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哈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加深和经济文化往来的日益频繁,陆续有一批哈萨克斯坦作家的作品被译成中文出版,包括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总统的《哈萨克斯坦之路》《...
中国四大名著中,只有《西游记》是取材于佛教取经故事的。佛、道二教充斥于全本小说。无论是对道教的贬低,还是对佛教的颂扬,并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人物来完成的...
我已经很久没有读外国小说了,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文化浮躁的时代,还有谁会孜孜于准确地、美妙地为我们呈现一部翻译经典呢?尤其是所谓的畅销小说,大多数难免于猎奇或寻求...
伊斯兰前期的阿拉伯社会,被称为“蒙昧时期”。这时产生了一组称为“悬诗”的诗歌(由于这些诗歌深受人们喜爱,它们被悬挂在当时已经十分繁荣的市场上,供人们阅读欣赏,因此...
《西游记》是一部世代积累型作品,它的成书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今见最早的明版《西游记》卷首有一篇陈元之序:世德堂本署“壬辰”,一般认为是万历二十年(1592);杨闽斋本...
记得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买过一本叫《爱与意志》的书,当时年少浮躁,无法细细咀嚼其中的深意。虽走马观花地泛读此书,但还是一眼就喜欢上了罗洛·梅的深刻,他的这本书也是他所...
早期章回小说有不少属于世代累积型成书,即作品先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时期各种渠道和形式的流传,形成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庞大故事群,最后由一位作家...
一 八十年代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国际比较文学讨论会上,一位西方汉学家说:十六世纪的人类智慧之光,几乎同时照亮了东西方。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神情庄重肃然。对于欧洲人来说,这...
答记者问:不译《1Q84》是否觉得遗憾 1、听说村上春树《1Q84》简体中译本快要出版了,而您作为二十多年来深受读者喜爱的村上译者却与此译无缘——恕我失礼——你会不会觉得比较遗...
艺术的魅力来源于节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诗(指一切文学作品)的起源仿佛有两个,一是“摹仿的本能”,一是“音调感和节奏感”:“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
很长久以来,就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文章,可是,始终都因为事情太多而无法写,这个文章的题目却是很早就起好了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读者来说,三岛由纪夫...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踏上这段最终的旅程,那就是衰老,直至老去。 《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作者在序言中的第一句话就发人深思:“我现在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
欧洲人给了文艺复兴以极高的评价,说她所代表的思想解放是欧洲发展的转折点;也给了诞生于十六世纪末的《唐·吉诃德》以极高的地位,说她广泛的反映了十六世纪的欧洲社会和作...
一、 女性主义戏剧:关注女人 《圣经》之《创世纪》说,女人由男人的一根肋骨做成。而且上帝用男人的骨头造女人不为别的,是怕他孤独,造个女人陪陪他。物质上精神上,这女人...
伟大小说家罗贯中的籍贯在哪?原有山东东原(即东平)、山西太原、江西庐陵、浙江杭州四种说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辨证,江西庐陵说、浙江杭州说已不再有人坚持。罗贯中籍贯东...
我第一次见到三岛由纪夫是在1966年4月18日,他的名字读起来短促有力———MiShima。那是在东京外国记者俱乐部的一次宴会上,他作为贵宾将在餐后发表演说。 那时候,他正值四十一岁...
20世纪《水浒》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成果卓著,但同时悬案日多,诉讼纷纭,许多问题都是一片模糊。在此情况下,有必要对20世纪《水浒》研究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回顾和反思。对...
●《1Q84》走火的过程当中,不宣传成为最好的宣传。彻底无消息的状态刺激读者对新作的期待,酝酿潜在的高潮,而它一旦被传媒点火,就星火燎原无法灭火了。 ●《1Q84》可能比以前...
我留意到在这套“瑞士当代小说译丛”的总序中提到了“瑞士德语文学”的概念,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悖论的概念。德语文学可以看作一个自足的体系,但如何在这个公认的文学体系中,...
一 《水浒传》(注:本文提及《水浒传》,悉指万历三十八年(1610)杭州容与堂本。)留给人的最深刻印象,莫过于贯穿全书、无比鲜明的爱憎立场。这种朴素的情感立场与某些现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