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漫谈] “梅尔罗斯”能否超越“神探夏洛克”“卷福”再演迷你剧,演技大开诠释被家 2018-06-08
继《神探夏洛克》后,英国男星“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又主演了一部新剧,刚播出一集就被评为是他职业生涯的最佳表演之一。 这部由Showtime出品的迷你剧《梅尔罗斯》 改编自...
[艺术漫谈] 《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戛纳受好评影片将于5月25日在中国和北美同步上映 2018-06-08
电影《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将于5月25日在中国和北美同步上映,为观众展现宇宙英雄所经历的冒险故事。图为该片剧照。 由卢卡斯影业制作,迪士尼影业出品的电影《游侠索罗:...
[艺术漫谈] 国际化的声音与原典性的穿透力———评莫斯科大剧院歌剧《沙皇的新娘》 2018-06-08
歌剧《沙皇的新娘》讲的是因爱欲而引发心理扭曲所导致的悲剧:禁卫军军官爱上商人之女,求婚遭拒,遂欲对其施用爱情迷药,军官女友发现,用慢性毒药换下迷药。商女无意中服下...
[艺术漫谈] 一见钟情能持续多久?18年三部曲给你答案 2018-05-15
正在上海举办的“美国新锐电影大师作品展”上,《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冰血暴》等六部不同类型、年代的影片,回顾了过去30年来美国电影史上的新锐电影大师代...
[作家印象] 路易·艾黎:架设杜诗西传的桥梁 2018-05-15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Rewi Alley)来自新西兰,在中国生活长达60年,不仅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艾黎对唐诗情有独钟,尤其推崇杜甫的诗...
[艺术漫谈] 感受巴洛克时期的爱情、春光与生活———评史戴芬·谭明恩、朵罗西·梅尔蒂 2018-05-15
一场以“鸟”为主题的巴洛克时期作品音乐会———国内古乐音乐会中不多见的主题,由竖笛家史戴芬 谭明恩和女高音朵罗西 梅尔蒂与绅士古乐团带来,在上海音乐厅上演。 以“鸟”...
[艺术漫谈] 那丰盈的生命感,来自既冒险又严格的寻觅“加夫拉斯回顾展”在京沪举行,展 2018-05-15
伊夫·蒙当和罗密·施奈德这些昔日欧洲影坛的男神女神们,在加夫拉斯的镜头下,被召唤出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自身拥有的一面。 科斯塔·加夫拉斯在电影界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法...
[作家印象] 弗朗切斯卡·克里切利:诗歌给予生活力量 2018-05-14
弗朗切斯卡·克里切利 “诗歌是链接精神、情感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媒介。随着社交媒体和新闻对文字语词的侵蚀,我们正在慢慢失去对它们的掌握。诗歌是赋予文字力量并进一步给...
[作家印象] “卢齐安·布拉加静默,一如天鹅” 2018-05-14
布拉加巧妙地将诗歌和哲学融合在一起。他的诗作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他哲学思想的“诗化”,但完全是以诗歌方式所实现的“诗化”。认知和神秘,词语和沉默这既相互对立又彼此依赖...
[评论] 这场往返旅行开拓了文学疆域 2018-05-14
“所有的书,就像所有的行程一样,只有行进到最后才获得意义。”这句话出自墨西哥女作家瓦莱里娅·路易塞利的随笔集《假证件》。这是她在2010年,二十岁出头时创作的第一部作品...
[评论] 非洲本土语言文学研究及价值 2018-05-14
在当今中国对非洲文学的研究中,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和钦努阿·阿契贝受到较多关注,盖因前者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后者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但是,我们如果因为这两...
[评论] 亚力克西斯·赖特《天鹅书》: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天鹅绝唱 2018-05-11
澳大利亚原住民作家亚力克西斯·赖特(Alexis Wright)来自澳大利亚卡彭塔利亚湾瓦安伊部落,曾外祖父是华人。她长期从事虚构和非虚构写作,并把写作当成为澳大利亚原住民争取权益...
[作家印象] 谢有顺:卡夫卡的内心生活 2018-05-10
一、存在是一种无能 "我是完全无用的,然而这改变不了。"这并非弗兰茨·卡夫卡的名言,却是最令我难忘的句子之一。它出现在卡夫卡写给自己的好友马克斯·勃罗德的信中,同一页纸...
[艺术漫谈] 漫威、DC:两家超级英雄漫画巨头的诞生史 2018-05-10
一个从大萧条时期成长起来的孩子,记忆中做裁缝的父亲大部分时间处于失业状态,充耳的谈话不外是钱,缺钱,下个月房租钱从哪里来……他从高中起为了挣钱打过各种临工:办公室...
[作家印象] 托尔斯泰和他的庄园 2018-05-08
中学时看过据托尔斯泰《复活》改编的黑白电影,从此迷恋上了他的作品。他有四部长篇小说,按写作年份排序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哈吉穆拉特》。除了写...
[作家印象] 通向暴力的“语言乌托邦”——论伊格尔顿关于“恶”的话题 2018-05-08
探讨20世纪的伦理学,奥斯维辛事件是一个绝难回避的话题。这一事件留下的困境在于:在西方那些被奉为上宾的“自我”理性修养,如何就导致出了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这团迷雾...
[作家印象] 尼日利亚作家本·奥克瑞:复原非洲形象 探讨非洲道路 2018-05-08
《花与影》 《迷魂之歌》 近年来,非“主流”英语文学渐进主流,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英语文学。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虽起源于英国文学,但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刻画地域生活、书...
[评论] 中国当代诗选《风的形状》俄译本编后记:蝴蝶,飞向远方…… 2018-05-08
编者按:继《诗国三高峰辉煌七百年》俄译本在彼得堡出版之后,中国当代诗选《风的形状》俄译本也于2018年春天在彼得堡正式出版,其中选译了鲁藜、曾卓、牛汉、余光中、灰娃、席...
[评论] 薛舟:韩国诗歌管窥 2018-05-08
韩国的诗歌创作肇始于公元九世纪。具体说来,著名诗人崔致远应该是韩国文学尤其是韩国诗歌的鼻祖,因为之前的劳动号子或祭祀歌谣得不到书面的传播和保留。“秋风惟苦吟,世路...
[艺术漫谈] 乌拉圭的瓜拉尼艺术 2018-05-08
乌拉圭,一个与中国远隔重洋的热情国度,其天涯之遥为我们的想象、猜测罩上了朦胧的神秘感。所幸者,在全球化进程与信息化不断加速的今天,物理空间的距离已不是问题,通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