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宾著《反热钱战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8月 ![]() 【阅读连载】【发表书评】 “热钱”的食肉动物本性 狼群是闻腥而动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制造业大国”勤勤恳恳为全世界“打工”,终于在今天积累了相当殷实的“家底儿”。口袋里有了些碎银子,于是就被人盯上了。关键是这个憨实可爱的“大块头”财富意识刚刚觉醒,股市、楼市犹如青春期的男孩,有着旺盛的生长动力,而人民币升值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开启,犹如一个小小的缺口,“热钱”狼群立刻嗅到了巨大的投机利益散发出的腥气。 过去几十年,在拉美、东南亚、俄罗斯、日本,所有后期新兴的工业国家,都经受了这些“热钱”狼群的洗礼。 再没有比乔治·索罗斯这样更著名的“狼王”了。这位多年来携“热钱”在世界各地翻云覆雨的投机家,已经把金融食肉动物的本性上升到了哲学层面: ——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专门攻击弱者。 ——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数学不能控制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 ——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在这里道德根本不存在,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 显然,中国大而不强、肥而不实的财富家底儿,正是这些“热钱”狼群最好的狩猎目标。 更关键的是在战略层面。逐渐成型的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与“热钱”背后的世界金融利益集团本身有着尖锐的矛盾。制造业如果是人的肌肉和骨骼,金融业就是人体的血脉,“热钱”攻击中国,最终目标一定是控制中国经济的工业命脉,让中国经济最终必须依赖于国际金融势力。因此,摧垮股市让中国本土投资者信心丧尽;再搅乱楼市,最终拖垮中国本土的银行业;当本土企业失去了本土金融力量的支持,他们再过来低价并购中国的优质龙头企业……这一整套看似完美的猎食计划,相互配合、互相影响,将成为中国经济在“后奥运时期”面对的最严峻考验。 【凤凰读书推荐书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