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东纯著 《迟到的间隔年》 中信出版社 2009年9月出版 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一次跨国长途旅行,让自己在旅途中观看世界,认识自我,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一年,就叫做“间隔年”(Gap Year)。 2006年12月,东东带着一张仅有两万一千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广州,带着一个“间隔年”主题,走出了中国。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前往印度变成一次辗转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西藏到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身份服务于当地的非政府组织,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人。 东东把他的这次经历写成了《迟到的间隔年》。书的封面,有一整片蓝天。旷野中,东东头发凌乱、衣服邋遢,背我而坐。 在枯燥、乏味的都市中生活久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内心中很容易产生旅行的欲望:背上大包包,挂上相机,往心中向往的地方奔去;放下工作,撇开世故人情,追寻某种说不清道不尽的东西。 东东启程了,他犹豫、兴奋、担心,但还是迈开了脚步。能选择走出第一步,在很多人眼里,就已经是个勇士了。“做义工”是东东的旅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2007年2月,东东来到了印度加尔各答,加入了一家名叫“垂死之家”(KaliGhat)的慈善机构做义工。他的工作之一是照顾病人,垂死之家有一个大约五六十岁的病人叫Ruby,由于身体缺陷,生活不能自理,东东负责照顾他。Ruby吸烟,总是哀求东东给他烟抽,但顾忌到他的病情,东东强制自己拒绝他。 东东在书中描写的这一段让我记忆深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