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近期的《文汇读书周报》,看到十分显眼的专页:“点题征文:一本买了感到后悔的书。”还没细看这页整版的内容,我脑子里已冒出一句:最近买的书中,要说后悔吗,最后悔的...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思想启蒙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从伦理道德革命入手,集中...
内容提要 现代通俗文学有一条系统的发展线索,它是中国传统文学在现代中国的延续,现代通俗文学表现的是不同于新文学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现代通俗文学展示着...
事物的发展都可以被概括为一定的范畴加以分析或言说,根据哲学的基本原理,事物的范畴一般都是在两两相对意义上得以呈现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曾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过范畴研...
内容提要 伪满洲国文学进入文学史,不是因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而是缘于一方面其介入文学史将会重构文学史写作的结构框架,从而重新评定异族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
一、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新散文” 近年来,散文一改以往的温和与平静,开始变得热闹,甚至众声喧哗了。散文的热闹可以追溯到贾平凹的“大散文”口号的提出和关于“文化散文”的争...
内容提要 章辉博士《蒋孔阳:实践美学的总结者与终结者》一文对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批评,过于随意,因此有必要辨析#65380;澄清对蒋先生美学思想的误解与歪曲#65377;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思想...
近日,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以“批评的现状与对策”为题,在南京召开中青年文艺评论家座谈会。到会的30多位文艺评论家对当前文艺批评中的不正常现象提出了批评。 “红包评论”...
在我们的新诗史研究中,从未把30年代中后期涌现出来的一批诗人——“密云期”新诗人作为中国新诗现实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加以重视和研究。有关文学史著作只是...
一 问题的提出 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具备什么可能性?这一问题在近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被不同的人提及,并经由不同的落实或结晶为某种思想果实,或化身为历史的某种支撑结构,...
必须重估中国当代文学 李朝全在2007年12月5日《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重估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就》一文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成就是巨大的、多方面的。可是,人们对当代文学的评价却...
主持:何言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加:傅元峰(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羊霞(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 何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
在今天来说“读者已死”,要冒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是人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思想无力、却又要哗众取宠的行为。因为,这个命题会让人马上想到,这看上去很像是对尼采、福柯和罗兰...
●长期以来,在“文以载道”的语境中,我们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漠视文体的存在,较少注意文体对于文学的意义,“文学史”于是也就成了“思想史”,文学研究只是将文学视为思...
刘永翔先生在《读〈宋诗选注〉》(收在《蓬山舟影》一书中)之二〈关于此书的注〉中,先引钱仲联先生的意见:"钟书先生在这注里全部挖出脚跟,三分之二的诗都讲了有来源,什么...
前一阵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以下简称《大明王朝》)在各地电视台热播,引来了各式各样的议论。本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不过,尽...
内容提要 摩罗先生认为精英知识分子“一直严重脱离民间社会”、与底层民众对立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中国现代小说一直存在着大众化的传统,老舍与赵树理就是与底层大众精神世界和...
内容提要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剧坛掀起了一股反语言的浪潮,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法国戏剧理论家阿尔托倡导的“形体戏剧”①理论,这一理论思潮的主张和表现主要有两点:1、取消...
最近读到刘世南先生《谈诗注的"挖脚跟"》一文(载《博览群书》2006年第4期),作者虽尝受钱默存先生奖掖,却史鱼直道,不肯苟同,对《宋诗选注》的注释方法提出了异议,具见"我...
读了永翔先生的文章(《文汇报》2006,7,23),特别欣赏他"挖脚跟"这个比喻。现在大家都讲西方的阐释学,而不大讲中国的注释学,这篇文章的一大好处,就是生动、精准而有趣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