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语大辞典》于公元1914年在土耳其被发现①。从此,11世纪的维吾尔族名著《突厥语大辞典》才得以重见天日。《突厥语大辞典》的发现,轰动了土耳其,轰动了世界学术界。它成...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耸立着一座高踞其上而一览众山小的艺术峰巅,那就是清代中期出现于文坛之上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这部作品的著作者,便是杰出的现实主义作...
【摘要】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特有的口头语言艺术,它在哈萨克历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阿肯弹唱的由来及表现形式进行了概述,针对目前阿肯弹唱的发展现状,...
满族文学,在我国文学领域,甚至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域,都是一个晚近才出现的概念。然而,概念的迟到,并不意味该概念所指代的事物本身也出现很晚。应该说,满族文学实体,...
满族伦理观念赋予老舍的精神烙印 正如前文所介绍的那样,本质意义上的满洲族,是一个在中国古代史上出现偏晚的民族,该民族以满洲之称名世是在17世纪中叶的事情。他们在中国的...
片名:《祈雨》编导:张文庆 国家:中国时间:2006年 片长:58分钟 相信一个稍微对中国第五代导演有认知的人,对于陈凯歌的《黄土地》结尾部分宏大雄浑的祈雨仪式都会记忆犹新:...
[内容提要] 巴克思乞求天神的程式渐渐地嬗变成流行至今的巴克思歌、巴克思曲和巴克思舞,其中巴克思歌又分为加勒巴热奴歌、白迪克歌和阿尔包歌。加勒巴热奴意为祈求、央求,即...
课题名称:满族作家老舍创作论(一般项目) 项目牵头负责人:关纪新 起止时间:19961997 【主要内容】 在于观察满族出身的作家老舍自幼及长获得的满、汉及西方民族的文化薰陶,结合...
内容提要 西夏文学研究一直是西夏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从西夏文学总论、西夏谚语和诗歌、西夏文、西夏翻译文学四个方面可以看到现有西夏文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但同时在研究中也...
在古代维吾尔人的哲理观中,人生是短暂的,幸福是变幻不定的,只有善帮是永恒的。正如《福乐智慧》所说,人世匆匆,善却永存,善德会留下不灭的足迹(5924年)。高位和王权都全...
1901年,北京满人英敛之创办了他那份有名的《大公报》。该报因主要面对上层知识分子,起初还是一种整体上以文言面目出现,而仅只辟出个别版面来刊载白话文章的报纸,并且报上白...
影视看板 片名:《嘎达娜运茶记》(纪录片) 出品时间:2005年 导演:周卫平 片长:58分钟 国家:中国 简介: 2005年5月1日,一支由民间组织的马队离开云南普洱,踏上漫漫长路,开始...
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托普铁热克镇退休工人哈提拉家中发现了两部哈萨克族黑萨。这是吉木乃县继哈熊舞、山羊舞、7首失传的哈萨克民歌之后,非遗普查工作中的又一发...
片名:《龙脊》(纪录片) 国家:中国 编导:陈晓卿 片长:32分钟 时间:1994年 几年以前,媒体上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文章叫做《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说的是由于农...
清代初年由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对其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显见的影响。一些文人纷纷起而效法,写作文言小说。乾隆年间的满族作家和邦额,就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位文言小说...
【专题名称】 影视艺术 【专 题 号】J8 【复印期号】2010年05期 【原文出处】《艺术广角》(沈阳)2010年1期第21~26页 【英文标题】Wang Jiawei and The Poor Taste of New Aesthetic 从1990年代后期到...
【内容提要】从叙事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世事记》的叙事意图及其表层、深层叙事结构。《世事记》中最核心的主题是哀叹世事多变、命运多舛,欢乐和痛苦的无常,渺小的个人无法...
满族的书面文学,是随着满洲民族的出现而出现的。16世纪后期,正值女真社会由渔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过渡、由农奴制向封建制过渡之际,建州女真部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历经...
20世纪满族社会变迁对老舍民族心理的制约 清末民初,满族社会经历了巨大变迁。我们甚至用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来形容它,也不为过。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单结束了中国这个古老国...
《福乐智慧》是一部孕育、庭生于维吾尔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古典文学名著,它与维吾尔文化传统及传统文化之间有着血脉相通、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部不朽的诗作中,反映出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