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谁能“看穿”真正的波伏娃(2)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中国经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但是,每一种特殊的人格特质和行事方式的形成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那些渗漏在时光中的细节,秘密地铺展着一个生命前行的路径,即便纵横交错,却不乏因果逻辑。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连续的过程,写作却不是。词语,是从这个倔强独立的女人的生活中,扬帆起航开始的冒险。她的思想,她的心理状态,她的私生活,她的爱情和爱情理念及现实体会,她都用词语表达出来,以此和这个世界抗争。如果说,用“激荡”这一个词来形容她的一生是贴切的,那么,此一效果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她的文字。
    拨开由波伏娃自己的叙述产生的致幻因素,真实地体察她的生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女人,写了那么多东西,她表达她的真实感受的同时,修饬着她对事物怀有的态度,她描写着她所经历的事的同时,虚构着事实可能的发展;这些折射到她的生活中,她觉得自己有义务为自己所表达的理念,在现实的生活中,予以践行,比如她的爱情理念,比如她对一个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的“女人”的定义。写作,和她的生命现实,交错前行,有时则是令人惊讶的相融。
    对于作者来讲,写一部波伏娃的传记,犹如一场需要深刻洞察力的斗争。这个女人太聪明,又太真诚,她用词语平衡了自己与世界,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用词语威胁着想在她的文字里寻找真实的人的努力,如此强势。《激荡的一生》的作者们,要做的是不断地辨析。他们是否做到了,不得而知。一个清晰的事实是,波伏娃用词语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坚实而华丽的城堡,而它和她,都成为真实的存在。她为自己写的传记,她的访谈录,她与情人们的信件,甚至,她的情人们,都是她用来建构她的生命的某种材料,并且,因为她想要的生命质地,她改变着它们。
    作者没有忘记在这部传记的前面,补上这样的情景:波伏娃逡巡在她的记忆里,她缓缓叙述着,突然激动起来,对来访者说,不,事情不是这样的,你不要把它写进去……在和年迈的波伏娃交谈时,波伏娃依然没有忘记修改事实,她要她的生命和她生命中发生的事,符合她的理解和期待。这个女人,倔强如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