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享读 |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http://www.newdu.com 2021-08-19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享读 |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2021年8月19日
    中国医师节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这是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人学,离不开高精尖的科技、精湛的技术、充足的知识储备,也同样需要人性的光芒与对生命的敬畏,如此才真正称得上仁心、仁术。
    疫情当前,他们勇敢逆行;无影灯下,他们妙手仁心;实验室里,他们攻坚克难;三尺坛前,他们春风化雨。他们,也曾是初出茅庐的懵懂少年,也曾有彷徨无助的时刻,医师这个身份带给他们的,是信仰,是职业,也是选择和改变。长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为生命护航,谱写了一曲曲大爱之歌。
    今天是中国医师节,让我们一起走近医务工作者,向白衣天使致敬!
    01 钟南山
    
    

    
    85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他一路奔波不知疲惫,满腔责任为国为民,令人肃然起敬。
    2003年战“非典”时期,面对一部分恐慌的群众甚至医护人员,钟南山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还对同仁们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钟南山再次成为一名勇敢的逆行者。1月18日,他一边告诉群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一边挤在高铁餐车的一角,昼夜兼程赶往武汉。
    提起父亲对他说过“一个人要在这个世界留下一点东西,那么他这辈子就算没白活”的话,钟南山说:“我已经80多岁了,父亲的愿望我初步实现了。但是我不会满足,我还有两项工作没有完成,我会真正达到父亲的要求”。
    这位耄耋老人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我老有一种感觉,好像专门喜欢跟谁较劲,老觉得不管走到哪都不太受欢迎。”
    事实上,不管是18年前抗“非典”,还是如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都是最受全国人民欢迎的英雄!
    02 张定宇
    
    

    
    2018年,张定宇被确诊患上了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渐冻症”。这种罕见病目前无药可救,最后可能会因呼吸衰竭而失去生命。
    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传染病定点医院的院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张定宇和金银潭医院以超常规的方式高速运转。就在张定宇拖着行走不便的双腿夜以继日带领全院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同时,在另外一家医院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妻子却感染了新冠病毒,需入院接受隔离治疗。
    面对越来越多的病人,张定宇分身乏术,妻子住院期间只去探望过一次。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张定宇率领的金银潭医院医疗团队为患者建起了一道生命屏障。
    张定宇说:“现在回头去看去年,壮烈但是也很平常,它就是我们的一个工作,它是我们应尽的一份职责”。
    03 李春燕
    
    

    
    李春燕,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塘村卫生室(博爱卫生站)副主任医师。2000年,她从卫校毕业后来到大塘村。该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山高路陡,交通闭塞,生活贫穷,“小病扛,大病顶,实在不行把巫师请”是当地群众缺医少药的真实写照。
    2001年,为了利用自己学到的医术解决村民看病难问题,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卖掉了家里3头耕牛中的2头,筹集资金2000元,开办了大塘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卫生室。
    创办之初,连药箱也买不起,只好用竹篮子代替,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也是从当医生的父亲那里借来的,但是她仍以高度的责任心为村民们服务。当地村民家庭困难,看病吃药大多付不起钱,只能赊欠记账,久而久之,卫生室资金周转也就越来越难,家里为此还背上了7000多元的债务。为了筹钱买药,她和家人把家里剩下的1头耕牛也卖了,最困难的时候,卖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包括结婚戒指。
    她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默默奉献,服务群众,共医治病人上万人次,接生婴儿百余人,常常不顾个人安危抢救病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
    04 辛育龄
    
    

    
    从1947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成为中国医科大附属医院外科大夫开始,辛育龄整整60年没有放下手术刀。
    他对病人有多亲?
    安慰病人在先,决不冷言冷语;明明可以出挂号费更高的特需门诊,却坚持只出挂号费低的特需和普通专家门诊;想方设法为经济困难的病人省钱,甚至为他们承担医疗费……
    不少已被放弃的危重、难治病人,却因辛育龄尽力收治和精心疗护获得新生。
    “病人会让我们把他的胸腔打开,这是何等的信任啊!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胸外科年轻医务人员一直记着辛育龄经常和他们说的话。
    如今,虽然辛育龄已在卧榻,无法工作,但他的精神薪火相传。对党无限忠诚,对事业不懈追求,对群众充满深情……辛育龄身上老一辈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高尚品质,被众多青年医护人员当作“人生指南”。
    05 丁文祥
    
    

    
    “我专门看重症病人,从不放弃一个病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终身教授丁文祥说。年逾九旬的丁文祥仍经常出现在病房。当面对极为复杂的重症患者时,医生们会说:“请丁老来看看吧,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就是通过这“看”,丁文祥先后为出生仅100天、患有心脏二尖瓣膜畸形的女婴更换了心脏瓣膜,为出生54天的婴儿切除了靠近心脏、与心脏一般大小的肿瘤。
    20世纪50年代,当小儿外科在西方迅速发展之时,中国却没有独立的小儿外科。丁文祥主动求变,仅靠一本辗转得来的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出版的小儿外科学专著,从泌尿外科开始摸索着把小儿外科领域的空白一项项填补起来,然而小儿心脏手术成为最后难以攻克的“高地”。
    1974年,45岁的丁文祥在上海新华医院建立了我国首个小儿心胸外科,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国产小儿人工心肺机,并成功为一名幼儿实施低温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从此,众多患儿获得新生。
    1999年新华医院小儿心胸外科整体搬迁至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简称“儿中心”),并成立心脏中心。为使小儿心血管外科技术能在全国推广。20世纪80年代起,丁文祥在国内首创了培训班。至今辐射全国50多个地区100多家医院,累计培训小儿心血管专业的医护人员千余人次。由此,丁文祥教授率领的儿中心心胸外科也被誉为中国小儿心胸外科的“黄埔军校”。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