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关于韩少功和《马桥词典》的七张扑克牌(3)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豆瓣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第四张扑克牌:《玩笑》&《慢》
    《齐人物论》里提到,韩少功在翻译领域也成绩斐然。我按图索骥,赫然发现他是国内第一个翻译米兰昆德拉的人。
    昆德拉的书,我只看过《玩笑》、《慢》,以及半本《生活在别处》,而且并非韩少功的译本。凭这点阅读经验,我当然不敢说自己熟悉昆德拉。但做为了解韩少功的一张牌,它足够了。
    还是《第二世界》:这本书中曾经提到,昆德拉习惯于明确的以作者身份进入自己的小说,大段的抒发感慨。而读者对他那些充满哲学思辨的感慨,非但不感到破坏了小说结构,反而异常欢迎。这构成了昆德拉的一大写作风格。
    这一说法,在我阅读《玩笑》和《慢》的过程中得到了验证。
    当我知道韩少功翻译过昆德拉,再反过来想,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的写作风格,居然和昆德拉及其神似!
    我几乎可以肯定的说,翻译昆德拉的过程,构成了韩少功的某种文学师承。
    这是我04年寒假期间摸到的第四张扑克牌。
    最后一张牌:《哈扎尔辞典》
    读完《马桥词典》,我已经将第一张牌到第六张牌理清了。果然是一副漂亮的同花顺。我本以为这副牌已经完整了。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为它填上了第七张牌,也是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张。
    在MSN上,我对一个朋友说:“韩少功把小说以辞典方式写出来,实在是极大的创新。”
    朋友迅速回答我:“哪里是创新,不过是模仿《哈扎尔辞典》罢了。”
    什么??《哈扎尔辞典》?听都没听说过!
    马上四处搜索,才发现,这是一本我从未听说过的名著。这本书,早就开创性的创造了辞典体小说这一新文体。
    原来如此……
    如果没有这第七张牌,前面六张牌不仅足够完整,而且足够封闭。可第七张牌的出现,虽然进一步完整了我的知识结构,却又同时打破了这个闭环。至少,我现在迫切的想找这本《哈扎尔辞典》来看,而这又不知道是怎样一个摸牌的过程。
    所以,《哈扎尔辞典》是上一局的最后一张牌,又是另一局的第一张牌。
    OH YEAH!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乐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