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样板戏史记》 探测器江青VS最佳编剧江青 江青与样板戏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江青那些年的地位,其实是个探测器。《清宫秘史》、《武训传》、《红楼梦》、《海瑞罢官》都是她先出面,说她认为应该批判,大家从来不认为她有多高明,所以听过也就罢了。然后回去报告--'他们不听你的!'"井岗山老人曾志的描述大致还原了江青此时的角色,她的文艺观即将成为政治气候的红绿灯。 有人认为江青在样板戏创作改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曾任文化部长的于会咏就公开声称,江青是样板戏的总导演,总编剧。于是,人们认为打上"江氏标签"的样板戏是'阴谋文艺'。但也有人认为样板戏里多个剧目在江青插手之前就已经基本成型,由此说明样板戏本是好作品,是江青'掠夺'了艺术家之作。 真相到底如何?爱读易卜生的江青后来如何"导演"出了与其青年时代截然不同的样板戏,本书详细解读了文青李云鹤、演员蓝萍、革命者江青、主席夫人、电影处长、样板戏"最佳"编剧、旗手的心路轨迹,进而揭示江青与样板戏由远及近,乃至密不可分的必然之路。 同时披露了江青与样板戏历史上的一些事件的真实内幕,重新发掘了当年参与样板戏的编创演人员的恩怨情史与结局,鲜为人知的是,本书首度透露,将样板戏与江青分割开来的第一人,正是将江青推上高峰的毛泽东。1969年秋,毛泽东出巡杭州,在与当地文艺界人士闲谈时,有人说到江青创造了样板戏。毛泽东的话出人意料,他说"不是,戏原来就有,是文艺工作者的劳动成果。"此时正值样板戏的巅峰时期,毛的这番出人意料的表态没有公开传达,但却给后人留下了诸多值得回味的想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