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学两议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韩少功 参加讨论

    草民的语言
    在一个崇尚财富的时代,草民差不多是“屁民”,被有些人视为不值一提的失败者。即便有些文人墨客对草民频频忧悯,频频关怀,甚至频频讴歌,也多是习惯某种道德姿态,谋划某种民意回报,确保自己对自己的几分感动——这些人的远程同情,多少杂有一些居高临下的味道。
    草民确实有很多问题,对于有些光鲜人士来说不宜近观,更不宜近处。我从不赞成用穷人神话来取代富人神话,就像从不认为持刀杀人比放毒杀人更好。草民里同样存在腐败、愚昧、暴虐、冷漠、虚伪,一如官员或博士中常见的情形,其问题人物的占比,如果不是更多,至少也不会更少。而且草民们一般低学历;特别是那些农民缺文少墨,要理解高次方程、联合国宪章、行为艺术、金融流动性、云计算、LV包等等,确实比中上层人士要难。隐藏在他们方言土语里的想法,常给人古怪和蛮荒之感。
    不过,农民们脑子里少了很多新理论和新知识,少了很多抽象概念和逻辑思维,倒是带来了他们的一个语言特点:直观性,即具象性。他们谈论世事,大多是使用大学、中学甚至小学教科书大举填装以前的那种大脑,差不多是成年版的儿童大脑,或是人类版的动物大脑,总是指向色彩、声音及各种鲜明形象。他们当然也会有判断,还可能学会成功人士圈的一些时新用语,但就基本面而言,让他们像官员或博士那样解析人事,他们肯定没法开口;只有进入具体过程和具体情境,进入形象、场景、细节、气氛的描绘,他们才会如鱼得水滔滔不绝,甚至啰嗦和夸张。在这样的生活圈子里混久了,一般的情况是,每个草民群体里还必有一两个描绘大师,堪称民间语言天才的那种,无论说什么,都有极强的造型力,可说得生龙活虎和声情并茂。他们对概念和逻辑的远离,以及下意识地删除、跳越、悖反、误用,甚至可能勾兑出不可思议的语言奇境。
    这当然就比较接近文学了,甚至接近文学中最先锋的这派那派了——虽然他们自己不一定知道。
    多少年来,我比较喜欢听草民们说话,以便发现隐身于其中的契诃夫、卡夫卡、杰克·伦敦,以及施耐庵。至少在某些时候,我断断乎不敢居高临下,只有顶礼膜拜如饥似渴的份儿,而且对流行的成功标尺总是更生一些怀疑。我相信,标尺有时候也可以倒过来量,比如契诃夫诚然伟大,但千百个没拿稿酬也未署名的隐形契诃夫,肯定是人类文学更伟大的源头活水。
    想象一种批评
    当代最好的文学,也许是批评——这当然是指广义的批评,包括文学批评、文化批评、思想批评等各种文字。
    这种揣测可能过于大胆。
    如此揣测的理由,是因为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已经告别信息稀缺的时代,进入了信息爆炸或信息过剩的时代。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拐点。在拐点之前,没有网络、电视、广播以及发达的报业,文学家是生活情状的主要报告人;文学作品享受着“物以稀为贵”的价值优势,更以其具象化、深度化、个性化的特质,成为效率最高和广受欢迎的信息工具,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与人生。但在拐点之后,如果不是对文学鉴赏有特别的训练与爱好,通过波德莱尔去了解法国,通过托尔斯泰去了解俄国,通过鲁迅和沈从文去了解中国,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已很不够用,至少是不太方便。现在的情况是:细节与叙事不再是文学的专利,段子、微博、博客、视频、报刊、电视剧等都充满细节并争相叙事。每天揣着手机和敲击鼠标的很多人,不是信息太少,恰恰是苦于信息太多、太繁、太乱,以至自己的大脑形同不设防的喧嚣广场,甚至是巨大的信息垃圾桶,常处于茫然无绪和无所适从的状态;就好像一个人不饿,而是暴饮暴食之际需要一个好胃,来消化铺天盖地的信息。
    文学当然还能继续提供信息增量,而且以其具象化、深度化、个性化的看家本领,成为全球信息产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广大受众更迫切、更重要、更广泛的需求,似乎不再是这个世界再增加几本小说或诗歌,而是获得一种消化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真伪的辨别,信息关系的梳理,信息内涵的破译和读解——这不正是批评要做的事情?即使就文学本身而言,当文学日益接近快餐化、泡沫化、空心化的虚肿时,一种富有活力的批评,一种凝聚着智慧和美的监测机制,难道不是必要的自救解药?
    把批评总是视为文学的寄生物,既不聪明也不公正。体裁本身并无高下之分。从唐诗到宋词,从宋词到元曲,从元曲到明清小说……文学从来不会消亡,但会出现演变,包括体裁高峰形态的位移。那么,在一个正被天量信息产能深刻变革的文化生态里,批评为什么不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新的精神前沿,以及最有可能作为的创新空间?批评——那种呼啦啦释放出足够智慧与美的批评,那种内容与形式上都面目一新的批评,为什么不能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应运而生,成为今天无韵的唐诗和宋词?
    对于未来,我们需要一点勇敢甚至猖狂的想象。
    2011年3月于海口
    原载:《文汇报》2011-05-1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