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就是排骨,排骨就是肉”之辩已属小儿科,陪客人玩角色扮演,才是挑战性极高的成人游戏。前几年,广州出过一则社会新闻,说某酒楼的保安按照店主指示,一律“头戴一顶礼帽,上穿丝绸马甲,下穿宽大裤头,屁股上挂一把木制驳壳枪,点头哈腰,遇见客人无论男女均叫大爷”,这种扮相因被视为“就像一个抗战时期的汉奸”而“遭到一些客人的指责”和“情绪激动的辱骂”,“一位参加过抗战的老革命不能忍受面前出现‘汉奸’,当场对他们饱以老拳。” 苦水吐尽泪始干,东风无力脑也残。史蒂夫把迎送生涯的精华,全都注入了本书附录“四十条建议让你做个好餐客”。对于存有“攻玉”之心的我国读者来说,这四十条里面,有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如第一条“提前预订,订了就要来”等。尤其是第三条“永远不要说‘我是你们老板的朋友’”和第八条“永远不要说‘你知道我是谁么?’”为什么这两句话永远不能说?史蒂夫的解答是:“餐厅老板没朋友。你一进门就说这句话只能告诉别人你是一个愚蠢的装腔作势的人。”以及“怎么了?你忘了你自己是谁了?” 我的补充是:以上这两句话,也永远不要对交警说,特别是从餐厅出来之后。 又有若干条文,需要“有批判地接受”。比如第十条:“别在餐厅用手机。对,说的就是你,永远需要打电话的黑莓迷!没有人告诉过你在别人吃饭的时候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很没有礼貌吗?除非你是一个心脏移植手术主刀医师,随时待命前往,否则就把你的手机关掉或者调成震动。没有人想要听你那傻傻的《教父》铃声。还有,别在侍应生给你介绍菜品或者听你点菜的时候打电话。如果你需要打电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到外面去打。另外,当你在座位上坐下之后,避免上演那个把手机扔在桌面上的动作。手机只能散发臭气,增加社交不安全感。把手机揣在你的裤兜里。” 在我国,凡事一旦涉及吃饭和打电话,国情之特殊,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了,而一旦吃饭和打电话这两件事同时发生,事态之错综复杂,更是可想而知。老实讲,早期的“大哥大”如果不是被第一代用户开发出当众重重地“插”在饭桌上之功能,我国的移动通信事业,相信就不会有今日的繁荣。我当然更不会相信饭馆里前后左右那些“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的男女“同食”们个个都是心脏移植手术的主刀医师,但是这并不足以让我没理由怀疑他们不是在紧急呼叫某一位心脏移植手术的主刀医师。就算不是,在饭桌上忙着打手机的主儿,大多也都是在呼朋唤友,召集更多的人来饭店作贡献。鸡有五德,人有三急,把手机关掉?还什么“调成震动”?亏他想得出来!吃饭时关上手机,相当于大便时开着厕门。别说吃饭,就连大小便,此物都不敢须臾离手。今年“两会”期间,有记者采访国产“大飞机”负责人,问这飞机有何中国特色,回答里有一条,就是“可以在飞机上打手机”。 至于“把手机揣在你的裤兜里”这种倡议,简直就是饭馆的票房毒药,社交生活的重大丑闻。手机揣在裤兜里,如何能于第一时间听到朋友打来的电话?尤其是那些急询饭店地址的电话,若未能及时接听,难免会被友侪们视为请客缺乏诚意的证据。因为宝爷逃避饭局常用的借口就是:“昨晚没听到你电话,手机揣在裤兜里,裤子没在身上。” 史蒂夫虽以博客发迹,但对3C产品却似有深仇大恨。除手机外,他在第十二条里变本加厉地要求广大顾客:“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用笔记本电脑。午餐时间还可以接受,因为你可能在工作呢;但是其他任何时间这种行为都会让你看起来有些怪。读一本书(最好是这本)或者看看报。” 还有针对少年儿童的第十一条:“告诉你十几岁的孩子把游戏机收起来,坐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