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文学] 纳西族悲剧叙事长诗《鲁般鲁饶》  2017-10-27
     [民族文学] 纳西族悲剧叙事长诗《鲁般鲁饶》  2017-10-27 
     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地区的纳西族,历史上曾有过相沿甚久的殉情之风。殉情的社会悲剧在纳西族意识形态领域里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东巴教中也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专门超荐...
 [民族文学] [沙马打各]论口传文学书面化过程中文化要素的遗失--兼谈彝族克智的收集与整  2017-10-27
     [民族文学] [沙马打各]论口传文学书面化过程中文化要素的遗失--兼谈彝族克智的收集与整  2017-10-27 
     [摘要]口传文学在书面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失去自身非书面语的一些文化要素,给口传文学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口传文学的传承。在收集和整理彝族口传文学克智的过程中,应当...
 [民族文学] [关纪新]老舍和他的小说创作  2017-10-27
     [民族文学] [关纪新]老舍和他的小说创作  2017-10-27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人。 他出生于清末“多事之秋”的戊戌年年底。家境贫寒。父亲舒永寿,是一名守卫京师皇城的正红旗护军甲兵①,190...
 [民族文学] [钟进文]作为民族遗产的裕固族母语文学  2017-10-27
     [民族文学] [钟进文]作为民族遗产的裕固族母语文学  2017-10-27 
     摘要:裕固族曾经拥有重要的碑铭文献和佛经文学。数百年来口头文学在传承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裕固...
 [民族文学] 《麽经布洛陀》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  2017-10-27
     [民族文学] 《麽经布洛陀》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  2017-10-27 
     潘其旭在《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实践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性特...
 [民族文学] 彝族古代诗学理论著述篇目及其出版情况  2017-10-27
     [民族文学] 彝族古代诗学理论著述篇目及其出版情况  2017-10-27 
     一、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论著目录 1 《彝族诗文论》举奢哲 原著 2 《彝语诗律论》阿买妮 原著 3 《纸笔与写作》布独布举 原著 4 《论诗的写作》布塔厄筹 原著 5 《诗歌写作谈》举娄布...
 [民族文学] [黄中祥]哈萨克族史诗的母题组合类型  2017-10-27
     [民族文学] [黄中祥]哈萨克族史诗的母题组合类型  2017-10-27 
     【摘要】 本文参照国内外几位学者提出的史诗类型划分标准,并根据哈萨克族史诗母题的组成方式,将其分为简单型、复合型和多重复合型三种类型。简单型在历史和宗教史诗中比较多...
 [民族文学] 东巴文和东巴经  2017-10-27
     [民族文学] 东巴文和东巴经  2017-10-27 
     摄影:巴莫曲布嫫 (1996) 东巴文,即纳西象形文字,纳西语称司究鲁究,直译为木迹石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
 [民族文学]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理论  2017-10-27
     [民族文学]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理论  2017-10-27 
     彝文原著的封面和正文(引自《彝族诗文论》)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贵州彝文古籍整理工作中,相继从黔西北以及与之毗邻的滇东北一带的彝族地区发掘和出版了12部(篇)彝族古代...
 [民族文学] [关纪新]老舍的《骆驼祥子》等小说  2017-10-27
     [民族文学] [关纪新]老舍的《骆驼祥子》等小说  2017-10-27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北京满族人。 他出生于清末“多事之秋”的戊戌年年底。家境贫寒。父亲舒永寿,是一名守卫京师皇城的正红旗护军甲兵①,190...
 [民族文学] 维吾尔族古典诗歌“头韵”传统的形成与演变  2017-10-27
     [民族文学] 维吾尔族古典诗歌“头韵”传统的形成与演变  2017-10-27 
     内容提要:押头韵是维吾尔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传统起源应该很早,最为可靠的依据是漠北回鹘汗国的诸多碑铭。高昌回鹘汗国的诗歌较好地保留了押头韵的传统,在喀喇汗...
 [民族文学] 纳西族东巴文化  2017-10-27
     [民族文学] 纳西族东巴文化  2017-10-27 
     唐宋时期,纳西族社会发生了较大跨度的历史性演进,尤其是西部纳西族地区,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南诏势力崛起后,纳西族地区归属南诏,并与南诏同归唐朝,...
 [民族文学] 凉山彝族"克智"概述  2017-10-27
     [民族文学] 凉山彝族"克智"概述  2017-10-27 
     克智是彝族民间文学的组成部分,是彝族民间流传最广,运用场合最多的口头文学之一。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为特点。其语言特色具有诗一般的韵律,因此,容易掌握和运用。 克智是...
 [民族文学] [刘大先新]旗人文化与清以降武侠文化的变迁*  2017-10-27
     [民族文学] [刘大先新]旗人文化与清以降武侠文化的变迁*  2017-10-27 
     内容提要 :考察旗人文化与清代以降武侠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满族文化传统、八旗制度的历史遗产与现实语境互动之下武侠文化的整体性嬗变,侠文化的反抗精神退缩,而着力于...
 [民族文学] [姑丽娜尔]维吾尔族民间诙谐文化--多郎麦西莱甫研究  2017-10-27
     [民族文学] [姑丽娜尔]维吾尔族民间诙谐文化--多郎麦西莱甫研究  2017-10-27 
     【摘要】麦西莱甫是维吾尔族具有悠久历史的以歌舞和游戏为主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一活动在音乐、舞蹈、民俗等方面独特性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民族文学] [关纪新]老舍:民族文学流变中的多重意蕴  2017-10-27
     [民族文学] [关纪新]老舍:民族文学流变中的多重意蕴  2017-10-27 
     老舍的作品,在中国境内的族别文学分野中,隶属于满族文学。这句话,在十年前说出来,还让文学圈内的某些有识之士感到有那么一点意外和茫然。笔者于1984年在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二...
 [民族文学] [热依汗·卡德尔]穿越古韵与新声——近年来维吾尔族青年诗人的新诗语境  2017-10-27
     [民族文学] [热依汗·卡德尔]穿越古韵与新声——近年来维吾尔族青年诗人的新诗语境  2017-10-27 
     提要:维吾尔族青年诗人大都立足于本土,深入诗歌艺术,在有效且深入研究维吾尔诗歌文体,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细致、深刻地表现了当今维吾尔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纷繁世界的...
 [民族文学] 纳西族东巴祭祀经诗《祭天古歌》  2017-10-27
     [民族文学] 纳西族东巴祭祀经诗《祭天古歌》  2017-10-27 
     东巴经籍 巴莫曲布嫫 摄(1996年) 祭天,纳西语称美补,是纳西族社会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隆重、文化内涵最为丰厚的传统仪式活动,也是东巴文化的重要构成。纳西民间自古以来就...
 [民族文学] [杨杰宏]多模态叙事文本:东巴叙事文本性质探析--基于东巴书面与口头文本的  2017-10-27
     [民族文学] [杨杰宏]多模态叙事文本:东巴叙事文本性质探析--基于东巴书面与口头文本的  2017-10-27 
     [ 摘要] 口头程式是东巴口头及书写传统的主要表达单元。书面文本源于口头文本,为口头叙事提供提词本,书面文本在仪式中的长期口头演述结果,使演述者逐渐脱离书面文本,再度转...
 [民族文学]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彝族学者巴莫曲布嫫访谈录  2017-10-27
     [民族文学]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彝族学者巴莫曲布嫫访谈录  2017-10-27 
     艳如山花的彝族服饰 胡小平/摄 彝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千百年来,彝族人民以其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灿烂文化: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