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磊 林建达 张庭宾著《反热钱战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8月 ![]() 【阅读连载】【发表书评】 8月8日,是中国人实现“百年奥运梦想”的欢庆时刻。然而,这一天却又显得格外不寻常。那一天,俄罗斯的坦克装甲军团开进了格鲁吉亚,给了由美国人操纵的前台演员重重的一击。布什和普京笑容可掬地坐在“鸟巢”看大戏。中亚博弈的大棋局,却在悄然发生巨变。崇尚和平竞赛的奥运盛会,根本无法改变人类你死我活彼此争斗的残酷现实,让人深刻体察到国际政治的“黑社会”本质。 同一天,在低位徘徊已久的中国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五”,再度暴跌5%。对酝酿很久的“奥运行情”的恶意打击,让每个中国投资者难堪而沮丧。 中国运动健将以51金抢得第一,展现了新兴大国的气象。而在运动赛场外的经济大博弈更加惊心动魄。随着股市跌入深渊、楼市命悬一线,沿海经济区大批中小企业紧绷的资金链条开始断裂,中国经济正经受重大考验。而这些,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钱袋子和未来的生存环境。 锁定“海外热钱军团” 在“跌跌不休”的股市调整中忍受煎熬的中国投资者,也许首先应该反思当初大牛市时期的疯狂。事实上,“慢牛更持久”观点早就耳熟能详,“泡沫论”的警告声此起彼伏,但面对快速膨胀的投机狂潮,又有多少人能够理性面对?恰恰是当“财产性收入”的提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石油这样寄望稳定市场的巨型航母登陆A股时,牛市却已透支了它最后的力量,开启剧烈调整之路。奥运会前的暴跌,似乎正是为了夺去市场最后的信心。 如果仅仅用“集体性狂热”的心理现象来解释这一轮大震荡,可能过于简单化。市场毕竟由大大小小各类投资者构成,如果说大机构和重头资金是“领头羊”,而中小散户显然在博弈中扮演了“跟班儿”的被动角色。那么,是谁在市场明显出现泡沫迹象的时候仍持续不断拉抬?又是谁在政府连续发出维护市场稳定的呼声后却疯狂打压?泡沫是如何被刻意吹大,而在股指被腰斩、市场一片狼藉时,却又在摧残并制造恐慌? 《反热钱战争》的作者张庭宾依据长期跟踪观察,最终锁定中国股市大起大伏的真正操纵者——“海外热钱军团”。在他看来,正是“热钱”有计划的诱惑、煽动和操纵,在股市最后的疯狂时期先行撤退,把本土基金和散户套在高高的山冈上,随后在股市不断下挫的过程中高抛低吸,连续做空A股,对跟进的投资者进行血腥的屠戮。“就像在非洲大草原上,如果羚羊群不动,狼群的猎食计划就无法实施,它们先要把羊群赶起来……这时候,羊群有些害怕,争相向前跑,而发现危险时越发恐慌,四散奔逃,相互践踏,胆怯者甚至会恐慌过度而昏厥,这样狼群就可以利用很少的力气获得丰硕的猎物。” 据张庭宾测算,几年来陆续潜入中国的“热钱”,数量达到惊人的1~1.2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一半),这还不包括他们的盈利部分。如果按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再乘以4倍的货币乘数,“热钱”在国内的流动性可能有30万亿人民币。这完全是一支庞大的作战军团了!那么,“热钱”军团真能统一行动吗?他们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凤凰读书推荐书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