作家印象] 普里什文:俄罗斯隐居者 2017-12-29
普里什文 亚当与夏娃 翻开大自然的日历, 让有阳光的夜晚, 如林中雨滴, 落在飞鸟不惊的地方。 这首小诗看起来不错,其实是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1873-1854)的五部书名连成(石国...
[作家印象] 法兰西“转世中国公主”百年祭 2017-12-29
“俞第德”是第一位进入龚古尔文学院的女作家朱迪特·戈蒂埃(Judith Gautier)给自己起的中文名,系法文“Judith”音译,蕴含她平生欲求“清净功德”的志向。以“俞第德”为笔名,她...
[评论] 四学者谈莫娜·奥祖夫“革命·女性·文学”三部曲:上 2017-12-28
[编者按]:莫娜·奥祖夫(Mona Ozouf)是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历史学家,她和弗朗索瓦·孚雷(Francois Furet)一起开创了法国大革命批判史学。2017年9月21日下午,由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莫...
[评论] 火的诗学——论加斯东·巴什拉诗学想象中的火 2017-12-28
一、巴什拉的想象观 从词源学上看,“想象”(imagine)就是“幻想,在脑中形成的图像”(imāginārius),同时也有“模仿、复制、描绘、扮演”(imāgō)之意。因此,“想象”的最初...
[作家印象] 海伦·斯诺在延安 2017-12-28
因中国结缘,海伦和斯诺一见如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美国青年都把周游世界,写一本畅销书、当一个作家当作时尚。起初,海伦也想随大流去欧洲。但是,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描述...
[作家印象] 赫尔曼·黑塞:获得真正教养的途径——读好书 2017-12-28
这位以众多作品对人的内心世界作了出色探索的伟大作家这样描述书的魔力:“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
[评论] 在城市里发现世界的历史——评安德鲁·里斯的《城市:一部世界史》 2017-12-28
理解城市的历史,也就为理解人类的命运提供了一把钥匙。 对城市发展之路的探究可谓我们这个时代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尤其是自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首破50%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人...
[评论] 想象自我的方式——评《德国汉学视野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与研究》 2017-12-27
2006年,德国汉学家沃尔夫冈·顾彬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时,对中国当代文学提出了非常严厉的批评和质疑。相关言论经中文媒体断章取义地转载后,以“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之...
[翻译] 顾爱玲:从诗歌出发走进中国故事 2017-12-27
顾爱玲说,翻译中国诗歌是乐趣,也是一种义务。(均受访者供图) 十二月的南京夜晚,寒意阵阵。走在广州路上,微黄的灯光映衬下,一家充满墨香的书店,散发着暖意。 一年里,先锋...
[翻译] 不可译与自觉的语言意识 2017-12-27
从文学语言的生长性来说,作家的写作就是探知语言的边界,并且尝试拓展边界,扩大语言的描述范围。于作家而言,贡献新语言,其价值远远超过贡献一堆故事。语言意识就是自觉的...
[评论] 对待土地的方式影响我们自身——读《泥土:文明的侵蚀》有感 2017-12-25
《泥土:文明的侵蚀》[美] 戴维·R.蒙哥马利 著 陆小璇 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泥土,是地球岩石圈浅浅的一层,从未被地质学家正儿八经地关注过。《泥土:文明的侵蚀》作者蒙哥马利现...
[艺术漫谈] 史诗与艺术的贯通 2017-12-25
每一个落下都有翅膀(混合材料) 安塞姆·基弗 烧焦的土地、巨大的翅膀、空空的长裙、横躺着的棕榈树、斑驳扭曲的人脸……这些事物在画家的笔下被强调、夸张,并被赋予了浓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