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 [文化时评] 当古籍遇上高科技 2023-09-27

    不久前,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在河南郑州举办,展示了近年来图书馆领域方方面面的建设成就与亮点。从媒体的报道中,人们还看到一个很特别的展示区域——古籍保护技术与装备展示区...

  • [作品评论] 房子,瓶子,灵魂栖息地——论陈仓新作《浮生》 2023-09-26

    有人说,苦难几乎是永恒的。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的痛苦。大观园里贾宝玉有挣脱不了封建家族制度束缚的痛苦,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有面对新旧社会交替所带来的迷茫痛苦,而当...

  • [作品评论] 张德强:这个世界的知内情者 ——评路也诗集《大雪封门》 2023-09-26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推出的诗集《大雪封门》,收录诗人路也2020年以来一百余首近作,其中七成被编入该书“南部山区”专辑。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2015年一次访谈中说,自己的...

  • [作品评论] 孙亚儒:“失语”的孤独与“异化”的人性 ——论张中民短篇小说集《奔跑的 2023-09-26

    张中民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蚂蚁》描绘了一群普通小人物的命运起伏与生存状态,体现出了作者对社会上“沉默的大多数”的真切关怀。这部短篇小说集在表现主题与艺术形式上,用...

  • [创作谈] 陈思安:那些我偶尔会想的事儿…… 2023-09-26

    1 我一直对摄影师眼中的世界感到好奇。工作生活中我陆续接触过一些摄影师,发现对他们的创作来说,发挥作用的并不总是色彩和构图。有的人会对从无法停歇的时间手里攫住某些瞬...

  • [创作谈] 房伟:高校不是象牙塔 2023-09-26

    《余墨》是我的高校知识分子系列小说之一。这组小说已写了七八篇,有《黑床》《健身兽》《格陵兰博士逃跑计划》《狩猎时间》等多个中短篇。2002年,我回到高校攻读硕士学位,后...

  • [创作谈] 虽然:如是我闻 2023-09-26

    我平时住在县里,我的活动范围很小,仅限于单位附近和城西北的里城道乡。庄稼不深的时候,我从单位出来,骑电车穿周家庄入里贵子,从村南进入里城道。赶上春暖花开,一路桃红...

  • [创作谈] 寻找都市中的心灵寄托 ——《港漂记忆拼图》创作谈 2023-09-26

    2010年,我从内地考入香港的高校求学,到如今已过去十多年。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杂糅在一起,不免成了“情载兴衰”。1997年出生的孩子都长大成人了,香港这个多元乃至爆炸式生长...

  • [作品评论] 葛亮《燕食记》:江南岭南风日好,世道味道总关情 2023-09-25

    “燕食”者,通“宴食”也。中国人常讲“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千余年来中国人的头等大事。饮食跟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舌尖上的记忆是深入骨髓的,...

  • [作品评论] 贾想之想——贾想近作简析 2023-09-25

    单纯的认知,哪怕是哲学认知,并不给予诗语言,除非认知者因认知而生发了某种具有独一性的生命情态。在贾想的诗中,事件与哲学相遇后,具体击打着抽象。情感在其中缓缓走出来...

  • [作品评论] 《墟土》:看不见的城市 2023-09-25

    卡尔维诺有一本著名的小说集,名叫《看不见的城市》。在这里,小说家以马可•波罗向忽必烈汗做旅行汇报的方式,虚构出五十五个想象中的城市。在这些想象的城市中,卡尔维诺试...

  • [作品评论] 金赫楠:读作家虽然短篇小说《鸡鸣不已》 2023-09-25

    一场乡村婚礼,“能回来的都回来”,亲戚们悉数到场,“我”与表弟、三姨、大舅、大表姐、小表妹们携儿孙们围坐一桌。久不着面的亲戚们趁此机会聚在一起,席间自然少不了家长...

  • [作品评论] 文学传统与新变中的“燕赵”想象 2023-09-25

    文学既是文化生产的内容,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的诸多特征进入文学中,成为文学性的一部分,同时文学也在为文化创造丰富的意义形式,例如作为审美表达方式的象征和隐喻系...

  • [作品评论] 霍艳:青年作家的形象呈现与人设建构 2023-09-25

    青年作家与前辈作家的一大区别在于,他们不满足于被媒体贴上各种标签,而是主动利用媒介来进行自我形象的呈现,将文学作品与作家形象挂钩,将文学创作变成一场“事件”。人们...

  • [作品评论] 《天地扬尘》:唯有真挚不可替代 2023-09-25

    在各路技术主义流行的趋势下,创作者真挚的情感越来越成为小说稀缺的品质。第一次进行长篇小说创作的潘峰对小说艺术却有透彻的理解,《天地扬尘》跳出了把技术当艺术的窠臼,...

  • [作品评论] “一间房”和一座城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雪山大地》读后 2023-09-25

    前往沁多城的路上,我一直想象,那是一座怎样的城市。草原是高原的草原,离天空很近,离人间很远;离雪山很近,离大海很远;当然会有鱼、鸟、花、草,还有零零散散的牲口;牦...

  • [作品评论] 肖建国、田瑛新近小说印象 2023-09-25

    熟悉当代中国文学的人,没有不知道《花城》杂志的,而熟悉《花城》发展的人也肯定都知道肖建国和田瑛这两个名字。因为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0年代初,共同主持《花城》编...

  • [作品评论] 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写作者 2023-09-25

    和杨劲松老师结识,是因为电影。他是一位优秀的电影人,在北京、香港多年从事电影工作,编剧、策划、评论、宣传……透彻了解,洞若观火,三句不离本行,谈起电影以及与电影有...

  • [作品评论] 一幅浓缩版的古代小说景观导览图 2023-09-25

    《中国古代小说简史》赵毓龙 胡胜 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 近年来,对文学史的研究逐渐成为学界一大热门议题。特别是针对体多性殊、时空跨度广、艺术边界相对模糊的中国古典小说而言...

  • [作品评论] 读书 | 通人间本草,识万物化机 ——读王家葵《〈本草纲目〉通识 2023-09-25

    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大暑躲在广州寓所的空调房中,拜读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王家葵新作《〈本草纲目〉通识》,是一件爽心的事。《本草纲目》和它的作者——明代医家李时珍,大...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