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严歌苓北师大开讲:文学就是安放我的根的地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华网 newdu 参加讨论

    中华网文化讯(李旭光)12月9日,著名作家、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驻校作家严歌苓做客北师大“金声玉振文化论坛”,进行了一场题为《写作的空间穿越》的主题讲座。
    本次论坛的嘉宾主持、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在开场中,高度概括了严歌苓女士的创作生活,“她不只是华语文学界,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界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这个说法并不是溢美。她是有着宽阔的国际视野的作家,有着非常敏锐的跨文化思考的作家。”张清华认为,丰富的经历和人生轨迹让严歌苓的写作已经跨越了不同的文学空间,穿越了性别,“她是有着宽阔的国际视野的作家,有着非常敏锐的跨文化思考的作家。”
    严歌苓的讲座从回顾自己的出国经历开始,她回忆说1989年拿到赴美留学签证的时候,看到美国大使馆门口排的长长的队伍,联想到将来异国他乡的种种未知,就有了一种穿越生活的感觉。及至后来去了美国,遭遇到的种种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冲突之后,开始将写作的目光投向移民故事。
    她举例说当年因为带着轻蔑的表情说起“同性恋”这个词,而被班上的同学责问“是否看不起同性恋,只有希特勒这样的人才看不起同性恋”,此类事情让严歌苓丛细微处感知另一种文化下生活的不同,认识到“人类的迁移和移植是文学的大主题,这其中的排异反应就是文学情节中的冲突。”于是,便有了被台湾文学批评家朱西宁称为零缺陷小说的《女房东》。
    后来跟随外交官丈夫到了非洲之后,感受到了非洲原野的广袤和当地生活的苦难之后,便萌生了如何能更为细致地书写“抽象意义上的苦难”的想法。由此想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种种苦难和自己家族的经历,开始建立自己能够写出记忆中的祖国的信心,水到渠成一般地就写出了《第九个寡妇》和《一个女人的史诗》。
    面对现场热心读者关于身份认同、文学标准等问题的提问,严歌苓认为身份认同并不是必须要有的,这可以看做一个伪命题,因为不去考虑所谓的身份认同,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焦虑了。对于飘荡的生活是否带来寻根的苦恼,严歌苓认为文学就是安放我的根的地方,引起全场阵阵掌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