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归海》:对人性幽微的叩问

http://www.newdu.com 2024-01-04 文学报 周其伦 参加讨论

    

《北京文学》2023年的第八期,发表了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新作《归海》。作品惟妙惟肖地通过战争中个体创伤的体悟,深切地对历史风云进行追寻与叩问,将宏阔战争中的惨烈与人们在身心创伤后的情感溢出有机勾连,真诚而细腻地描摹出人生的壮阔与精神的伟岸,让今天的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回眸战争灾难的表层,而是从一个更为深广开阔的维度上瞻望到人性长河里的绚丽多姿的旁逸斜出。
    第一次深切关注张翎的作品,是从中篇小说《余震》开始。小说仅仅以几万字的篇幅,便把唐山地震后人们对灾难的痛彻心扉和亲人间的情感拉锯表达到了极致,其独出心裁的切入、入木三分的刻画,真诚地将大灾之后人们对灾难溢出的认知和心理重建命题进行提升。作者很善于对人们情感的体察和对心理活动的梳理,将人性在巨大落差前的变异、在个体感悟上的包容,都烘托得熠熠生辉。记得当年由这部小说为基底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名震一时,首次让国人逼真地感受到一部文学作品对灾难溢出物象的刻画,及其所带来的深深震撼。
    长篇小说《归海》中,作者更是将这样的写作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归海》几乎没有正面描写战争本身,却通过袁凤的视角追溯、辐射,将故事的引擎始终建构在她的家人历经多场战争的背景图版上,这条故事线一直延伸到2011年。小说的结构非常巧妙,从袁凤在加拿大定居后的基点撑开,以她在母亲85岁高龄去世后的遗物中发现了一个小药瓶为“引”,很自然熨帖地将她的外国丈夫乔治、她的继女以及她的那位来自阿富汗的学生串联在一起,将多个国家、多种人文情感相互勾连,把他们对亲情的扭结、对战争的承受能力,还有在战后心理重建中的各自不同反应表达得栩栩如生。
    《归海》故事的“核”从袁凤的追溯开始,中国的上海,加拿大的多伦多,袁凤以及外婆、母亲的故乡温州,作者在不经意间,就用一个尘封多年的故事把这几个城市牵系在一起了。从崛起的中国经济到文化多元的加拿大,从涓涓归海的瓯江到气象万千的安大略湖,“归海”的承上启下和故事的磅礴意蕴显现无遗。母亲的遗物既让袁凤开始探寻母亲和外婆这两代女人那秘不示人的内心暗角,也让我们对故事中的几位主人公内心的波动多了一份好奇。作者鲜活再现了横亘在她们家族情感世界中长达七十余年的战争痛楚,同时还将这种建构在国家命运之上的摧枯拉朽,与活生生的具体人物的感同身受交叉拉锯,使得个人的一生一世与国家、民族,特别是波澜壮阔的时代水乳交融。
    在袁凤的探寻中,外婆不甘做姨太太的纠结,母亲和姨妈曾经被日本人掠去“慰安”的悲催,父亲王二娃的荣光和不幸,包括“小虎”这位曾经是见证人、落魄后的要挟无奈,都逐渐地“水落石出”,大变革背景下个体命运悲欢离合,让袁凤的寻根问底路径也逐渐地“枝繁叶茂”“摇曳婆娑”。我特别喜欢作者的这种言说本领,她很恣意地将这些看似庞杂无绪的线头徐徐抽丝剥茧,通过不断在事件中路转峰回,不断在情节上搭建——推倒——重建,慢慢地为读者还原一个质地丰厚、意向丰沛的故事蓝本。这里有家族间鸡毛蒜皮的纠缠,有战争引发灾难、抑或是时代演进裂变中个人的遭际,有人性幽微处最不可轻易示人的小心思,林林总总归结到一起,赋予了《归海》更加醇厚的韵致。
    张翎文字肌理的细密审慎,和她对整个事件的流畅把控,对人物情感拿捏的得心应手,很容易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徘徊于情节中不能自拔。而我特别想说的是,作者把灾难溢出放置在人性考校的深沉背景处去踅摸,无疑是她艺术匠心的一种游刃有余的自信。我读过她很多的小说,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特别醉心于对一个宏大事件背后景深的打量,善于在一些司空见惯的情态中找寻到文学作品所要努力地去再现的一种姿态,这是一个成熟作家、尤其是小说作家不可多得的创作才情。
    (《归海》张翎/著,刊于《北京文学》2023年8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