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含蓄原则”看“有+NP”的语义偏移现象(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51 《汉语学报》2014年第1期 newdu 参加讨论
一 引言 汉语中有一些不含褒贬色彩的中性名词,当构成“有+NP”时,虽然没有用表示褒贬义的形容词以明示其语义倾向,但“有+NP”短语却表现出了明显的褒贬色彩,这就是语法学者所讨论的“有+NP”短语的语义偏移现象。如“有意思”表示“有意义、耐人寻味”,偏向褒义;“有意见”“有看法”则分别表示“有不同或不满的意见”“有不同的看法”,明显偏向贬义。当“有+NP”偏向褒义的“好、大、多、高、强”时,称为正向偏移;当“有+NP”偏向贬义的“坏、小、少”时,统称为负向偏移。汉语中的“有+NP”短语以发生正向偏移为主,负向偏移则为数很少,呈现出一边倒的不对称倾向。“有+NP”短语的语义偏移现象已有学者进行过研究。如吕叔湘(1983)、沈家煊(1996;1999:185~189)、邹韶华(2001:3~6;27~55)和解正明(2008:251~267)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语义偏移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逐渐丰富了“有+NP”语义偏移的内涵。 但是这些研究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邹韶华是从统计褒贬义词使用频率得出的“语用频率联想”进行解释的。沈家煊(1996)对此解释有过评论:“但是如果刨根问底,问为什么正面词的使用频率高,那就还得从语言以外去找原因。”沈家煊和解正明都是从语用角度对这个“语言以外”的原因进行解释的,不过依据的原则又很不相同。沈家煊(1996)依据的是“乐观假说”,即“人在生活中总是期望和追求美好的一面”,所以,对中性名词构成的“有+NP”的语义倾向,人们总是朝偏好的方面去理解。这一假说对解释“有+NP”正向偏移数量远远大于负向偏移的不对称现象确实管用,但对数量虽少、语义上却是负向偏移的“有+NP”无法解释。解正明(2008)采用的是“面子理论”,按他的解释,说话者使用“有+NP”是为了给自己留面子,并对别人的做适度的赞美。该解释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一是“面子”的指向问题,按照“面子理论”的原意,“面子”一般指向听话者,而非指向说话者;二是无法解释“有意见”等负向偏移现象与对别人的适度赞美有何关联;三是所谓的适度赞美与礼貌原则中的赞美准则(“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也是矛盾的。 总之,上述研究在理论的自恰性与解释的充分性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没有从构成“有+NP”的内部要素入手来分析形成语义偏移的“内因”,所以造成了对语义偏移“内因”的忽视;二是缺乏鉴别语义偏移的形式手段,对语义偏移的认定缺乏形式的验证;三是没有从与“有+NP”表意相近的其他表达格式的比较入手来发掘“有+NP”的表意特点,并由此揭示说话者选用“有+NP”格式表意的语用策略。本文借鉴以往研究的一些思路,在对“心理期待”的正向期待与负向期待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把“有+NP”与表意相近的其他表达式结合起来通过比较来观察其表意特点,并从形式与意义结合的角度,分析构成“有+NP”短语的两个要素对结构语义偏移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我们将通过有效分化不同意义的“有”,并结合其在构成语义偏移的“有+NP”中所占的数量,来解释形成“有+NP”语义正向偏移在数量上远远多于负向偏移不对称现象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用汉语交际中普遍使用的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含蓄原则”,来解释说话者选择“有+NP”短语表达语意的语用动机与释义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误解研究
- 下一篇:语用学中的“情”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