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让父母优雅而有尊严地老去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石子 参加讨论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踏上这段最终的旅程,那就是衰老,直至老去。
    《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作者在序言中的第一句话就发人深思:“我现在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人照顾过年老体衰的父母,另一种人没有。”美国畅销书作家、临床心理医生简妮丝·斯普林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诚实和柔情,记录了照顾父亲最后五年生命的动人历程。
    母亲去世后,她不得不接手照顾父亲。为了把照顾父亲对自己正常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她拒绝了父亲要求同住的请求,劝说父亲搬进了养老公寓,并鼓励、支持父亲适应了养老公寓的生活。随着父亲健康状况不断下降并恶化,她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考验:日益病弱的父亲像跟随她身后的孩子,一个失去了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她需要为父亲作出一系列生活、医疗、财务方面的安排和决断;同时,她又极力保持自己独立而正常的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受到最小的影响。她努力在父亲不断增加的需求和自己的家庭、职业之间寻求平衡。
    该书采取日记体的形式,不仅增加了真实感,也有利于甄选、串联并记录五年时空中有价值的片段。全书在描述女儿怎样关照父亲的同时,更从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的角度,通过临床案例的诊断,向读者揭示了面对年迈父母时常见的困惑、窘境、心理负担和亲情障碍,从专业角度提出了自我解脱、自我诊疗的途径。读完全书,你也就经历了一个中年女性照顾晚年父亲的鲜活案例,从中得到的不仅是家庭情感的交流和共鸣,从另一个角度,你将学习到一个重要的养老理念,那就是如何让父母优雅而有尊严地老去,特别是当自己日暮西山时,如何让自己也这样。
    从某种角度说,这只是一本小书,它没有从宏观角度提出如何解决养老型社会的理性思考和经济学方案,而是独辟一径,在亲身经历和真实记录的基础上,反映一个女儿如何应对日益衰老的父亲的生活和感情经历,记录了一个专业的心理医生对于如何应对年迈父母的建议,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个体上、心理上、微观上,在于社会个体如何能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父母做起,尽量协调好赡养老人和保持个人职业和家庭生活的关系。这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父母已进入晚年的中年人所必须面对的现实答题,那就是——如何做一个孝敬的好儿女,让父母优雅而有尊严地老去,同时又不让自己付出的牺牲太多。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仿佛一个跷跷板,你的支点往任何一端移动,都会引起另一端的失衡。我们的情感历程无一不是在这样的左右移动中,经历磨难,体味亲情,寻求慰藉。
    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进入老龄化的社会里,纵观书市,这样的读物太少了。
    按照联合国的最新标准,如果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面临的现实是,2002年1%人口抽样调查,65岁以上人口已占到8.16%,并且显示出惊人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的老龄化速度,中国社会老龄化仅仅用了18年,不仅大大快于世界速度,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社会。这不仅给经济社会,更是给家庭、给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处于而立、不惑之年的人们,无一不正在或即将面对这样的现实和责任,那就是——曾经养育我们的父母正在或即将老去,我们正在或即将负担起反哺、赡养他们的责任。如何掌控好自己的生活并履行好赡养父母的责任,同时让未来的自己也做好老去的准备,《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的作者不仅站在与我们同样普通的角度,同时也从专业心理医生的角度,为我们就如何安排好父母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一个范本,供我们借鉴。面对日益衰老的、曾经给我们带来生命的父母,面对自己的家庭和充满压力和挑战的职业生涯,我们不应错乱阵脚、心态烦乱,而要在我们身上必须承担的几种角色间做好平衡,这种平衡不仅是饮食起居生活上的,更是亲情上、心态上的磨炼和挑战。无论现实如何艰难坎坷、内心多么疲累难堪,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职责和使命不仅对父母,也对自己,那就是优雅而有尊严地老去。
    (《和老爸在一起的日子——女心理师手记》,[美]简妮丝·斯普林、迈克尔·斯普林著,郭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原载:《文艺报》2010年06月2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