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其他分支学科]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思想评析 2020-01-15

    摘要:韦努蒂的异化翻译思想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有着较全面的呈现。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异化翻译不只是翻译策略,更是对待外国文化的一种态度;其中的文化“异质性”既来...

  • [其他分支学科] 认知视阈下情感构建的隐转喻研究——以昆曲《西厢记》为例 2020-01-15

    摘要:基于身体体验,情感是认知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反映。情感表达抽象复杂,可借助认知隐转喻这一人类基本认知方式表征。从认知隐转喻视角分析昆曲《西厢记》中情感构建,发...

  • [其他分支学科] 汉语文学的“状物”特性及诗性美感——从英汉诗文的对比性探究汉字诗学的审 2020-01-15

    摘要: 在语言文化系统的异质性语境下, 借助对汉语文字“因形—赋义”的特征与拉丁语字母音位序列的比较, 尤其是从同文英汉诗文的对比性探究汉字诗学的审美特质。我们会发现:以...

  • [语用学] 主体间性修辞理论构建 2020-01-15

    摘要:传统修辞理论构建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主.客对立的不平等关系。为克服该弊端,运用哈贝马斯等人的主体间性理论来构建主体间性修辞理论,探讨修辞双主体如何通过语言达到认知...

  • [文字训诂学] “处可寒”语源考 2020-01-15

    摘要:鲜卑语“处可寒/汗”一词中“处”,与汉语“尔”“唯”同义,表示应诺,但其语源不甚了了。通过梳理中古以前汉语应诺词系统,探讨“唯”类应诺词的流变,发现自南朝开始,“唯”...

  • [文学视点] 文学要发时代之先声 2020-01-14

    用习近平文艺思想观照中国高尔基学的发展历程,再一次审视中国高尔基学研究中政治性学术话语的特征、实践品格以及人民性,可以看出,在新时代,中国高尔基学并没有过时,它将...

  • [文学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20-01-14

    核心阅读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通过生动的文艺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具有美感的艺术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温润人的心灵,担负起为新时代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 今天我们正处在改...

  • [文坛聚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20-01-14

    核心阅读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通过生动的文艺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具有美感的艺术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温润人的心灵,担负起为新时代培根铸魂的历史使命 今天我们正处在改...

  • [俄罗斯文学] 俄国文学和俄罗斯民族意识① 2020-01-14

    内容提要: 俄国文学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俄罗斯民族意识的最大公约数,俄国文学发展史上的几次繁荣大多出现在俄罗斯民族意识的高涨期,在俄国文学和俄罗斯民族意识...

  • [东南欧拉美文学] 巴尔加斯·略萨作品的艺术世界① 2020-01-14

    内容提要: 作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巴尔加斯·略萨50年来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创作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令人感佩。在经济拮据的年代里,他坚持写作;在功成名就的岁月里,他依然...

  • [其他研究] 李零:《波斯笔记》自序 2020-01-14

    没有镜子,人看不见自己的脸。 他人的眼睛,可以看见你的脸。 伊朗,旧称波斯。希罗多德讲“历史”,讲的是波斯故事,但听众是希腊人,闻希腊胜则喜,闻波斯胜则泣。从古典时...

  • [其他研究] 陈来:中华文明的文明观和文明态度 2020-01-14

    在历史上,中华文明与亚洲其他文明曾有过丰富的交流,这种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和亚洲其他文明的多彩发展。文明的通畅交流,依赖于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华文明与亚洲其他文...

  • [其他研究] 楼宇烈:跟世界交流,要有自己文化的主体 2020-01-14

    编者按:著名中国哲学史家、佛学家楼宇烈先生,日前荣获第六届会林文化奖。2020年1月8日下午,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隆重举行,设奖人黄会林先生、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

  • [词汇学] “物”可以指称人及其构成词研究 2020-01-14

    摘要:现代汉语中,“人”和“物”貌似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可古代汉语中,人们常把“人”与“物”紧密相连,甚至径称“人”为“物”,其中缘故值得细细品味。本文围绕“物”...

  • [语言应用]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推动认知隐喻研究发展 2020-01-14

    比较完整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CAS)由约翰·霍兰(John Holland)于1994年提出。霍兰强调复杂系统的“自适应性”。他指出,系统元素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体,通过相...

  • [文学视点] 李修生:潜心黄卷 志在传道 2020-01-13

    学人小传 李修生,1933年生,山东德平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50年考入辅仁大学中文系,1954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学专业...

  • [文坛聚焦] 文学观念转型中的新时期小说研究 2020-01-13

    众所周知,在宏观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和走向时,新时期文学是十分值得重视、值得深入探讨和剖析的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宏大时代浪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文学以面...

  • [文艺理论] 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路径及前瞻——“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0-01-13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促进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建设,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和深圳大学主办的“新时代文艺理论的创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

  • [现代文学] 报告文学现代转型的背景、方式和意义 2020-01-13

    摘 要: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思想解放阀门的开启,“改革”日渐成为全社会的集体意志。受社会改革的牵引力、主体诉求的批判性、艺术表现的自便化等因素的综合规定,新时期以来...

  • [现代文学] 陈思和:巴金晚年著述中的信仰初探 2020-01-13

    巴金先生曾经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但是在他的晚年,这个“信仰”是否还在悄悄地起着作用?这个问题巴金生前没有给予准确的回应。在他晚年著述中,取而代之的是一再出现的“理想...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