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文学要发时代之先声

http://www.newdu.com 2020-01-14 文艺报 马晓华 参加讨论

    用习近平文艺思想观照中国高尔基学的发展历程,再一次审视中国高尔基学研究中政治性学术话语的特征、实践品格以及人民性,可以看出,在新时代,中国高尔基学并没有过时,它将进一步承载文学在复兴伟大中国梦进程中新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这样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离开火红的社会实践,在恢弘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
    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的政治属性,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的发展,也需要精神的极大发展。”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他援引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强调,“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强调“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继续和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纵观高尔基学术史研究,中国高尔基学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首先表现为高尔基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意识形态主导的政治性学术形态,并呈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一是30年代作为革命文学的阶级特质,二是50年代作为社会主义文学的标杆特质,三是80年代以后作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实践特质。这种意识形态的把控,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学与人民大众的利益诉求相一致的审美需求。
    《高尔基学术史研究》认为,“高尔基研究在中国的展开,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单纯学术研究的范畴和意义,但是,也并非在单纯的社会政治话语中展开;经过众多学者的辛勤耕耘,它在学理和学术业绩方面取得了比较系统而可观的成就,成为世界‘高尔基学’领域很关键的一个部分。1950年建国之后到1970年代,高尔基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研究内容的广泛性、研究课题的拓展性、研究队伍的专业性和学术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长足发展。高尔基学不仅是中国对外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影响中国文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高尔基研究促进了文学创作事业的繁荣和文艺理论的构建与发展。高尔基研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经渗透到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生活的多个领域,远远超出文学研究本身的意义和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这一阶段受中国社会历史变革大环境的影响和前苏联社会政治局势的动荡变革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高尔基研究掺杂了太多的政治、社会和历史性的复杂因素。”
    高尔基学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对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一脉相承,那就是:二者都充分意识到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宁的党性原则与俄国革命的发展,成就了俄罗斯文学与人民解放运动密切相连的实践特质。而中国文学在唤醒人民大众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过程中,积极吸纳了“新俄文学”特质,从而形成左翼文化运动鲜明的民族性、阶级性和时代性特征,中国高尔基学的发展正是在这时代的革命呼声中起步并延续下来的。中国高尔基学政治性学术形态的影响,渊源于俄国“高尔基学”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在此基础上,中国高尔基学美学实践也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为主要方法,对高尔基学的诸多问题域——关于高尔基文学中的人道主义问题、关于高尔基文学是“人学”的问题、关于高尔基无产阶级美学思想的建构、关于高尔基反对小市民习气思想的评述、关于高尔基文学史观念的研究、关于高尔基与现代主义的论述等论题进行的阐释,彰显出文学的政治性话语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对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同志认识是清醒的、态度是坚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社会上也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资深高尔基研究专家李辉凡先生早在80年代就撰文写道:“进一步介绍和研究高尔基在内的俄国进步文化,乃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高尔基对我国文化思想上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文艺思想、文学理论方面而言,他对我国文艺界的影响,也是任何一个外国作家所不能比拟的。众所周知,高尔基的文艺论著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成了每一个进步文艺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之卷。高尔基的文艺观点在我国信誉之高、影响之深,只要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便可了然:几十年来我国文艺界,不管是谈论作家的创作经验,还是讨论文艺理论问题,很少有不援引高尔基的见解,甚至很少不以高尔基的观点作为自己的立论根据的。”“正因为高尔基的文艺思想在我国影响大、威信高,就更需要我们对高尔基进行深入的、系统的研究,正确地阐明他的观点,剔除某些偶然性的东西,使这份珍贵遗产真正大放光辉。”李辉凡先生认为,我们在对高尔基进行深入研究时,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缺乏对高尔基作品的深入认识和认真研究,把高尔基当成偶像崇拜;另一方面,企图全盘否定高尔基。李辉凡先生说:“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的,即使是对待真正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我们也需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我们知道,高尔基的经验是从苏联文学的具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们在学习这些经验时,决不能忘记有彼时彼地与此时此地的区别。不加分析,盲目照搬的态度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他主张高尔基研究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新的实践、新的经验相结合,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中国高尔基学百年历程中美学批评和创作批评的实践特质,重在指陈高尔基研究中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采用的研究方法一是实证,忠实于原始材料,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二是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基本是俄国高尔基学对中国高尔基研究的单向辐射。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学中,中国高尔基学研究中的时代性、人民性、典型性依然是需要继续发掘的问题域,它在指导我国文艺工作者文艺为人民的方向上无疑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重要的是,如何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传承并创新中国高尔基学的学术体系,是中国高尔基学创新和拓展的研究视点。
    由是,中国高尔基学的“拿来”与“重建”等问题,需要在新时代中国高尔基学研究中予以思辨,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探究中俄文学关系的发展历程,考量经典重读的意义和作用,正确解读文学与政治、继承与创新、接受与误读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新时代文艺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