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语用量级与句尾“了”的成句条件(8)


    前人对此已经有了很多深入的探讨:Lai(1999)指出,“才”和句尾“了”不兼容的原因在于二者在预期上的矛盾性。陈立民(2005)也认为“就”和“才”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一个事件实际发生的状况跟预期的状况不一致,“才”表示实际位于预期之后,也就是在预期时间没有实现,不用句尾“了”;而“就”表示实际位于预期之前,也就是在预期时间已经实现,用句尾“了”。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二个方面,那就是“就”、“才”关联的结构倒置现象。例(29)-(33)同例(23)-(27)相比,在句子真值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句中的状语成分和谓语成分互换,则原来用“就”的句子要换用“才”,原来用“才”的要换用“就”。 
    
    语用量级可以为这两个问题提供统一的分析。我们认为“就”将焦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高点,而“才”将焦点置于语用量级的较低点,因此“就”能搭配同样表示较高量级命题的句尾“了”。而“才”、“就”的互换则是一种语用量级的倒置现象,是由事件量级和时间量级构成的二维量级模型中一种系统的相互参照关系。 
    
    例(34)的句内命题为“他到的时间为t”,以事件为参照(用下标 R 表示),其相应的时间量级为:[一点<两点<三点]。如果他到时是三点,晚于预期的时间两点,那么焦点项处于时间量级的较高点(用下标M 表示),选择“就”,同时能搭配句尾“了”。如果他到时是一点,早于预期的时间两点,那么焦点项处于时间量级的较低点(用下标 m 表示),选择“才”,且不能搭配句尾“了”。例(35)中的句内命题为“事件在两点时的状况为e”,以预期时间为参照,其状况指的就是事件量级:[未到<到<已到]。如果他一点就到了,说明他两点已经到了,因此拿到事件量级的较高点,选择“就”,同时搭配句尾“了”。如果他三点才到,说明他两点时未到,因此拿到事件量级的较低点,选择“才”,同时不能搭配句尾“了”。 
    如表1所示,上文分析涉及“事件”和“时间”两个不同的量级,前者由动词短语来表达,后者由时间名词来表达。二者在时间轴上平行且互为参照。例(35)中句尾“了”表示的是谓语情状在参照时间的实现,因此其谓语部分所关联的事件量级得到凸显,并以状语部分所关联的时间量级做为参照点。当谓语部分和状语部分互换时,其焦点项和参照点也发生了互换,因此例(34)中谓语部分所关联的时间量级得到凸显,并以状语部分所关联的事件量级作为参照点。这种语用量级之间互为参照的关系受到句法位置的影响,并可以推理出相应的语用蕴含。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