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 [访谈] 韩少功:文学的认知、娱乐和教化功能已弱化 2017-10-17

    韩少功指出:巨变的时代,文学的认识、娱乐、教化功能有所转移,要有优秀作品和作家,必须-顺变守恒,再造文学。 最近几十年来,文学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80年代很多青年征婚者...

  • [访谈] 钱理群:关于文学史写作的思考与试验 2017-10-17

    采访者:夏和顺 受访者:钱理群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钱理群是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也是最早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的学者。钱穆先生1955年在香港新亚书院讲授中...

  • [访谈] 杨炼:我铸造一动不动的诗歌之点 2017-10-17

    作者:李福莹 采访者:李福莹 受访者:杨炼 用E-mail联系上杨炼先生的时候,他正准备出发去瑞士。他说:“我要在冰川上朗诵诗歌。”杨炼朗诵诗歌的地点常常这样神奇——比如在意...

  • [访谈] 诺奖得主莫迪亚诺谈小说家使命:让褪去的言语重现 2017-10-17

    12月8日,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了长达45分钟的获奖演说,内容有关他写作时的“线索”以及小说家的使命。以下是莫迪亚诺的部分...

  • [访谈] 严歌苓北师大开讲:文学就是安放我的根的地方 2017-10-17

    中华网文化讯(李旭光)12月9日,著名作家、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驻校作家严歌苓做客北师大“金声玉振文化论坛”,进行了一场题为《写作的空间穿越》的主题讲座。 本次论坛的嘉宾...

  • [访谈] 云南丽江文学论坛开幕 对话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 2017-10-17

    昨天的丽江有些降温,早晨的气温达到零度,文化的热情却异常高涨。从法国远道而来的客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虽然穿了厚厚的羽绒服,但还是有些感冒...

  • [访谈] 刘慈欣:用文学的方式呈现科学之美 2017-10-17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1963年6月出生,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系,后于山西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科幻小说,1999年至2006年连续...

  • [访谈] 陈晓明:文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启示价值 2017-10-17

    近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参加深圳读书月活动,先后做客深圳中心书城“深圳晚八点”、福田区图书馆“大家论坛”、宝安“凤凰书院”,谈文学现象,也聊具体某个作家的创...

  • [访谈] 把文学史作为辅助“工具书” 2017-10-17

    采访者:魏沛娜 受访者:黄子平 1985年,黄子平和陈平原、钱理群共同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从而打通了“近...

  • [访谈] 叶嘉莹:语文课本选诗在精不在多 2017-10-17

    今年,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先生年届九秩。在先生90华诞之际,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等发来贺函,对她为弘扬中华诗教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多年来...

  • [访谈] 诗人沈苇:“地域性”不应成为写作者的囚笼 2017-10-17

    沈苇,浙江湖州人,大学毕业后进疆,现为新疆文联《西部》杂志总编。著有诗集《在瞬间逗留》、《我的尘土我的坦途》等五部,散文集《植物传奇》、《喀什噶尔》等四部,评论集...

  • [访谈] 刘醒龙:用理想的“有”来抵抗世俗的“无” 2017-10-17

    机遇是命运的笑声,刘醒龙相信这句话。待他迎来这一声笑,距离处女作的发表已然多年。 从《凤凰琴》到《天行者》,再到一些访谈,均涉及一点,即,人是会中“毒”的。在新作《...

  • [访谈] 死亡·人性·亲切——顾彬、袁凌对谈“死亡” 2017-10-17

    ◇孔子说,不懂生命,不谈死。但他还是说了不少“死”。孔子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人死的时候,生命才是完成的、完美的。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好。我们面对死亡应该乐观,不要怕...

  • [访谈] 翻译是诗歌的最高境界——黄运特访谈录 2017-10-17

    【摘要】 黄运特博士,诗人、译者,曾任教于哈佛大学英文系,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英文教授。他的诗歌翻译、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在大洋两岸颇有影响。他是第一个把庞德的《...

  • [访谈] 诗歌是全球化时代的提问者 2017-10-17

    杨炼:应对商业化、利益化和缺乏思想的全球新困境 诗歌是全球化时代的提问者 刚才听了《谒草堂》的朗诵,让我很感动。两年前,我漫步在成都草堂,想着30年间自己的漂泊和杜甫诗...

  • [访谈] 城市如何塑造当代文学? 2017-10-17

    杨扬指出: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对文学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大 城市如何塑造当代文学? 嘉宾主讲 今天讲演的关键词是城市和文学。上世纪90年代,我提出城市化进程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问...

  • [访谈] 毕飞宇:情感真,才华就是真的 2017-10-17

    2015年新年伊始,被王蒙称作“中国最帅作家”的毕飞宇来到北京涵芬楼书店,与评论家李敬泽、导演娄烨、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张莉等人展开对话。近日,九卷本的《毕飞宇文集》由人...

  • [访谈] 经典阅读是全球化时代的选择 2017-10-17

    张旭东以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为例谈人文教育 经典阅读是全球化时代的选择 为何要回到经典阅读?首先要直面我们所处的无法回避的大环境——全球化的冲击。 全球化竞争...

  • [访谈] 开掘古代文学资源 服务当代文化建设——文学史家刘跃进访谈 2017-10-17

    刘跃进 男,1958年11月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业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文学评论》杂志社社长、《文学遗产》杂志主编、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会...

  • [访谈] 浦安迪:透过评注理解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访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 2017-10-17

    浦安迪(Andrew H. Plaks),194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荣休教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东亚系教授。浦安迪通晓十几种语...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