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的语言 在一个崇尚财富的时代,草民差不多是“屁民”,被有些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失败者。即便有些文人墨客对草民频频忧悯,频频关怀,甚至频频讴歌,也多是习惯某种道德姿态...
市场化的媒体批评与学术化的学院批评,一个日益大众化,占据公共话语空间,渐成主流;一个渐趋小众化,自闭在学院高墙和学术期刊之内,日趋边缘。如果放弃预设的前提,即学院...
最近,读到台湾佛光大学教授黄维梁写的一篇题为《请刘勰来评论顾彬》的文章,该文收在他新近问世的散文随笔集《迎接华年》中,文章虽然写在2007年,如今已时隔三年多,却读来依...
“患不均”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论语·季氏》中,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
近期,一家周刊刊登长篇文化采访报道《安妮宝贝们的江湖》。“安妮宝贝们”所指何人?即当下那些以畅销书写作闻名文坛,拥有广泛的“粉丝”读者群体,并且在图书出版市场上具...
内容提要 近二十年来,海内外流行一股质疑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思想价值的风潮,其中《水浒传》是被否定最多的作品,王学泰先生的“《水浒》游民意识论”基本代表了新时期...
当下的很多文学评论,透露出苍白无力,其中一个严重弊病,就是审美品格的缺失。这种缺失突出表现在文学批评不注重文学的美学形式和审美内涵,而仅仅将文学作为一种社会学和历...
在所有的拜物教中,最低级的,莫过于非理性的拜权教;在所有糟糕的影视作品和历史小说里,最粗俗的,莫过于赞美暴君的那种。因为,权力是用来为人们服务的,而不是让大家顶礼...
5月6日上午,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前夕,举行了一场由多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参加的题为“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沙龙。作为该奖项终审评委之一的作家马原首...
批评家以批评为业,在思想文化领域扮演着特殊角色。胜任这一特殊角色的基本要求,除了较高的理论修养和学术造诣外,还包括对批评家品格的坚守。具备高尚而坚定品格的批评,可...
●批评是一种改变现实的渐进力量,它时而激进时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现实是那些对世界有看法的人们共同予以改变的。 ●批评应该是民意的一部分,哪怕只是“有限...
一、“草根性”: 来龙去脉 2003年,诗人杜马兰在《上海文学》第9期“水心”栏目发表“诗观”,重捡草根一词,他写道:“我以为,我们终归要回到诗歌的草根年代。我们还是要像祖先...
一 总体上看,儒家倡导进取型的人生,道家则比较超然通达,故而给人以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印象,其实并不尽然。老子和庄子都具有很强的文化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只是他们较多...
史依弘算得上京剧界一位“不安分”的演员,豆蔻年华时以武旦崭露峥嵘,稍长立雪梅氏门墙,研磨经年俨然梅派传人中的一员大将。按理说,史依弘完全有条件守成,坐享溢美尊荣也...
今年3月,艺术学由过去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子学科,跃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完成了艺术学界期盼多年的“自立门户”。然而,欢欣鼓舞之余,一些长期为学界关注的问题再次引发讨...
一 XX你好: 近期读了你的那篇文章,我很同意你关于诗歌当下处境的判断。其实,何止是诗歌,其他文学譬如小说、散文等样式,在这个物欲化、市场化的时代,同样面临心灵失重的问...
近年来,文学期刊在边缘化的过程中也在努力地调整自己的办刊指向和读者定位。打开一些文学期刊,我们发现淡化文学性的痕迹渐渐显现,创刊以来一直注重纪实文学的《当代》更加...
当市场原则如拜物教一样被确立以后,中国人文学的不断滑落已为人所共知。人文学由中心向边缘的大踏步撤退已成为转型期中国学术发展难以回避的疼痛。因此,5月5日,当北京大学...
如今,翻开某些关于当代文艺批评的教科书,各种“西方制造”的“主义”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大多与中国问题、中国视角无关。中国教科书成了西方思想的话语阵地,借用时下最时髦...
《文学报》6月16日《新批评》专刊所刊刘军先生的文章,以较多篇幅批评了我受中国散文学会委托选编的《2010中国散文年选》(以下简称“年选”)。非常感谢刘先生在用心阅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