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张怡微:我比我小说里的女孩子都过得好 2020-05-22
在复旦中文系教授创意写作的张怡微,经常挂在嘴边的句子是:“我很幸运”。 张怡微 曾有人这么形容她:“声小,动作轻,夹个菜也要用手兜着,举止克制谨慎,笑时表情收敛。”...
[访谈] 毛时安:我始终是上海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在场者 2020-05-22
毛时安 “我是上海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个喝着黄浦江水,听着上海东区机器轰鸣声长大的上海人。这里有我的至亲骨肉,有我的良师益友,有给了我血肉灵魂的土地。在上海...
[访谈] 顾湘vs肖一之:现代社会还有田园牧歌吗? 2020-05-21
疫情之下,不少人重读《瓦尔登湖》,并希望从中获得新的感悟与安慰。 5月20日,作家顾湘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文学研究者肖一之做客“跳岛FM”第八期,一起聊聊隔离状...
[访谈] 乔忠延:坚守求真向善的文学品格 2020-05-21
畅建康:你说过一句话,是“带着纪实文学基因走进文学创作”,我该如何理解你的这句话呢? 乔忠延: 这是我文学创作起步时的真实写照。我是一个迟暮的参与者,也是一个迟暮的...
[访谈] 杨晓升:我看似走了弯路实则曲径通幽 2020-05-21
原题:我看似走了弯路实则是曲径通幽 别企图抓着自己的头发飞向天空 杨晓升读的是师范大学的生物系,却阴差阳错地走上了编辑家兼作家的道路,而且走向了自己整个职业生涯,他...
[访谈] 杨献平:文学是个人的孤独的事情 2020-05-20
杨献平:河北沙河人,生于1973年。作品见于《天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山花》《诗刊》等刊。曾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全军优秀文艺作品奖、首届林语堂散文奖提...
[访谈] 文学:瞬息与永恒的舞蹈——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花城》访谈实录 2020-05-20
源于故乡的文学之情 导演: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花城》的读者,也是《花城》的作者,那您与《花城》杂志是如何结缘的呢?同时,在众多文学刊物中,您觉得《花城》具备...
[访谈] 哲贵《金乡》:对大时代下的个人,肯定成就也更有同情 2020-05-20
近年,温州籍作家哲贵将目光触及温州市苍南县下的一个古镇——金乡。 金乡建制于明洪武二十年,是当时朝廷派信国公汤和筹建的全国五十九座抗倭卫城之一,与天津卫、威海卫并立...
[访谈] 吴钩:宋代,那些被忽略掉的精彩 2020-05-19
作家吴钩 日前,历史作家吴钩推出传记作品《宋仁宗:共治时代》,详细讲述了宋仁宗的一生以及他面对的制度环境。无独有偶,近日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同样以宋仁宗为主角,其...
[访谈] 张炜:文学必须紧扣时代心弦 2020-05-19
岳琦/制图 张炜,山东省栖霞市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
[访谈] 王占黑vs薛超伟:那些相遇与交会,意外闪着光 2020-05-19
编者按《中华文学选刊》2020年第4期“锋锐”栏目选载的小说《去大润发》与《上海病人》,都以上海为舞台。不过,两位年轻的女主人公,一个是“土著”,一个是“沪飘”,观察到...
[访谈] 敬一丹:三亚有一片妈妈的海滩 2020-05-19
“年复一年,妈妈的身影总是在那片海滩上。她在,那片海滩就干干净净,妈妈也成了那海滩上的风景。”十几年来,敬一丹的父母一直过着候鸟的生活,每年来三亚越冬,三亚湾海坡...
[访谈] 英布草心:每一个作家都是有故事的人——彝族青年作家英布草心访谈 2020-05-19
一、如果注定平庸无奇,那就不如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文章。 沙辉:草心好!我之前和你深入讨论过你的小说《玛庵梦》,后来你在大型纯文学刊物《芳草》上发表了长篇《...
[访谈] 海明威新版文集三人谈:铁打的汉子 才尽的江郎 2020-05-18
主题:《海明威文集》新书发布会 地点:中信书店·启皓店 嘉宾:止 庵 学者、作家 徐则臣 作家 鲁 敏 作家 主持:宋 玲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中国人最早读到的正是海明威最好的作品...
[访谈] 报告文学“青年的品格”推出 策划编辑介绍作品诞生的幕后故事
“黄文秀 2020-05-18
朱启平 农大学子 古丽加汗(左二) 报告文学作品《青年的品格——黄文秀们》日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黄文秀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
[访谈] 以诗歌为主线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对话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 2020-05-18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古文学与文化、手抄本文化、宫廷文化以及近现代中国研究,已出版中英文专著《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获2006年度美...
[访谈] “关注现实生活是《十月》不变的宗旨”——对话《十月》副主编、作家、评论 2020-05-18
宗永平,《十月》杂志副主编,出版小说集《怀恋》、中短篇小说集《骑自行车回到家乡》、长篇小说《炫耀》等。 “知其然”,更知道写作的“所以然” 记 者:是什么机缘让您走上...
[访谈] 纪念|科幻作家叶永烈,他是永远坚定地维护科幻文学的人 2020-05-18
2020年5月15日上午,作家叶永烈去世。叶永烈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访谈] 高洪波为什么要写《致沈阳》这首诗 2020-05-18
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散文集《悄悄话》、诗歌《我想》及《高洪波文集》,作品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图书奖等,图画书“快乐小...
[访谈] 重庆作家黄济人谈成都:我们“在同一种文化中生活,用同一种方言写作” 2020-05-18
黄济人,1947年出生,重庆人。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重庆市作家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