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梁衡的散文是因为《觅渡,觅渡,渡何处》。终于有人这样写瞿秋白,并写出了瞿秋白的精神风貌。因着瞿秋白,我记住了梁衡,看到梁衡的散文就想读。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写人写景记事皆有独到之处、过人之处。在这里,我想说说梁衡的人物散文创作,尤其是那些写伟人、名人,特别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的散文。 一、饱满的激情是人物形象丰腴立体的关键 梁衡的散文总是让人激情澎湃。真实的感情能感染读者、打动读者,而只有在情感上对作者描述、塑造的人物产生共鸣,才能接受人物的思想和观点。冯牧先生认为“挚情是散文的灵魂”,梁衡散文就是充满挚情的散文。这种“挚情”包括好几个层面:首先是作者热爱他身处的这个世界,热爱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热爱生活中一切的真善美;其次是作者热爱他笔下的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热爱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热爱他笔下的人物,设身处地地想人物之所想,代人物立言,说出他们想说而未及说出的话;再次是作者对文字美有执着的追求,这个层面包括语言文字本身,包括文章的篇章结构,包括文字表达出的思想情感。读读下面的文字吧:“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段话是写瞿秋白的,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死得何其壮烈,可他偏偏在临死前写了那些“多余的话”,引来身后诸多麻烦和误解。梁衡的一番解读,将一个原本的“伟人”升华为“哲人”,一个“成其心”的哲人。这几句饱含激情与哲理的文字,把瞿秋白的精神世界剖开给读者看,何须赞美,瞿秋白的形象已高高耸立。项羽与秋白,一武一文,一古一今,一把结束物质生命的剑,一把解剖心灵与精神的刀,他们的生命价值与高贵人格何其相似。 有时,梁衡的情感又是那样内敛压抑,悲愤抑郁,看似平淡,文字中却隐含着金戈铁马,仿佛心中有万马奔腾。“望江亭,望江亭,江山如画,他却心乱如麻。他抚亭向晚,痛拍栏杆。”(《张闻天:一个尘封垢埋却愈见光辉的灵魂》)这段文字是写张闻天的。在庐山会议期间,张闻天面对“大跃进”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的灾难,他想做“捅破皇帝新衣”的那个人,结果却弄出个“反党集团”来。他站在望江亭上,“西望山下江汉茫茫,田野苍苍,乱云飞渡,残阳如血”,“他心急如焚,欲哭无泪”。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刻张闻天眼中的江汉大地的情景,既是他心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未来命运的描摹。作者将满腔激愤压抑在文字中,以景语书写张闻天的心情,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读者读来,胸口如有大石撞击般沉闷痛楚。 二、文献资料丰富翔实,史论与记述紧密结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文艺界拨乱反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不断被讨论,很多作家拒绝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政治倾向、政治立场、政治内容,似乎谁跟政治离得越远,谁就跟艺术和审美精神离得更近。其实,极力摆脱政治对文艺的影响,又何尝不是一种政治态度。在这种情形下,在文章中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为政治人物树碑立传,是需要勇气和情怀的。梁衡的人物散文选取的对象,要么是政治人物,要么是具有鲜明政治倾向和立场的人物,包括李清照和居里夫人;他的山水文化散文同样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张炯先生认为,文学与政治并非从属关系,文学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文学可以起伟大作用于政治1,他呼吁要建设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梁衡散文的魅力就在于他妥善地处理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他的系列政治人物散文思想艺术成就很高,堪称人物散文的范本。他书写的对象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需要作家的胆识、责任与担当。他写过的人物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镕基,瞿秋白、彭德怀、方志敏等,历史人物如项羽、诸葛亮、陶渊明、韩愈、柳永、范仲淹、李清照、左宗棠、林则徐等,当代文化人物如梁思成、季羡林、赵朴初、范敬宜、王洛宾、吴文季等,以及宋子文、居里夫人、普京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影响,他们生活的时代或久远或复杂,对他们进行描述评价都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判断力以及对文献资料整合分析概括的能力。 对同一个人物,他擅长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期进行描述评价,善于将史论与记述紧密结合,分析人物入情入理。他有5篇散文书写毛泽东,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树立起毛泽东的伟人形象。伟人也会有失误、缺憾甚至错误,如何书写?是为尊者讳,还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评述?这无疑是对作家艺术品格的严峻考验。梁衡对中共党史资料的把握是丰富翔实的,而且对重要资料进行仔细核实。文中涉及的地方,大到行军路线和陵寝故居,小到一条路、一棵树,他都要进行实地考察。在《这思考的空洞》一文中,他选取毛泽东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节点,通过对毛泽东在陕北窑洞中那段历史的记述,塑造出“思想者”毛泽东的形象,表现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在《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一文中,他通过歌咏那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突出毛泽东在革命艰难时期的英勇无畏。在《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记》一文中,他写毛泽东图书馆里珍藏的是图书,更是历史,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他思想形成的过程,透过一排排书架,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毛泽东用人》一文中,他写毛泽东用萧劲光为海军司令,与康熙用老臣靳辅治河一样,都是用其心,而非用其力,作者评述的落脚点在当下社会的用人问题上,何人可用何心可用,矛头直指当下社会弊端。而对毛泽东在历史上犯过的错误如何评价,这是任何一个书写者都无法回避的难题。在《假如毛泽东去骑马》一文中,梁衡用一个假如,用艺术想象的翅膀解读历史难题。毛泽东智慧超群,胆识过人,尤其注重调查研究,但他一生最重要的一次调查研究之旅却惜未践行。1959年,毛泽东有一个宏伟的计划,预备用四五年时间,骑马沿长江、黄河走一遭,了解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百姓的生活疾苦。这个计划筹备了好几年,终于因各种各样的国事而终止。若骑马走两河的计划真能实现,那毛泽东沿途会走过哪些地方,会见哪些人,产生什么样的感想,作出什么样的决断,看到怎样的民情?作者以他丰富超绝的想象力,为中国历史描绘出另一番情景,而这未能实现的蓝图,非毛泽东主观愿望所导致,而是因时事所迫,他未能坚持调查研究的直接后果,提醒后来者,使之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梁衡写作的根本目的,而不是简单地褒贬一位伟人的功过。 对周恩来的记述,作者用了几个主题词,即仁爱、牺牲和宽容,他将之概括为周恩来的普世价值,并用历史事实对这三种精神人格进行学理的分析。在《大无大有周恩来》一文中,他用“六无”总结周恩来的一生,即“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周恩来因“六无”而得到“六有”,即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风貌)、大爱、大德。历史事实与精到的论述、说理有机结合,一个以人格力量超越时空的伟人形象成为永恒。《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这篇散文甚至使用了学术论文三段论的写法,对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与毛泽东发生矛盾时的表现逐一道来,历数其不翻脸的原因,计算翻脸的成本和效果,推出不翻脸的本质是“隐忍克己,为国为民”。行文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有理有据,周恩来的形象遂化作一株腊梅,“香清益远”,情感看似深隐,实则溢出文字之外。 写《觅渡,觅渡,渡何处?》一文之前,他三次寻访参观瞿秋白纪念馆,觅渡桥的名字让他“心中一惊”,顿悟瞿秋白的一生都在“觅渡”。看似平实的叙事中涉及的史料何其丰富,将其为政、为文、为人的风格透过一件件琐细的生活细节立体多维地表现出来,写出他以文人为政、政事失败而反观人生的生命历程,进而指出他的意义就在于“探索”:在人类历史上,探索比到达更可贵。作者对人物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梁衡的散文无论是山水散文还是人物散文、文化散文,都有一种悟性之美、理趣之美。 三、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梁衡的散文谋篇布局,颇有章法。他推崇散文结构的自然天成,如苏轼所说“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他的散文结构精巧自然,体势雄奇刚健。 梁衡写散文,大多是先有创作意图和构想,再搜集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获取第一手文献资料,感受人物、山水的风情风貌,沉淀运化之后,方才运笔成文。他的人文古树系列散文,就是用这种创作方法完成的作品。当他得知何方有古树,遂亲往探访拜谒,怀着敬畏之心,站在树下,驰骋想象,还原构想古树曾经的风雨。他说:“一棵树就是一部站着的历史。”江西瑞金叶坪村那株轻轻托起一枚炸弹的老樟树,周恩来手植的“一品梅”,带伤的重阳木,项羽故里的一棵青桐和一棵古槐,还有那绿染戈壁的左公柳……这些古树,以其挺拔的身姿、悲哀的故事诉说着、印证着跟它们相濡以沫、荣辱与共的历史人物。单是“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门”,左宗棠就功德无量。还有那带伤的重阳木,至今仍然站在桥边为路人遮蔽艳阳,而想为百姓遮点阴凉的彭德怀却因“直谏”而先丢官后丢命,这不只是他个人的伤痛,更是民族的灾难。正是因为作者有了这样的苦心、匠心、诗心、良心,他的散文读来才如江河直下,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回环婉转,时而波平如镜,视野开阔,情感细腻,风格豪迈。精雕细琢,是梁衡散文自然天成的关键。他把小说、戏剧、诗歌的表现技法都融入到散文创作中,他的山水散文就是一幅幅优美的水墨画,他笔下的项羽、柳永、辛弃疾、李清照、左宗棠、瞿秋白、彭德怀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述性文字精准细腻。 大凡写作,精通各种章法的作者才有可能“不拘成法”,创新通常意味着突破规矩。梁衡写散文有时看似随手写来,实则是匠心独运。起兴,原本是诗歌的技法,作者以延安的窑洞起兴,引出在窑洞中思考的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梁衡写散文,连兵法都用上了。《带伤的重阳木》开篇引用毛泽东一首词中的句子:“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随后写自己重阳节到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家乡寻访一棵重阳木。读者以为要读到毛泽东的逸闻趣事了,作者却笔锋一转,荡开笔墨,书写这棵古树与彭德怀的故事,可谓“声东击西”。 由一篇文章引出历史文化思考,这是很多论文的写法。梁衡的人物散文不仅写人物,其思想文化内涵也丰沛厚重。在《心中的桃花源》一文中,作者开宗明义,从陶渊明360字的散文《桃花源记》谈起,直言优美的文字害了它,此文的第一含义“在政治”;继而以陶渊明的五仕五隐为核心,探寻其政治理想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其个人性格、人生阅历与政治追求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政治理想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这篇文章真是笔墨纵横,思骋万里。作者将《桃花源记》《乌托邦》《太阳城》这三部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以描述空想“理想社会”为题旨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称其为“桃园三结义”。空想的社会太过美好,于是虚构的桃花源便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内以桃花源命名的地方竟有几十处,作者选了三处自然人文风景最佳者逐一描绘,这部分完全是山水散文和游记的写法,移步换景,中间还穿插了一首碑刻的回文诗,表达后人对桃花源题材的喜爱;间以民歌民俗民间丧葬仪式,将千年来的风物巧妙对接,引出“心中的桃花源”,点明题旨。作者又将思绪拉回到陶渊明的身后事,以议论说理为主,将陶渊明与白居易、陆游、辛弃疾、岳飞、魏征、范仲淹等历史人物比较,铺陈陶渊明对李白、苏轼等的影响,以及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多角度、多层面地树立起陶渊明的形象。 散文无常法。同是词人,梁衡写柳永,用“读柳永”之法,读他的词,读他的落魄人生;写辛弃疾,则写他金戈铁马的少年英豪,写他南归后壮志未酬的落寞悲凉,夹在历史缝隙中,把栏杆拍遍,三百年的民族灾难锻造出一个伟大的词人。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作者不写其文,专写他贬官潮州,身处逆境,造福一方百姓,诚心天地可鉴,立业立言,亲身践行儒家道德。他写范仲淹,题目是《好文章是怎样写成的》,写范仲淹在一篇看似写景咏物的文字中,浓缩了他全部的生存智慧和思想精髓。在文中,作者也表达了他的散文观:好散文的内容和形式都好,好散文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经过岁月打磨而愈见光亮。 李清照和居里夫人是不同时代、不同肤色、拥有不同人生境遇的女人。她们一文一理,但都有美貌、才华、顽强的意志、执着的追求。梁衡用大篇幅书写女性,这两位是特例。李清照生逢乱世,历经国破家亡的磨难,后世记住的、吟诵的是她的诗词,却少有人知道诗词背后的悲欢离合。作者用一首首诗词间以文采四溢的记述文字,把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演绎得轰轰烈烈。她超凡的艺术才能,她忧国忧民、以心抗世、以笔唤天的济世情怀,她身世的悲凉与心底那绵绵不绝的愁怨,使她和她的诗词至今高悬于历史的星空,令人仰望。作者称之为“乱世中的美神”,这位美神不要男人为她而战,而要临阵脱逃的丈夫为国为民而战,这个半生凄清孤苦的女人,有着英雄的情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激励了多少热血男儿为国为民而战。居里夫人,这个引发了一场科学革命的女人,这个改变了世界的女人,更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爱因斯坦),一生坚持靠智慧站立在人类科学文明之巅。作者对“跨越百年的美丽”女人—居里夫人的赞美,表达出的是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以美丽的女人为标杆,树立楷模,引导舆论;他以秀美的山水、壮丽的山川感染、浸润读者的心灵;他以激情饱满的文字传递着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他在用散文的形式“鼓与呼”,他的文字满满都是正能量。 梁衡的散文,可说的太多。他的人物散文,从人物选取、篇章结构到主题表达、语言风格等,无不精雕细琢。有人说他是“苦吟派”,其实不然,他的文字中无时不闪烁着天才作家的艺术天赋,但他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这种创作态度和精品意识,正是中国当代文艺不可或缺的精神品格。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刊发于《创作评谭》201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