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关于上古汉语近指代词研究中所存分歧之新审视

http://www.newdu.com 2021-03-31 未知 曹炜 李璐 参加讨论

    摘 要: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斯”是否为近指代词及其用于主格的问题;“是”究竟是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是”与“时”的关系以及“是”的句法功能问题;“伊”属于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此”和“是”异同研究中存在的分歧;等等。上古汉语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指示代词“然”的性质;“若”的性质及其句法功能上的争议以及“王若曰”中的“若”是否为指示代词;指示代词“尔”的性质以及在先秦时期的出现频率问题;“否”是否有代词的用法;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进行新的审视。
    关键词:上古汉语; 近指代词; 体词性; 谓词性; 分歧; 新审视
    作者简介:曹炜(1963—),男,江苏昆山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研究;李璐(1993—),女,山西晋中人,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史研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至民国末期汉语代词发展演变史研究”(项目编号:15BYY130)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上古汉语近指代词的讨论由来已久,学者们各抒己见,获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毋庸讳言,分歧依然存在,一些分歧似有不断扩大之趋势。其中的一些分歧源于对相关材料的不同认识,也有一些分歧源于材料掌握上的偏颇或不够全面,还有一些分歧则源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误解误引。以上种种分歧都影响着我们对上古汉语近指代词系统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本文不揣浅陋,试对上述种种分歧逐一加以辨析讨论。
    一、关于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所存分歧之新审视
    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是(时)”“此”“斯”“伊”等5个,其中除了“兹”和“此”的研究中出现的分歧相对较小之外1,其他各词的认识分歧均较大。下面我们针对“斯”“是(时)”“伊”等逐一加以讨论。
    (一)关于近指代词“斯”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辨正
    近指代词“斯”出现时间较晚,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未出现。《尚书》中有1例:
    有斯明享,乃不用我教辞,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时同于杀。(《周书·酒诰》)
    个中的“斯”是否为近指代词,学界存在分歧:郭锡良在统计《尚书》等十部著作中“此”“斯”“是”的使用情况时认为《尚书》中并没有出现指示代词“斯”,且提出:“除《尚书》、《论语》、《公羊传》外,其他七部著作都是‘此’和‘斯’并用的。”[1]89显然,郭锡良并不认为上例中的“斯”为近指代词。我们认为,此处的“斯”应为指示代词,在句中作定语。汉孔安国在《尚书》传中就已经指出:“汝有此明训以享国。”[2]卷一四,346宋黄度在《尚书说》中对“有斯明享”的解释为“有此明享”。[3]卷五,123宋代夏僎在《夏氏尚书详解》中这样解释这句话:“有此酒者,将以明洁而为享祀之。”[4]328宋钱时也指出:“‘斯’指酒而言,谓世有此物,盖为明洁享祀之用。”[5]卷一三,100元代陈栎在《尚书集传纂疏》卷四下中作如下注释:“有者,不忘之也。斯,此也,指教辞而言。”[6]255明刘三吾《书传会选》卷四:“有者不忘之也,斯此也。”[7]卷四,172清揆叙《隙光亭杂识》卷六:“夏氏曰:有此酒将以明洁为享祀。”[8]卷六,126清朱骏声在《尚书古注便读》卷四中也提到:“斯,此也;享,养也。”[9]卷四中,99可见,“有斯明享”中的“斯”可解作“此”,“此”为近指代词,“斯”应该也是近指代词。
    “斯”在《诗经》中开始被广泛使用。《诗经》中“斯”主要作定语,例如: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大雅·抑》)
    于万斯年,受天之祜。(《大雅·下武》)
    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小雅·甫田》)
    《诗经》之后,鲁方言中“斯”曾一度盛行,以《论语》为代表。《论语》中“斯”作指示代词时在句中主要作宾语和定语,“斯”作宾语的例句如:
    及阶子曰阶也及席也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论语·卫灵公》)
    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泰伯》)
    作定语的例句如:
    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顔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论语·卫灵公》)
    黄盛璋(1983)曾提到:“‘斯’很少用于主格,《论语》中只出现两个,还是倒装的格式,意思上实为其后动词的宾语。”2[10]149然而,据我们考察,《论语》中“斯”作主语的例句不仅仅只有两例,以下几例也应为“斯”作主语的情况:
    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论语·尧曰》)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论语·尧曰》)
    此外,我们考察了整个上古时期指示代词“斯”的句法功能情况(表1),“斯”用于主格的情况较为常见:
    忧苦,犯性者也;逸乐,顺性者也,斯实之所系矣。(《列子·杨朱》)
    能虑、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矣。(《荀子礼论》)
    虽惨酷,斯称其位矣。(《史记·酷吏列传》)
    夫拯民於沈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迟,继周氏之绝业,斯乃天子之急务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据我们考察,“斯”在《左传》中没有用作指示代词的用例。何乐士在《〈左传〉语法研究》中总结了《左传》中“斯”的使用情况,他认为《左传》中“斯”作指示代词的用例有2例: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成公十三年)
    天以七纪。戊子,逢公以登,星斯于是乎出。吾是以讥之。(昭公十年)
    何乐士对这两个例句的解释为:“在‘斯是用’和‘斯于是乎’中,‘斯’是代词,表‘这样’,‘是用’和‘于是乎’表‘就’,它们加在一起组成表连接的词组。”[11]177我们认为,这两例中的“斯”均不是指示代词,均表“乃、就”3义,第一句中只能译为“因此感到痛心疾首”,完全没有“这”的意思;第二句应译为“妖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但此处表示指示义“这个时候”的应为指示代词“是”,“斯”只能是副词,将“于是乎”解作“就”殊为不妥。
    表1 上古时期指示代词“斯”句法功能情况表
    
    (二)关于近指代词“是(时)”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辨正
    “是(时)”也是上古时期比较典型的一个近指代词。关于“是(时)”的争议相对而言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究竟为近指代词还是远指代词;(2)“是”与“时”是什么关系。
    关于“是”的指近指远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以马建忠(1983)、杨树达(1930)、王力(1958)、周法高(1959)、黄盛璋(1983)、崔立斌(2004)、杨伯峻、何乐士(1992)、李佐丰(2003)、张玉金(2006)等为代表的近指代词说;以小川芳树(1981)、吕叔湘(1944)、冯蒸(1987)、郭锡良(1989)等为代表的中指代词说;还有以洪波(1991)为代表的兼指代词(既可指近又可指远的代词)说。那“是”到底该归为哪一类指示代词?
    《广雅》:“是,此也。”[12]15《博雅》:“是,此也。”《字源》:“是,会意字。《说文》:‘是,直也。从日、正。’能够确认的‘是’字见于西周早期(或以为甲骨文已有‘是’字)。”[13]111《字汇》:“上纸切,时上声,正也,直也,非之反也。又此也。”[14]449《正字通》:“时至切,音侍,此也。又正也,直也,非之反也。”[15]956《汉字源流字典》:“是,古代又常借用作代词,表示这、此。”[16]840几乎所有的古代韵书、字书均以“此”释“是”,可见“是”和“此”的意义用法应该是很接近的。
    另外,从语音上来看,“是”在上古是照系三等字,属正齿音,“此”“斯”“兹”均精系三等字,属于齿头音,这两系的声母在上古是很接近的。
    同时,我们再来看看郭锡良(1989)提出的用近指来理解“是”不妥的理由。
    郭氏提出:“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就说:‘是犹夫也。’可见他是看作远指代词了。”[1]92而事实上,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讨论“是”的时候,首先就引用了《广雅》中的注释:“《广雅》曰:‘是,此也。’常语。”[17]202之后,又提出:“是,犹‘于是’也。”“是,犹‘寔’也。”“是,犹‘之’也。”“是,犹‘衹’也。”“是,犹‘夫’也。”[17]2202-203可见,在王引之看来,“是、此、之、寔、于是、夫”等是可以互训的同义词,既然“夫”和“此”“之”是同义的,那又怎么能说王氏认为“是”也是远指代词呢?郭锡良显然是触犯了断章取义之大忌了。
    此外,我们翻阅了一些古籍的注疏材料,都把“是”注释为“此也”,例如: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论语义疏》:“是,此也。”[18]卷一,10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孔曰:论笃是口无择言,君子是身无择行,色庄者不恶而严。
    《论语笔解》:“韩曰:孔失其义,吾谓论者讨论也;笃,极也;是,此也。”[19]16
    综上,我们认为“是”应归为近指代词。
    关于“是”和“时”在上古的关系问题,前人多有论及。梅膺祚《字汇》:“时,仁之切,音匙,四时,十二时。又是也,虞书:惟时懋哉。又伺也,《论语》:孔子时其往也。”[14]450王引之《经传释词》:“《尔雅》曰:‘时,是也。’《书·尧典》曰:‘黎民于变时雍。’”[17]203郝懿行《尔雅义疏》:“时———‘是’声之轻而浮者也,古人谓‘是’为‘时’,‘时’‘是’一声也,‘时’‘是’一义也。”[20]160《汉语大字典》:“时,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尔雅·释诂下》:‘时,是也。’”[21]1613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指出:“时,和‘是’音义并同,见于《诗》、《书》为多。”[22]92潘氏从音韵学角度对“是”和“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是’得声的字如‘提’、‘题’、‘堤’等,从‘寺’得声字如‘特’、‘等’、‘待’等,都属舌头音。上古‘是’、‘时’通假,即其证明。”[22]93
    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冯蒸(1987)指出:“古汉语的‘时’是近指,‘是’是中指,‘夫其’(或‘彼其’)是远指。”[23]38-40显然,冯氏认为“是”和“时”在上古并不是同一个字。
    有一个语言现象倒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那就是:《尚书》中很多用“时”的地方到了《史记》中就被替换成了“是”,例如:
    《尚书》
    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皋陶谟)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汤誓)
    《史记》
    皆若是惟帝其难之?(夏本纪)
    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殷本纪)
    这也无怪乎黄盛璋(1983)会认为:“‘时’字是‘是’字的前身。”[10]137应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指示代词“是”和“时”在上古时期同音同义,两者可以互相替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时”之外,“是”最早还写作“寔”,古人有时也用“实”代替“是”。晋郭璞《尔雅疏》:“时、寔,是也。《公羊传》曰:寔来者何?是来也。寔音石。(疏)时寔是也。释曰:是,此也。”[24]卷二,37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也指出:“《尔雅》曰:‘寔,是也。’‘寔’与‘是’同义。故《秦誓》:‘是能容之。’《大学》:‘是作寔。’《经传》作‘实’者,借字耳。”[17]204潘允中在其《汉语语法史概要》中也提到了“是”和“寔”的关系:“‘寔’是‘是’的音转,《广韵》:常职切。在先秦经籍中用例不多。”[22]93路志伟(1985)也提到了“是”与“实”的关系,但他认为,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25]48一句中的“实”有“这”“这是”等意,是指示代词。我们认为,此处的“实”并没有指示义,应是“实在、确实”之义。洪波(2010)指出《诗经》中的“实墉实壑,实亩实藉”一句,郑《笺》云:“‘实’当作‘寔’,赵魏之东‘实’‘寔’同声。”是“‘是’、‘实’、‘寔’三者为一字之证”。[26]67因此,我们把上古出现的“时”“实”作指示代词的情况均与“是”一起统计。
    据黄盛璋(1983)统计,“《尚书》用作指示代词的‘时’比‘是’出现的次数要多得多。‘是’字29次,多半用做倒宾的虚字,如‘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之例。其次‘是’用如‘寔’‘实’(如‘是能容之’。《大学》作‘寔’)。用作指代词明确可知的只有4次。《诗经》中用做指示词的‘时’字较《尚书》为少,但‘于是’还作‘于时’”[10]144。
    黄氏基本上将上古早期“是”和“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我们在《左传》中还发现了用“实”来表示“是”的用法:
    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僖公五年)
    《经传释词》:“实,亦是也,互文耳。”[17]202
    可见,上古时期“是”“时”“实”属于同一个词,是可以同义替换的。值得注意的是,“时”作指示代词的用法直到《史记》时期仍然还有零星用例:
    时人斯其维皇之极。毋侮鳏寡而畏高明。(《史记·宋微子世家》)
    女不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史记·宋微子世家》)
    立时人为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史记·宋微子世家》)
    杨伯峻、何乐士在《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中指出:“‘是’用作主语最多,宾语次之,作定语虽不及前二者多,也有一定数量。”[27]147这个结论是有失偏颇的。我们考察了《左传》中指示代词“是”的使用情况,发现《左传》中“是”作指示代词共743例4,且绝大多数“是”在句中作宾语,可见,《左传》中作宾语是“是”的主要句法功能。我们参考了郭锡良(2005)对于《尚书》等十部著作中“是”的使用情况的统计,发现在《尚书》《诗经》《公羊传》《论语》中“是”作宾语的情况均占绝对优势,只有在《孟子》《墨子》《荀子》中“是”作主语的情况才逐渐超过作宾语的情况,可以说在整个上古前期“是”是主要作宾语的。我们以“是”在《左传》中的使用情况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左传》中指示代词“是”主要在介宾结构中作宾语,这样的例句共401例,例如:
    虢公请器,王予之爵。郑伯由是始恶于王。(庄公二十一年)
    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宣公二年)
    值得注意的是,“是”作介词宾语的情况中有169例为“是以”5[28]142,例如:
    秋,师还。君子是以善鲁庄公。(庄公八年)
    晋侯搜于绵上以治兵,使士匄将中军,辞曰:“伯游长。昔臣习于知伯,是以佐之,非能贤也。请从伯游。”(襄公十三年)
    在动宾结构中作宾语的例句仅40例,例如:
    叔孙指楹曰:“虽恶是,其可去乎?”乃出见之。(昭公元年)
    必犯是,余将杀女。(定公四年)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宣公十五年)
    “是”作主语的例句共219例,例如:
    针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隐公八年)
    公曰:“不如杀之,是不可鞭。荦有力焉,能投盖于稷门。”(庄公三十二年)
    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僖公十六年)
    (三)关于近指代词“伊”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辨正
    一般认为,“伊”是一个人称代词,学界大多只把它归入人称代词范畴中进行讨论。但“伊”最初是作为指示代词出现的,只不过出现的时间很短,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就曾明确指出:“‘伊’字在先秦是个指示词,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29]17
    关于“伊”的性质,学者们的观点也是不一致的。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认为是近指代词,以黄盛璋(1983)为代表。除此之外,在一些辞典中,也把“伊”归入近指代词中。例如:《汉语大字典》对“伊”作指示代词的释义为:表示近指,相当于“这”“此”。[21]159《中华字海》对指示代词“伊”的释义为:此,这。[30]68《字源》对指示代词“伊”的释义为:借作近指代词用字,相当于“这”“此”。[13]700-701
    第二,认为是远指代词。《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人”进行了讨论,认为:伊人,犹言彼人。《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集传:“伊人,犹言彼人也。”[31]20《正字通》对指示代词“伊”的释义为:伊,彼也。且提出:“《诗·秦风》:所谓伊人。《笺》云‘伊’当作繄,‘繄’犹是也,误。”[15]31张玉金在其《西周汉语代词研究》中也讨论了“伊人”中“伊”的性质,张氏指出:“诗人用‘伊人’来称代所思念的人的时候,‘伊人’不在诗人的身旁,而在‘可望而不可即’的远处。这时使用代词,只能用远指代词。”[31]286可见,张玉金也认为“伊”为远指代词。
    第三,认为可表近指,也可表远指。《汉字源流词典》: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又表示远指,相当于“那”“那个”: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16]28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1999)所编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也认为:“‘伊’用于名词前,可表远指,也可表近指。可译作‘那个’、‘这些’、‘这种’、‘这’等。”[32]704那么,指示代词“伊”的性质到底如何呢?
    据我们考察,上古时期“伊”作为指示代词仅在《诗经》中出现过,这样的例句共有10例。6[34]285既然这样,那“伊”的性质也应从这10个例句中“伊”的使用情况来加以总结。以下为《诗经》中“伊”作指示代词的例句,其中有8例“伊”在句中作定语,例如:
    我之怀矣,自诒伊阻。(国风·邶风·雄雉)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小雅·小明)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国风·秦风·蒹葭)
    所谓伊人,于焉嘉客?(小雅·白驹)
    有2例作主语: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国风·郑风·溱洧)
    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国风·豳风·东山)
    第1个例句中“自诒伊阻”意为“自己给自己留下这个阻碍”,这里“伊”显然为近指代词;第2个例句中“自诒伊戚”意为“自己给自己留下这痛苦”,且和下一句中的“彼”形成了对立;接下来的6个例句均为“伊人”,我们认为“所谓伊人”应指“所怀念的这个人”,“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意为“仔细端详那小鸟,尚且求友欲相亲。何况我们这些人,岂能不知重友情”。明显是“彼鸟”和“伊人”的对立,“伊”在这里只能作近指代词。“伊”作主语的两个例句中,前一个例句“伊”“其”是代词反义连用现象,表示“互相、彼此”,后一个例句的“伊”表“这种情况”,也是近指代词。因此,我们认为“伊”应属于近指代词。
    (四)关于“此”“是”异同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辨正
    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曾提到指示代词“是”和“此”的区别:“凡言前文事理,不必历陈目前,而为心中可意者,即以‘是’字指之;前文事物有形可迹,且为近而可指者,以‘此’字指之。”[29]53杨树达在《马氏文通刊误》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此”和“是”之间不存在这一区别,我们对《左传》中“是”和“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此”和“是”在这一问题上确实不存在这一区别,马氏所说的也应是个别情况。
    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曾指出:“‘是’与‘此’,在先秦有细微的分别:当其指物时,‘此’和‘是’都可单用;但当其指人时,则多用‘是’字,罕用‘此’字。”[33]298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们对先秦时期十本重要文献中“此”和“是”指人的用法进行了考察(表2),可以发现,“此”在先秦时期用于指人的情况较为常见,且其单独指人的情况也并非罕见,《诗经》《国语》《左传》《孟子》《荀子》《庄子》等文献中都有不少用例。例如:
    襄公曰:“驩,此其孙也。而令德孝恭,非此其谁?’”(《国语·周语》)
    曹伯曰:“诸侯之亡公子其多矣,谁不过此!亡者皆无礼者也。’”(《国语·晋语》)
    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哀公曰:“然则夫章甫絇屦,绅带而搢笏者,此贤乎?”(《荀子·哀公》)
    此皆就其利、辞其害,而天下称贤焉,则可以有之,彼非以兴名誉也。(《庄子·杂篇·盗跖》
    虽然“是”和“此”都可以用来指人,但显然先秦时期“是”比“此”更常用于指人,且两者在指人时还有细微的区别:“是”指人时大多单独出现,“此”指人时更多以“此+名词”的形式出现,“此”在句中作定语。
    可以发现,先秦时期“是”用于指人时80%是单用的。例如:
    冬,楚子越椒来聘,执币傲。叔仲惠伯曰:“是必灭若敖氏之宗。傲其先君,神弗福也。”(《左传·文公九年》)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左传·宣公十五年》)
    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孟子尽心章句下》)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庄子·内篇·养生主》)
    “是”也有以“是+名词”形式出现的情况,但远不如“是”单用于指人常见。例如:
    王遂置之,而嬖是女也,使至于为后而生伯服。天之生此久用处,其为毒也大矣,将使候淫德而加之焉。(《国语·郑语》)
    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以天下之王公莫好之也,然而是子独好之;以天下之民莫为之也,然而是子独为之。(《荀子·君道》)
    与“是”相反,“此”指人时更多用于“此+名词”形式中。例如:
    出朝,则抱以适赵氏,顿首于宣子曰:“先君奉此子也而属诸子,曰:‘此子也才,吾受子之赐;不才,吾唯子之怨。’今君虽终,言犹在耳,而弃之,若何?”(《左传·文公七年》)
    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荀子·宥坐》)
    今夫此人,以为与己同时而生,同乡而处者,以为夫绝俗过世之士焉,是专无主正,所以览古今之时、是非之分也。(《庄子·杂篇·盗跖》)
    洪波在《汉语历史语法研究》中也分析了“是”和“此”的差异:“‘是’可用于虚指,且不受任何条件限制,‘此’用于虚指则只能在与其他类指代词对举的情况下。”[26]121然而在比较“是”与“之”的用法差异时,却说:“‘是’作宾语时只有实指用法没有虚指用法。”[26]63这显然有前后矛盾的嫌疑。
    表2 先秦时期“是”和“此”指人时使用频率分布情况表
    
    “此”虚指时确实只出现在与其他代词对举的情况下。例如:
    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王伯之令也,引其封疆,而树之官。(《左传·昭公元年》)
    但是,据我们考察,《左传》中“是”作宾语时有虚指的用法。例如:
    子何惧焉?又不及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此外,洪波(2010)还提到了“是”和“此”在语用上的差异:“‘是’可以回指,又可以前指,而‘此’除《诗经》里有一些前指的用例外,在其他十七部书里都未再见有前指的用例。”[26]124而据我们考察,先秦“此”是可以前指的。例如:
    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左传·文公十二年》)
    这里“此谋”指的是“将以老我师也”,“此”出现于它的前面。
    黄盛璋(1983)提到:“自《论语》以后,‘此’、‘是’大多数的用法是一样的,在指示或限制一般事物(时间、地点、人物)上没有区别。”[10]150我们对上古时期“是”和“此”经常出现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发现与“是”相比,“此”更多用来表地点。例如:
    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公鉏曰:“羯在此矣!”(《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曰举百钧,则为有力人矣。(《孟子·告子章句下》)
    “是”和“此”均可用来表示时间,但“是”和“此”表时间时在语义上又有区别:“是月”“是岁”指的是事情发生时的那一月、那一年,而“此月”“此岁”指的是说话时的那个月、那一年,两者是不能互换的。例如:
    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左传·僖公十六年》)
    是岁也,饥而不害。(《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六年及此月也,吴其入郢乎!终亦弗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对曰:“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驷、良方争,未知所成。若有所成,吾得见,乃可知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二、关于上古汉语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讨论
    上古汉语谓词性近指代词7主要有“然”“尔”“若”“否”等4个。与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分歧分布不均衡的状况有所不同的是,谓词性近指代词研究中存在的分歧均较大。下面我们针对“然”“尔”“若”“否”等逐一加以讨论。
    (一)关于近指代词“然”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辨正
    “然”字在甲骨文、西周金文中均未出现,最早出现于东周金文《中山王璺鼎》中。《说文·火部》:“然,烧也,从火,肰声。”[34]206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然,通假为语词,训为‘如此’,‘尔’之转语也。”[35]卷一○篇上,818《重修玉篇》:“然,如旋切,烧也,许也,如是也。”[36]卷二一,203
    “然”有假借为指示代词的用法是学界所公认的,但关于指示代词“然”的性质,学者们意见不一致,大致有近指、特指和中指三种说法。
    持特指说法的学者以向熹为代表,他在《简明汉语史》中指出:“指示代词‘尔’、‘若’、‘然’不同于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它们都有‘如此’、‘这样’、‘那样’的意思,我们管它们叫特指代词。”[37]64
    持中指说法的学者以洪波为代表,洪波(1991)提出“然”是中指代词。
    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还是比较认可将“然”归入近指代词一类中。杨树达在《高等国文法》中将“然”归入近称一类的“如此”义中。张文果和张能甫(2003)认为“然”是近指代词。《古汉语词典》:“指示代词。如此,这样,那样。”[38]1307《汉字源流字典》中对“然”的释义也指出了它作为指示代词的性质:“表示近指,相当于‘这样’、‘如此’。”[16]1476《故训汇纂》对“然”的释义中有4项为“如是也”,有3项为“如此也”,有5项为“是也”。[39]1363可见,“然”和“是”“此”的关系更为密切。王力《古汉语字典》对“然”的第二条释义为:“指示代词。这样,那样。”[31]660之后,郭锡良(1989)、李佐丰(2003)、张玉金(2006)又进一步指出“然”是谓词性近指代词,郭锡良在《试论上古汉语指示代词的体系》一文中提到:“‘然’在先秦用作指示代词是比较常见的,意义是‘如此’,一般作谓语,有的著作中也作宾语,显然是一种谓词性的指示代词。”[1]81李佐丰在《先秦汉语实词》中指出:“常用的谓词性指称代词有:然、如是、若是、如此、若此、如彼等。”[40]253张玉金在《西周汉语代词研究》一书中认为:“‘然’是谓词性的近指代词。”[34]275综上,我们可以发现近指代词“然”在上古时期常用来作谓语,是具有谓词性属性的谓词性近指代词。
    我们对上古时期“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可以发现,“然”最初基本上只有指示代词的用法,且只有作谓语的句法功能。《尚书》中“然”有2例,且全部为指示代词:
    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尚书商书·盘庚中》)
    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尚书周书·秦誓》)
    《尚书》之后,“然”就发展出了体词性近指代词的用法,《周易》中“然”常与“后”结合,在句中作定语。但在整个上古前期“然”主要作谓语,谓词性属性比较明显。《诗经》中代词“然”共有9例,且全部作谓语。例如:
    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采苓》)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诗经·墓门》)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诗经·常棣》)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诗经·角弓》)
    到了《左传》《论语》时期,“然”的句法功能仍然以谓语为主,《左传》中代词“然”共116例,其中作谓语的有71例,《论语》中代词“然”共23例,其中作谓语的有13例。例如:
    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左传·隐公十一年》)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方有国在《先秦汉语实词语法化研究》中指出:“‘然’首先假借作指示代词,然后由指示代词发展出连词、词尾等词性和用法。‘然’另有‘对’、‘正确’、表示应答等实词意义和用法,也从指示代词‘然’发展出来。”[41]398《左传》《论语》等上古文献中有很多例“然”表“对”“正确”“是这样的”表示应答等意义,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的“然”仍然是指示代词。例如:
    武伯曰:“然。何不召?”曰:“固将召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子曰:“雍之言然。”(《论语·雍也篇》)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论语·微子篇》)
    (二)关于近指代词“若”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辨正
    “若”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说文·艹部》:“若,择菜也。从艹、右。右,右手也。一曰:杜若香草。”[37]18关于指示代词“若”的归类,在学界分歧较大,有近指(近称)、中指、远指、谓词性指代、特指五种说法。
    持中指代词之说的是洪波(1991),他认为“若”与典型的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在语义功能上都有差别,因此提出“若”是中指代词。
    持远指代词之说的以黄盛璋、史存直、潘允中等为代表。黄盛璋(1983)将“若”归入了远指代词一类中,且指出:“‘若’用作代词,金文已出现,用作指代词,始见于《论语》,《论语》以后,《墨子》及《公羊传》亦有其例,为数都少。”[10]146史存直在《汉语语法史纲要》中也认为“若”是远指指示代词,且提出:“‘若’、‘尔’、‘乃’同属泥母,应该是现代远指指示代词‘那’字的来源。”[42]118潘允中在《汉语语法史概要》中指出:“‘彼’、‘夫’、‘匪’、‘其’、‘若’、‘尔’是远指代词。”[22]91且认为:“‘若’在上古时期已经用作指示代词或定语,惟远指、近指,界线不很清楚;但就语音系统来说,把它归入远指,似较合理。”[22]91潘氏引吕叔湘在讨论“尔”“若”“那”的关系时提到的“‘若’变成‘那’是很有可能的”[43]154,认为吕叔湘也持同样的意见。但据我们考察,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一书中指出的是“‘那’跟古代的远指指示代词‘彼’或‘夫’毫不相干,倒是跟第二身代词‘尔’和‘若’有关系”[29]153。可见,吕叔湘指的是第二身代词“若”和“那”的关系,并没有提到指示代词“若”和“那”的直接关系。
    持特指代词之说的是向熹,他在《简明汉语史》中认为“若”是特指代词,这一说法基本上不为学界所接受。
    持谓词性指代词之说的是郭锡良及其学生崔立斌等,郭锡良(1989)认为“若”是谓词性指示代词,崔立斌基本采纳了郭锡良的意见,将“若”归入谓词性指示代词一类。张玉金又进而在此基础上将“若”归入了谓词性的近指代词一类中,我们认同这一观点。持近指代词之说的学者还有杨树达、周法高、王力、李佐丰等。杨树达在《高等国文法》中将“若”归入了近称“如此”“如是”义诸字一类中。周法高在《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中将“若”归入了近指代词一类中。王力《古汉语字典》对“若”的释义为:“指示代词。此,这个,这样。”[31]1046李佐丰在《先秦汉语实词》中也提出“若”是近指代词。据我们考察,《故训汇纂》中提出“若”作为指示代词的三个义项,且三个义项均为“此也”。[42]1916“若”原本是作谓语的动词,有“顺从”之义,在成为指示代词之后仍带有一定的谓词性质,因此,我们认为“若”应为谓词性的近指代词。
    关于“若”作指示代词最早出现于哪部文献,学界观点也不一致。黄盛璋(1983)认为“若”用作指代词,始见于《论语》。方有国则认为“若”作指示代词的用法最早见于《尚书》,我们认同这一观点。《尚书》中已经出现“若”作指代词的情况,且“若”在句中多作定语。例如: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南宫括。(《尚书·君奭》)
    郭锡良(1989)指出:“指示代词‘若’只作定语。”[1]81此话不确。事实上,《尚书》中“若”还有在句中作状语的情况。例如:
    尔惟旧人,尔丕克远省,尔知宁王若勤哉!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尚书·大诰》)
    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尚书·盘庚上》)
    第1例中的“若”在这里译为“这么,这样”,修饰“勤”;第2例中的“若”译为“如此、这样”,修饰“曰”。
    “王若曰”最早出现于《尚书》,之后常见于周代金文及古籍中,一直以来备受学者们关注。南宋时期蔡沈在其《书集传》中提到:“若曰者,非尽当时之言,大意若此也。”[44]84可见,蔡氏将“若”解释为“如此、像这样”。此说被后来的大多数学者所继承。8于省吾在《“王若曰”释义》一文中指出,“王若曰”中的“若”应释为“如此”。[45]147陈梦家在《“王若曰”考》一文中也认为此处的“若”为“如此”义。我们认为这里的“若”应当解为“如此、这样”之义。
    “若”作指示代词的情况在先秦两汉时期仍有零星用例。例如:
    《汉书·叙传》“畏若祸戒”,王念孙按《经传释词》卷七:“若,犹此也。”
    但到了魏晋之后,“若”作指示代词的情况就逐渐消亡了,被其他指示代词所取代。
    (三)关于近指代词“尔”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辨正
    代词“尔”一般以作第二人称代词为常,也有作指示代词的情况。“尔”作指示代词的例句最早出现于《尚书》中。
    关于“尔”作指示代词的性质问题,学界也有很大的争议,大致有以下五种说法:
    近指代词说,以杨树达等为代表,杨树达在《高等国文法》中将“尔”归入“近称‘此’义诸字”一类中。
    中指代词说,以洪波等为代表。洪波(1991)将“尔”归入了“若组”指代词一类中,且认为“若组”词应为中指代词。[26]82
    远指代词说,以王力、黄盛璋、潘允中等为代表。王力在《汉语史稿》中认为:“‘尔’以用于远指为常。”[46]28黄盛璋(1983)指出:“‘尔’初见于《诗经》,如‘无此疆尔界’(思文)。‘疆’、‘界’相对,‘此’、‘尔’亦相对,‘尔’无疑为‘彼’。”[10]146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提到,“尔”等于今语的“那”“那样”,可见,潘氏认为“尔”是一个远指指示代词。
    特指代词说,以向熹等为代表。向熹(1993)提出:“指示代词‘尔、若、然’不同于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它们都有‘如此’、‘这样’、‘那样’的意思。我们管它们叫特指代词。”[40]64“尔”表“如此、这样”等语义显然不是和泛指相对的,这种说法不可信。
    谓词性指代词说,以郭锡良、崔立斌等为代表,郭锡良(1989)认为“尔”是谓词性的指示代词,且提出“尔”多用作宾语,他的学生崔立斌基本上继承了这一观点。张玉金(2006)进一步提出:“‘尔’一般都认为是‘如此’、‘这样’的意思,所以应是近指代词;在西周时代只作谓语,所以是谓词性的近指代词。”[34]276
    我们考察了几部辞书中关于“尔”作指示代词的释义:
    《故训汇纂》:“凡训如此、训此者,皆当作‘尔’,乃皆用‘爾’,爾行而尔废矣。”[42]611
    《汉字源流字典》:“又借作指示代词,指彼,此,这样。”[16]187
    《说文解字今释》:词:指虚词。《段注》:“尔之言如此也,后世多以‘爾’字为之。”徐灏笺:“尔即如此之合声。”[47]159
    可见,这些辞书大多将“尔”归入近指代词一类中。
    此外,在明清学者的一些相关注疏中,也认为“尔”相当于“此”,是近指代词。例如:
    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传》曰:执未有言释之者,此其言释之何?公与为尔也。(《公羊传僖二十一年》)
    王引之云:“与为尔,与为此也;与议尔,与议此也。”[48]79
    据我们对上古时期指示代词“尔”的句法功能情况的考察,“尔”在西周时期仅作谓语,春秋战国时期还可以用作状语,因此,指示代词“尔”有谓词性的属性,我们把它归入谓词性近指代词一类中。
    指示代词“尔”在西周仅在《尚书》中出现,例如: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尚书·康诰》)
    黄盛璋(1983)曾提到:“‘尔’先秦自《诗经》以后未见用。”[10]146此话不确。事实上,“尔”在《孟子》中仍然有作指示代词的情况。例如: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彼有取,尔也。(《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其中,例1中“尔”在句中作谓语,例2“尔”在句中作状语。
    不过与“若”相比,“尔”在先秦时期作指示代词的情况不是很常见,正如吕叔湘在《近代汉语指代词》中提到的:“‘尔’和‘若’在古代也有指示的用法:先秦用‘若’,如‘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但魏晋以后多用‘尔’,如《世说新语》里‘尔时’、‘尔日’、‘自尔’、‘尔多’、‘尔馨’等就屡见不鲜。”[46]154
    (四)关于近指代词“否”研究中所存分歧之辨正
    《说文解字》:“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段玉裁注:“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说事之不然也。故音义皆同。”[15]31一般认为,“否”和副词“不”性质是一样的,但“否”在某些情况下明显具有代词的性质,相当于“不然”。
    学界一般不把“否”作为代词处理,仅有少数学者把“否”归入代词中。周法高在《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篇》中认为“否”与“莫”一样,均为“否定代词”,且指出:“‘否’或作‘不’,代替省略了的谓语。”[49]324张玉金在《西周汉语代词研究》中也认为“否”是代词,他认为:“‘否’的意思相当于‘不然’、‘不如此’、‘不这样’,所以应是近指代词;它可作分句或谓语,所以也是谓词性的代词。”[34]279我们认同这一观点,既然“否”可以相当于“不然”,“然”是指示代词,那么“否”也应当有指示代词的用法。
    代词“否”在先秦汉语中比较常见,我们试以《左传》中“否”的使用情况来探索“否”作代词的性质。周法高(1959)对“否”作代词时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列出了“否”作代词时的三种情形,基本上概括了先秦时期“否”作代词的全部情形。
    《左传》中“否”出现于正反两面的语境,用“否”表反面,相当于“不然”的情况较多。例如:
    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左传·僖公九年》)
    凡诸侯嫁女,同姓媵之,异姓则否。(《左传·成公八年》)
    平子御之,曰:“止也。唯正月朔,慝未作,日有食之,于是乎有伐鼓用币,礼也。其余则否。”(《左传·昭公十七年》)
    “否(不)则(即)”表条件,相当于“不然则”,这样的用例也较为常见。例如:
    义则进,否则退,敢不唯子是从?(《左传·哀公六年》)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
    诸侯新服,陈新来和,将观于我,我德则睦,否则携贰。(《左传·襄公四年》)
    正反对举,不能用“不然”来代替。例如:
    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左传·僖公三十年》)
    一共一否,为罪滋大。(《左传·昭公十六年》)
    其众或欲或否,是以缓来。(《左传·哀公十二年》)
    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否”在句中均作谓语,可单独作谓语或与其他谓词并列作谓语,且“否”所指代的对象都要在前文出现。
    问题是:同是谓词性近指代词,它们在上古时期有什么区别呢?
    在句法功能上,“然”在上古时期主要作谓语和状语,作谓语的情况更为常见;“若”多在句中作定语,但也有作状语的情况;“尔”主要作谓语,也有作状语的情况;“否”则在句中只作谓语。9
    在使用频率上,“若”和“然”最为常见,“尔”和“否”的出现频率则相对较低。
    三、初步的结论
    上古汉语体词性近指代词主要有“兹”“是(时)”“此”“斯”“伊”等5个。近指代词“斯”最早出现于《尚书》中,“有斯明享”中的“斯”应为近指代词,上古时期“斯”作主格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是”一般被训为“此”,应为近指代词,“是”和“时”在上古时期同音同义,两者可以互相替换,除了“时”之外,“是”还可写作“寔”“实”。“是”在上古时期主要的句法功能是宾语,并非主语。上古时期“伊”作为指示代词仅在《诗经》中出现过,主要作定语,应为近指代词。“此”在先秦时期用于指人的情况较为常见,且其单独指人的情况也并非罕见,但显然先秦时期“是”比“此”更常用于指人,“是”指人时大多单独出现,“此”指人时更多以“此+名词”的形式出现。与“是”相比,“此”更多用来表地点,“是”和“此”均可用来表示时间,但“是”和“此”表时间时在语义上又有区别。
    上古汉语谓词性近指代词主要有“然”“尔”“若”“否”等4个。上古文献中表示“对”“正确”“是这样的”等应答意义的“然”仍然是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然”主要作谓语和状语。指示代词“若”在《尚书》中就已出现,“若”除了可以作定语之外还可以作状语。“王若曰”中的“若”也是指示代词。除了《诗经》中,指示代词“尔”在《孟子》中也有少量用例。“尔”主要作谓语,也有作状语的情况;“否”则在句中只作谓语。
    参考文献
    [1]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增补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孔安国.尚书注疏附释音尚书注疏[M].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3] 黄度.尚书说[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夏僎.夏氏尚书详解3[M].广州:广雅书局,1899.
    [5] 钱时.融堂书解[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陈栎.尚书集传纂疏[M]朱子订定蔡氏集传.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刘三吾.书传会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揆叙.隙光亭杂识[M].清康熙谦牧堂刻本.
    [9] 朱骏声.尚书古注便读[M].民国华西国学丛书活字本.
    [10]黄盛璋.先秦古汉语指示词研究[J].语言研究,1983,(02).
    [11] 何乐士.《左传》语法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12] 张揖.广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3]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
    [14]梅膺祚,吴任臣.字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15] 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
    [16]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17]王引之.经传释词[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18] 皇侃.论语义疏[M].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19] 韩愈,李翱,苏辙,张九成.论语笔解论语拾遗论语绝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0]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1]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0.
    [22]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23] 冯蒸.古汉语语法研究与汉藏语比较[J].语文导报,1987,(12).
    [24] 郭璞,邢昺.尔雅疏[M].清嘉庆二十年南昌府学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本.
    [25]路志伟.说“是”字[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1985,(02).
    [26]洪波.汉语历史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7]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上)[M].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汉语研究论文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29]吕叔湘,江蓝生.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30]冷玉龙,等.中华字海(第2版)[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
    [31]张玉金.西周汉语代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3]王力.王力文集(第1卷)[M]中国语法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3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35]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清嘉庆二十年经韵楼刻本.
    [36] 陈彭年.重修玉篇[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7]向熹.简明汉语史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8] 《古汉语词典》编写组.古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9]宗福邦,等.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0]李佐丰.先秦汉语实词[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41]方有国.先秦汉语实词语法化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5.
    [42]史存直.汉语语法史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3]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三卷)[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44] 蔡沈.书经集传[M]朱文公订正门人蔡九峰书集传.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5] 于省吾.“王若曰”释义[J].中国语文,1966,(2).
    [46]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7]许慎,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48]民族语文编辑组.民族语文研究文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49]周法高.中国古代语法·称代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0.
    注释
    1“兹”属于哪一类指示代词大致是没有什么争议的,除了郭锡良提出“兹”应是泛指代词,以往各家都把“兹”归入近指代词中。“此”为近指代词是学界一致的看法,没有争议。
    2(1)以下为《论语》中“斯”作宾语且处于倒装句中的两个例句:其斯獉之谓与!(《论语·学而》)吾斯獉之未能信。(《论语·公冶长》)
    3(2)据我们考察,“斯”在上古时期常用于在句中作连词,《汉语大字典》:“连词。1.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相当于‘则’、‘而’。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八:‘斯,犹则也。’2.表示假设兼让步,相当于‘就’、‘就是’。”详见: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崇文书局2010年版,第2171页。
    4(1)何乐士在《〈左传〉语法研究》中指出,《左传》中指示代词“是”共约356例,这个数据应是不准确的。详见何乐士:《〈左传〉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5页。
    5(2)很多学者把“是以”“是用”看成一个词或者一个固定格式,敖镜浩(1982)指出:“‘是以’、‘是用’在句首或谓语之前,使上下文紧连,强调本句是上文所述事由的结果。结构上它们独立在谓语之外,但句意上仍有帮助本句谓词说清事实的作用。”据敖氏考察,西周春秋金文“是用”“是以”都有用例,《诗经》、《论语》中都是“是用”“是以”杂用,而之后的《左传》、《孟子》、《庄子》、《墨子》等均只用“是以”不用“是用”(引文除外)。可见,“是以”在这一时期最终取代了“是用”。
    6(1)张玉金在《西周汉语代词研究》一书中提到:“指示代词‘伊’在西周语料中只出现了3次,都出现在《诗经》里。”我们认为这一数据应是不准确的。
    7(1)注:我们把有谓词性属性的近指代词归入“谓词性近指代词”一类中,一般而言,谓词性近指代词同时具有体词性属性和谓词性属性。
    8(1)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若”在这里不能作“如此”义理解。董作宾认为:“‘王若曰’是一种公文程序,‘若曰’是书面语,单称‘王曰’。”王占奎也认为“王若曰”不是“王如此说”之义,他在《“王若曰”不当解为“王如此说”》一文中提出:“‘王若曰’的意义是‘以神的名义,王说’。”详见《周秦文化研究》编委会编《周秦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9页。
    9(1)张玉金在《西周汉语代词研究》中提到“然”“若”“尔”在句法功能上的差异:“‘然’可作谓语、状语,‘尔’只作谓语,‘若’只作状语。”显然,这里仅对“然”的句法功能总结是准确的。详见张玉金:《西周汉语代词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