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的新作《跟着河流回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乡土长卷。这部“长诗集”从前期准备到实地采写,再到最终创作,历经七年,承载了诗人对于乡土世界的无限关怀。 在前期投入的基...
关键词: 文清丽 《从军记》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军事文学创作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批农家出身的军队青年作家,近距离描摹自我从乡土走向军营的坎坷历程。由于...
关键词: 宁肯 《黑梦》 按照作家宁肯的自述,自打2017年开始,最近的四年时间里,他一直在一心一意地致力于一个被命名为“城与年”的系列小说的构想与写作。在作家最初的构想中...
一个人对故乡的精神,包涵着历史的容量。翻开罗张琴的《山河故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2版),便能发现山河故里跋涉尘世的脚印,也能看到山河故里缀挂心头的露珠。 中国的散...
昨夜,品读蒋金明的《林阳寺·问梅》。这是继读他的《御温泉·逢梅》《鼓山·寄梅》之后,癸卯正月里读到他的第三首以梅为题的七言律诗,诗人将这三首诗称为《梅花三咏》。在诗...
关键词: 女性 都市 《一株虹之玉锦》是作家蔡伟璇的一篇短篇小说,2020年2月发表于《北京文学》,并于2020年12月获第二十九届“东丽杯”梁斌小说奖,被福建作协推荐参评“第八届...
我和宇秀仅在2014年秋季在南昌举办的首届中国新移民文学国际研讨会上见过面,那时我知道她是已经定居加拿大温哥华的女诗人。这几年常在网上读到她的诗,开始,只是一般浏览,后...
阅读香港作家董启章的《命子》,随着文字上董启章和他的儿子“果”所热爱乘坐的一条条巴士路线,一一重访我曾经熟悉或者依然陌生的香港地方,脑海中浮现的却已不是日常景象。...
关键词: 张晓风 初识中国台湾作家张晓风,是从她的散文开始。大约1990年前后,上中学的我偶尔买到了一本散文集,里面有张晓风、席慕蓉等名家的散文。张晓风的文字纯净而又明亮...
朱洪海的长篇童话《瓦当的庄园》和《冒险家四世》是姊妹篇,它们在艺术精神和思想意涵上,既有延续性,也有发展性。先说《瓦当的庄园》,这是一部诗意的童话。“瓦当的庄园”...
近代以来,香港出版了大量文艺期刊,发掘整理原刊史料,有助于推动香港文学研究面向纵深发展,基于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稀方研究员在2019年申请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范墩子的写作,与大多九零后青年作家的写作一样,他们以自己最为个性的表述,让文坛在看清他们的面貌时,也获得了一份惊喜。特别是他们写作的整体程度与年龄的反差,更让人吃...
如果阅读也讲“性价比”的话,那么我认为读短篇小说的“性价比”最高。好的短篇小说在内心掀起的狂澜和留下的印记,有时会高过一部不那么出色的或者用套路写成的长篇小说,而...
关键词: 山乡巨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关键词: 痖弦诗歌 一、红玉米和荞麦田 宣统那年的风吹着 吹着那串红玉米 它就在屋檐下 挂着 好像整个北方 整个北方的忧郁 都挂在那儿 ——痖弦《红玉米》 马尔克斯在他的创作谈...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细读”是“新批评”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而“新批评”是欧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兴起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虽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新批评”这个词已经...
关键词: 孟繁华 文本细读 近一个时期以来,关于文学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包括自然写作、生态文学、文学性讨论、地域性讨论以及知识性写作等等。《草原》杂志在标举“自然写作...
编者按 文艺批评今日推送《小说评论》杂志“三栖评论”之谢冕专题。“三栖评论”旨在关注学者溢出专业学术著述一般界限的跨域跨界的文学创作的“多栖写作”现象,发掘其独特价...
关键词: 女性 五四运动之后,“娜拉”(编者注:娜拉是戏剧《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常被用来代表追求独立的女性)在文艺作品中大量涌现,成为“被看见”的群体。新中国成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捕捉当代审美需求,找到传统与时代的契合点。多年来,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纽带,带人们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