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艺术漫谈 >

一见钟情能持续多久?18年三部曲给你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8-05-15 文汇报 陈熙涵 参加讨论


    
    正在上海举办的“美国新锐电影大师作品展”上,《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冰血暴》等六部不同类型、年代的影片,回顾了过去30年来美国电影史上的新锐电影大师代表作,集中展现与好莱坞商业电影并行的美好奇迹。
    其中,在影迷心中有着不可动摇地位的“爱在”三部曲首次在中国银幕上公映,《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前》《爱在午夜降临前》 都出自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之手。同一导演同一对男女主演用前后18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三部曲,这在电影史上是不多见的。从男女主演伊桑·霍克和朱莉·德尔佩的脸上,能清楚地看到时光流逝留下的痕迹。
    “爱在”三部曲,幕后故事令人心碎
    1995年,《爱在黎明破晓前》 横空出世,讲的是美国青年杰西(伊桑·霍克饰) 在火车上偶遇了法国女学生塞琳娜(朱莉·德尔佩饰),两人在火车上一见钟情交谈甚欢。当火车到达维也纳时,杰西盛情邀请塞琳娜一起游览维也纳,与杰西一见钟情的塞琳娜接受了这一唐突大胆的邀请。二人一边游览城市,一边谈论着各自对生活的认识与感触……黎明破晓时,两个人挥手告别,继续各自原来的行程。
    “爱在”三部曲每隔九年拍出一部,从黎明到日落,再到午夜。然而,关于这个故事蓝本的小秘密却被藏在了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的演职名单里,林克莱特在那儿把这部电影献给了一个叫做艾米·赖豪普特的人。1989年,29岁的林克莱特和赖豪普特在费城相遇,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闲逛和聊天,这段经历成为了他拍摄“爱在”三部曲的灵感来源。但遗憾的是,赖豪普特和林克莱特的故事并没能像电影那般持续下去。
    并不是所有人的旅途,都有这样的际遇。林克莱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电影里,她 (赖豪普特) 无处不在。我总感觉我能看见她,就好像她会出现在某次放映活动时……但她始终没有出现。”
    一段包裹在时光进程中的持续性集体实验
    时间的瞬时意义,实在是一个存在主义的问题,也概括了杰西和塞琳娜在这三部电影里近20年的经历。在电影里,它如预料中的一般发展,被记得、被遗忘,或是在一年之后,在十年之后,或是更久,染上再失去它的光泽。
    《爱在黎明破晓前》展现了这对男女初遇时的聪明和害羞,发生在20岁左右、人生第一次浪漫的偶遇;《爱在日落黄昏时》则在观众的翘首期盼中诞生,也如大家期盼的那样让两人在错过之后再次重逢。比起《爱在黎明破晓前》里两人想要了解对方的渴望,《爱在日落黄昏时》里的两人把欲望藏在了自我保护之下,随着他们一路走着,走过巴黎的大街小巷,才逐渐撕下伪装。而他俩中年的家庭生活转折点发生在《爱在午夜降临前》里,他们始终在讨论关于工作、孩子、休假等各种日常话题———展现出爱情在岁月和现实打磨后中更艰难的一面。
    那些年,“爱在”三部曲被多个国际电影节提名,收获褒奖不计其数。作为一部爱情电影,它呈现了人们所期待的关于浪漫的两面———幻想和现实,这对于那些和演员一同老去的观众来说,是一种特别的、带有反思性的解读,这种解读的私人性,使人们在观看三部曲时获得了一种贴皮贴肉的参与感:当男女主人公在银幕上为了转瞬即逝的爱,蒙蔽人眼的时间和困扰不止的生命而神伤时,我们也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三部电影,让观众一窥人生的二十岁、三十岁和四十岁经历的可能性和失落感。把这些片段放在一起,才显现出它们更宏大也更根本的意义:这是一段包裹在时光进程中的持续性集体实验。
    《爱在日落黄昏时》的结尾,塞琳娜带着杰西回到满是照片的家里,他唱了首歌,两个人的表情都很复杂。杰西躺在沙发上看着眼前的赛琳娜唱歌,就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她提醒他就要错过飞机了,他轻轻答应着,眼神却持续望向她……有影评家表示,这一幕是拒绝被阐释的,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使其成为了“电影史上最完美的刻画,既具体又无法感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