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网络文化与文学] 传媒时代,批评能做些什么? 2017-10-29

    谢谢大家,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够在这里跟大家做一点交流。 北京文联这次把“文艺论坛”的议题定为“传媒与文艺”,而在这两天的会议中我们也看到各个学科都有很大的热情来谈这...

  • [网络文化与文学] 博客杂志带来杂志2.0时代? 2017-10-29

    一本新创刊的杂志《博客天下》,正挟着“中国第一本博客新闻杂志”的名号,在杂志圈内引发热议。“写博客可以赚钱了,你的文章被《博客天下》收录了么?”有博友奔走相告。...

  • [网络文化与文学] 和谐之音“遭遇”传媒时代 2017-10-29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之音,有学者说得好,和谐的“谐”字,其意乃众口皆可言说。但“谐”之关键,在于“和而不同”,在于言说多样性的均衡协调,用音乐的术语来说,就是音乐中复...

  • [英美文学] 《2666》是与非 2017-10-29

    从麦田里的塞林格到荒野中的波拉尼奥,西方文学算是完成了一个向度的历程:几乎不加修饰地将逆反后生的日常生活乃至各色调侃以致脏话请进文学殿堂。两者之间有过一大批志同道...

  • [英美文学] 缪斯和恶魔:作家的导师们 2017-10-29

    伊丽莎白·本尼迪克特,美国作家、编辑,组织出版了《导师,缪斯和恶魔》。 何谓导师?用作家、编辑伊丽莎白·本尼迪克特的话说,导师是“我们的典范,我们自己心底的名流,我...

  • [网络文化与文学] 电视真人秀与媒体道德 2017-10-29

    我发言的题目是《电视真人秀与媒体道德》,大家知道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当前国际上最热门的电视节目形态,从上个世纪末到目前,不到10年的时间,电视真人秀节目可以说在世界各国的...

  • [英美文学] 戈尔丁传记:怎样定义《蝇王》作者 2017-10-29

    威廉·戈尔丁,英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有《蝇王》等。 去年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1993)的百年诞辰。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举办了纪念戈尔丁百年诞辰...

  • [网络文化与文学] Blog博客生存 冰火两重天 2017-10-29

    2006年,博客发达时,对很多人来说,博客充满诱惑,随即,开博也成为一种时尚。身边不断有人给你推荐自己的博客,同时也不忘加上你的博客链接。两年多过去了,博客的增长速度减...

  • [网络文化与文学] 视屏传媒扩张中的演艺生存 2017-10-29

    广义的视屏传媒,可以包括电影、电视和“电网”(电子网络)。而真正意义上的“视屏传媒”其实主要是电视。因为电影自问世以来,就主要是作为一种视屏艺术样式在发展着;而“...

  • [网络文化与文学] 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中的身份确认 2017-10-29

    文学批评与大众传媒是当前学界一再讨论的话题,问题围绕着批评的立场、批评与传媒空间的关系、审美批评与文化批评等方面展开,而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中的身份确认则是我感兴趣...

  • [英美文学] 透过生活之烟 2017-10-29

    《朝日画报》是日本朝日新闻社编的周刊杂志,用“高级上乘的纸张印刷”。自1964年6月5日,该杂志开始开设专栏“烟斗随笔”,专栏的作者始终没有换过人,一直是作曲家和指挥家团...

  • [英美文学] 圣像画折射的俄罗斯灵魂——安德烈·鲁勃廖夫与《三圣像》 2017-10-29

    安德烈·鲁勃廖夫所绘《三圣像》,1425—1427年作,木板,蛋彩。142x114厘米。现藏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画廊。 一部电影,一个画家的生命史,一幅圣像,令我千思百虑。它们是否能影射一...

  • [英美文学] 叶赛宁早期的婚恋 2017-10-29

    叶赛宁(1895—1925)用短暂生命献给世界许多绝美诗篇。他三次结婚,先后同多位女子产生恋情,这些都在作品中留下烙印。关于诗人的婚恋,我国学界早有关注。本文依据俄国新出版...

  • [网络文化与文学] 谁来管管媒体的诚信度 2017-10-29

    我发言的题目是《谁来管管媒体的诚信度》。媒体就是传播的媒体,它本来是传播消息的有利工具,我们应该为科学进步、工具良多而感到高兴。但目前的情况是诚信的缺失。人们利用...

  • [网络文化与文学] 十周年:当没有文学的网络拥抱没有市场的文学 2017-10-29

    2008年的网络文坛热闹非凡,恰逢网络文学走过十年历程,各路人马回望盘点,遴选评优,高调收购……一夜之间,网络文学似乎成了文坛的宠儿。 当“没有文学”的网络拥抱“没有市场...

  • [英美文学] 全民参与的狄更斯节 2017-10-29

    罗切斯特镇曾是狄更斯于19世纪50年代生活和创作过的地方。1979年,罗切斯特镇成立了狄更斯中心,从此一年一度的狄更斯节开始在该地兴起。狄更斯节每年5月28日至6月6日在罗切斯特举...

  • [英美文学] 王尔德,唯美理想的寂灭 2017-10-29

    1895年1月,《圣詹姆士》杂志发表了关于奥斯卡·王尔德的一篇“采访录”,题为《王尔德论王尔德》。经查实,这份文献原是王尔德“自助”,伙同其秘书兼“同志”罗伯特·洛斯蓄意...

  • [英美文学] 童话、男性神话与女性主义 2017-10-29

    安妮·塞克斯顿 一 1971年,美国著名现代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1928—1974)出版了诗集《变形记》。诗集以颠覆性笔触对《格林童话》进行了改写,其中《灰姑娘》一诗将女主人公从灰...

  • [英美文学] 在雾都,与天使相遇 2017-10-29

    接连一个星期,大雾笼罩着整座城市,执着又顽固。灰色的楼群被套上了灰色的纱;远处的行人和街道浮动在朦胧影绰之中;缓缓行驶的小汽车用喇叭勾勒着它们的轮廓。是的,这里是...

  • [网络文化与文学] “网络语言”之虑 2017-10-29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又诞生出来另一件让人堪忧的事物——网络语言。 如果把网络语言作一个归类,大致可以分成这样五种:一是谐音类。在网络用语中,谐音类最为复杂,使用...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