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的小说与战争相关的并不多,除了本期所选的这篇《心海图》,还有一个给我深刻印象的短篇《断墙春夜》2018年发表在《长江文艺》原创版。《断墙春夜》曾激起我对海南岛在抗日战争中的境况的关切,特意去查看过一些资料——“日寇占领海南岛6年间,屠杀我岛民20余万人、三万多人葬身‘万人坑’、69万吨矿石被掠夺、1.3万立方米森林资源被采伐,日寇投降时,海南岛的森林覆盖率下降了15%”……海南岛的这段历史之所以更加刺痛人心,是因为它孤悬于海上的那种被强敌蹂躏却孤立无援的处境。也因此《断墙春夜》里“爷爷”口中那个被同村人出卖而后被日本兵残忍杀害的邻家“哥哥”,以及穷其一生走遍天涯也要为兄报仇的“弟弟”,成为了极具象征意义的两个人物形象。 《心海图》虽然也是“战争回忆”,跟《断墙春夜》不同的是,这个回忆的主体不仅是战争的亲历者,而且他的经历更加奇异诡谲——一个16岁的少年,命运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身不由己地被抛于海上,从海南到香港,从码头到远洋货轮,再到被“熟人”“卖”与运送战争物资的英籍舰船,直至舰船被德军的潜艇炸毁,他一个人漂于海上145天,被洋流带到了大洋的彼岸。他的生还奇迹被英国政府用来当作鼓舞士气的最佳材料,可他的工作和生计却无人关心。被父亲警告战争结束前不能回家的他,为了生存,不得不再一次跨越大洋,从欧洲去到美洲,直到祖国改革开放后,他才又一次踏上故乡的土地,并且,终于解开了当年父母离世的真相……而跟《断墙春夜》相同的是,小说涉及的两个家庭都被战争彻底毁掉了——《断墙春夜》里“弟弟”离家寻仇几十年未归,村里每年都有人给他家打扫除草,可年深日久,房屋被台风吹倒,只剩断墙,“爷爷”能做的也只是每年“春夜”自家放烟花时都要在那“断墙”上燃放,让这个“无人之家”跟着一起迎新年;《心海图》中的方延一家四口,哥哥在南洋失联,父亲为了不当汉奸,与敌人的弹药库同归于尽,成了无名英雄,母亲追随他而去,四十年后,方延回到老家时,迎接他的除了乡亲,还有一块他的“墓碑”,族人都以为他早就死了…… 战争的残酷,恰恰体现在这样一个个被战争撕碎的具体而清晰的人身上。小说用很大的篇幅描写了战争爆发前主人公可谓幸福的童年生活——从大陆来的北方先生在“望海堂”教他读书的时光、父亲骑自行车带着他陪田先生一起环岛考察的时光、母亲的柔善慈祥、偷偷去看他的“未婚妻”时的青春羞涩与懵懂的春情荡漾……林森描摹这些战争前细碎的生活场景和片段时近乎执着的耐心,让我想起米沃什的一首诗:“我一代人都失去了。还有一座座城市。和一个个民族。/但这一切都在稍后……/此刻他看见他的家乡。在第二次割草的时候。/道路蜿蜒上山又蜿蜒下山。小松林。湖。/阴云遮蔽的天空里射出斜光。/到处是手拿镰刀的男人,穿着这地方常见的/未漂白的亚麻衬衣和暗蓝色裤子……”诗人发现了那个“时刻”,那个“终于可以用碎片谱写一个完美世界的时刻”,而小说家站在了“那个时刻”,用他的才华和热情还原了那个“完美世界”——什么样的力量能够将人类带出战争和杀戮的阴影?我想正是这样的“时刻”,这样让我们热泪盈眶,让我们的胸口重新感到温热,让我们的心灵能够真正和自己的时代融合、和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和解的时刻所产生的力量,才能够让我们重新获得拥抱生活拥抱世界的勇气。 和林森之前的作品相比,《心海图》中的人物真正去到了更为广大的世界,虽然这种“去”本身还是被动的——被家长安排、被命运驱使,但方延的足迹几乎已经踏过了大半个地球。林森在这篇小说里巧妙地混合了英雄主义、家国情怀以及生命的悲剧意识,使得整部作品读起来意味更加深厚和丰沛。他描写主人公在海上漂流的那段文字,大部分应该是全靠想象,当然是基于常识的想象,但不得不说,相当吸引人。我们在那种孤绝的困境和挣扎中,竟然也能读到林森的语言的诗意和清晰的画面感,就像小说开篇,他关于方延对阔别40年的故土家园的“身体记忆”的描写一样,几乎调动了人体的全部感官系统的机能来为他笔下的场景呈现服务,将现实与回忆、感受与想象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在《心海图》中,我们还能读到林森对于这个世界的“连接”的脆弱和坚韧的两个维度的思考——战争一旦爆发,方延的世界里的一切美好瞬间崩塌,就连“救命稻草般的费尔曼号,也是脆弱的”;可是他去国怀乡的执念却是那么坚韧,历时40年难以释怀——文明或许是脆弱的,可沉潜于血脉之中的文化基因却是坚韧的。不管是人与家园之间,还是南方的岛屿与北方的大陆之间,最深的维系仍是文化——人的根,在家园;岛的根,在大陆。作家大概是下意识中所起的主人公的名字“方延”似乎也颇有深意——方块字的延续、延展、延伸。大陆来的北方先生在学堂留给方延印象最深的不是功课,而是他独自吟诵宋代诗词时的情态,这是民族气节的连接;方延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家族祠堂重新认祖归宗,这是宗族文化的传承;方延和父亲之间的通信、父亲一直对他强调的养身之法“站桩”则表明,即便是亲情的纽带,也需要文化的承载和守护,才能使之更加坚固……林森在他的多篇小说里都写到过岛民的各种传统仪式:出海仪式、年节时的民俗、宗族文化的延续等等,现代文明摧枯拉朽般重塑着大陆的古老传统的时候,海岛,却成为了对传统文化最为珍视的一个角落。而“文字、书信、站桩”……这些符号的指向性同样是十分清晰的,它在向我们阐明作家的另一个思考:情感,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不可替代性——是在漫长的时间和历史中,与文化交织在一起沉淀下来的真诚而深切的情感,而非虚伪的矫饰的替代品。一切充斥着虚伪与矫饰的情感的所谓文明,必然是速生速灭的。 林森的小说有一种奇异的多种元素混合的气质——才华与热情碰撞、率真与审慎交织,这使得他的小说充满生命力的同时更像一个睿智的老人和一个勇猛的少年的集合体。他的近作《书空录》可谓是这种“集合体”的最佳呈现:一个杂志社的普通编务,因为读到和见到太多对于写作毫无概念缺乏常识却又超级自恋的写作者,他决定对此做点什么。小说尖锐却又不无含蓄地提醒我们:思考如何制约“恶”对抗“恶”——他人的以及自身的——是作家永远不可卸掉的重担。一个作家,总应该为他的生活和时代“做点什么”,从而使他真正成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写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