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定方言的前置介词 本文探讨保定方言表示两个顺序事件的时间标记前置词“投”。普通话的“X+前(之前)”中的“前”是后置介词,冀鲁官话保定方言与其对应形式是前置介词 “投+X”。如例 (1),“投”表示“之前,以前”的意思,即在已经提及的事件之前的某一个时间。 (1)投睡觉别忘喽关灯。(保定方言,前置介词结构) (2)睡觉之前,别忘了关灯。(普通话,后置介词结构) 这样的现象在北方一些方言中并不罕见,如河北其他一些地方、宁夏、陕西等等。(参看吴继章,2012;兰宾汉,2011:201-202),但是有时也有些语义上的一些差别。 2. “投+X”中X的体貌和语义特征 “投”在保定方言中的使用比普通话的“前”有更多的局限性。普通话的“前/之前”可以带体标记。保定话的“投”短语则不允许与任何体标记共现。 (3)衣服干了之前先别拿进来。(普通话) (4)*衣裳投干喽先别拿进来呢。(保定) 此外,普通话“前”之前的成分可以被否定,而且即便是加上否定词以后,句子的意思也不会改变。下面的例子涉及“羡余否定”(expletive negation),这在普通话中并不罕见。然而,保定方言中的X成分不可以被任何形式的否定词否定。 (5)弄清楚之前先别做决定。(普通话) (6)没弄清楚之前先别做决定。(普通话) (7)投弄清楚先别定呢。(保定) (8)*投没弄清楚先别定呢。(保定) 在“投+X”中,X可以是光杆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还可以是隐含了状态变化的“动态时间名词(temporal dynamic noun)”(Tonhauser,2002、 2006:第三章),即可以表达时间意义的动态名词或名词短语。如:“明儿”(“破晓”的意思)。 (9)卖豆腐脑儿的投明儿就出摊儿唻。(保定) 保定方言“投+X”与普通话的另一不同之处与谓词有关。保定方言表示不可控事件的动词一般不能进入“投+X”短语中。瞬间可控动词,如“走”“出门” 可以和“投”搭配。而瞬间动词,如果不可控,如“丢”“掉”等则不可以。此外,类似的典型例子还有表示天气等自然现象的动词,如“发水”“地震”等也是不可控的,还有一些像“中奖”这样的不可控事件也是如此,都不能和 “投”搭配。相比而言,普通话就没有这样的限制。 3.“投”句法的辖域 普通话“前”的句法辖域是整个小句上,而不像保定方言的“投”,仅仅是在其后的动词短语或名词短语上。 (10)你们[投吃饭],他才来帮忙。(保定) (11)[你们吃饭]前,他来帮忙。(普通话) 保定方言的“投”既可以出现在句首的位置或者当施事在句首时也可以出现在施事与事件之间的位置上。但是,当小句有主语时,“投”不能在小句句首的位置。以上可以表明“投”的辖域确实是在其后的VP,而不是整个小句。 (12)投吃饭你先把桌子收拾收拾。(保定) (13)你投吃饭先把桌子收拾收拾。(保定) (14)*投你吃饭先把桌子收拾收拾。(保定) 4. “投”的来源以 及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 “投”的使用最早出现在上古汉语早期,到了上古汉语晚期就已经非常普遍了。“投”起初是表示“投掷”义的动词,由此产生诸多派生义项,如 “扔掉” “丢弃”“放置”“前往”“赠与”等等。参看蒋绍愚(2006)以及《汉语大词典》(1993)的13个义项。 “投”作为时间前置介词的用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用例不多,《汉书》只有2例。参看吴金花(2008)、杨伯峻和何乐士(1992:400-401)。但是这两个例子里的“投”仍然可以看作是动词,直到五代时期,才出现了“投”的时间前置介词用法(冯春田,2000:372-374)。 中古汉语早期也没有发现“投”的介词用法。动词“投”在这个时期获得了新的意义—“到达”义,即由“到达一个地点”到“到达某个时间点”(参看蒋绍愚,2006)。 (15)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世说新语·雅量》) (16)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后汉书·任光传》) 我们认为“投”在中古汉语早期还没有语法化成为时间介词。直到中古汉语晚期,才出现时间介词的用法。《全唐诗》里有一些跟时间有关的例子,不过语义上是“直到”(until)而不是“之前”(before)。《祖堂集》里也有一些表示“直到”的例子: (17)不许夜行,投明须到。(《祖堂集》卷6,“投子和尚”) 表示“直到”意义的时间介词“投”在宋代时期尤其是诗词中已经非常普遍了。 (18)投老心情非复昔,当时山水故依然。(王安石《王安石集》,“观明州图”) 到了元代,表示时间的“投”还是少。但是,在《老乞大》和元代的戏剧中,发现了另一些形式,如“投到” “投至”,甚至“投至到” “投至的”等。这些词既可以表达“直到”也可以是“之前”。我们认为从“直到”义到“之前”义的语义演变大概发生在13到14世纪(元代)。可是到了明代, “投”“投到”“投至”表示“之前”义的时间介词用法还是不多。然而,我们在《金瓶梅词话》(公元16世纪,1617年版)和《西游记》(公元16 世纪)找到了一些例子。 我们认为表示“之前”义时间介词“投”或“投到”在清代时期就消失了,因为在《红楼梦》里没有找到相关用例。到了现代,“投”的时间介词用法在北方的一些方言里仍旧可见,如保定方言。 5.“投”的历史演变及其路径 “投”的历史演变路径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上古汉语中动词“投”最初的基本意义是“扔,投掷”。动词“投”的“到达”义最早出现在公元4世纪或者更早的时期。这个义项可以是由“投掷”义直接发展来的(蒋绍愚,2006),但也不能排除由其他空间意义“去”“放置”以及位移动词和存在动词发展来的可能性。我们认为有两种可能:“投”从“投掷”到“到达”,或者从“去往到“到达”。 这个机制是通过隐喻引申或语用上的转喻推论语义重新分析的派生机制,而不是语法化。无论是隐喻还是转喻,这里我们所讨论的是演变动因,而不是与重新分析相关的演变机制。 我们赞同蒋绍愚(2006)的观点,即“空间>时间”。“投”从表示“到达”义的动词到表示空间时间的介词“直到”(until)是语法化过程,在跨语言中也很常见。这个演变大致发生在中古汉语晚期(公元8世纪左右)。“投”主要是用来引出时间事件的标记,空间意义还是比较少见,因此是由表示时间的短语“到达+时间词”派生而来的。 直到公元13 -14 世纪,表示“之前”(before)的时间介词“投”才出现。同样,有两种不同的实现策略:(1)“直到”[+介词]>“之前”[+介词];(2)“到达”[+动词]?“之前”[+介词]。我们认为“投”语义演变是由表示“直到”义的介词派生出来表示“之前”义的介词用法,而不是直接从动词演变而来的。根据是:“投到”“投至”及其变体的一些语义上有歧义的例子,根据语境和后面短语的语义特征可以理解成“直到”或者“之前”,这有可能是“直到”义和“之前”义中间过渡的阶段。 6.结论 在表达两个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上,保定方言主要使用前置介词“投+X”,而普通话则使用后置词的策略“X+前”。 我们首先指明了这两个不同策略的限制: a.普通话的“前’可以与体标记共现,而保定话的投不可以。 b.不可控的谓词不能进入“投+X”中。 c.普通话的“前”的语法辖域是整个小句,而保定方言是后面的VP或者NP。 关于“投”的来源及其历史演变,我们试图说明一下的派生过程: i.从动词“投”的“投掷”义到动词“投”的“到达”义 [语义派生]; ii.从动词“投”的“到达(某个地点)”义到动词“投”的“到达(某个时间点)”义 [语义派生]; iii.从动词“投”的“到达”义 到介词“投”的“直到”义 [语法化]; iv.从介词“投”的“直到”义到介词“投”的“之前”义 [语义派生]。 参考书目 冯春田 2000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罗竹风(主编)1993《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蒋绍愚 2006 《“投” 的词义分析和词义演变》, In D. Ho, H.S. Cheung, W. Pan, and F. Wu (eds.), Linguistic Studies in Chinese and Neighboring Languages, 233-250. Taiwan: Academia Sinica 兰宾汉 2011 《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中华书局 刘丹青 2002 《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4期 刘淑学 2012《中国语言地图集》之“图B 1-3 冀鲁官话” , 张振兴(编),商务印书馆 马贝加 2002 《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时昌桂 吴伟奇 2008 《“投”的虚化历程及相关问题》,《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第6期 吴继章 2012 《普通话里表示时间的“名/动/小句+前/后”在河北方言中的对应表达方式》,《中国语言学报》第15期 吴金花 2008 《时间介词“投” 的产生及演变》,《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第5期 杨伯骏 何乐士 1992 《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 张赪 2002《汉语介词词组次序的历史演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朱德熙 1959 《说“差一点”》,《中国语文》 第9期 Anderl, Christoph 2004 Studies in the Language of Zu tang ji. Oslo: University of Oslo Brinton, Laurel J. and Elizabeth C. Traugott 2005 Lexicaliz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ao, Yuen 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ppell, Hilary M., Li, Ming and Alain Peyraube 2007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Typology: The State of the Art. Linguistic Typology 11(1): 187-211 Dryer, Matthew S. 2003 Word order in Sino-Tibetan languages from a typ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In G. Thurgood and R. LaPolla (eds.), Sino-Tibetan Languages, 43-55. Richmond: Curzon Press Dryer, Matthew S. 2013 Order of Adposition and Noun Phrase. In: Dryer, Matthew S. & Haspelmath, Martin (eds.) 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 Online. Leipzig: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Greenberg, Joseph H. 1963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 In J. H. Greenberg (ed.), 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 73-113.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Greenberg, Joseph H. 1980 Circumfixes and typological change. In E.C. Traugott et al. (eds.) Paper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233-24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Greenberg, Joseph H. 1995 The diachronic typolog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In M. Shibatani, & T. Bynon (eds.)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ypology, 145-166. Oxford: Clarendon Press Heine, Bernd and T. Kuteva 2002 Wor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Jo-wang 2016 Negation under yiqian “Before’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cross-linguistic variation of expletive negati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7 (1): 1-26 Meisterernst, Barbara 2015 Tense and Aspect in Han Period Chinese - A Linguistic Analysis of Shiji. Berlin: de Gruyter Peyraube, Alain 1979 Les "approximatifs" chinois : chàbuduō, jīhū, chàyidiănr. Cahiers de Linguistique–Asie Orientale 6(1): 49-62 Peyraube, Alain 1980 Les constructions locatives en chinois. Paris : Editions Langages croisés Peyraube, Alain 2017a Periodization. In R. Sybesma (ed.),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46-349. Leiden: Brill Peyraube, Alain 2017b Syntactic-semantic change in Chinese: Processes of analogy, reanalysis, external borrowing. In G. Peng & F. Wang (eds.) New Horizons in Evolutionary Linguistics, 191-221. Hong Kong: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27 Tonhauser, Judith 2002 A dynamic semantic account of the temporal interpretation of noun phrases. In B. Jackson(ed.), Seman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 (SALT), 286–305. Ithaca, NY: CLC Publications XII Tonhauser, Judith 2006 The temporal semantics of noun phrases. Evidence from Guarani. Phd Dissert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Traugott, Elizabeth C. and Richard B. Dasher 2002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iegeler, Debra 2016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counterfactual almost, Journal of Historical Pragmatics 17 (1):1-25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9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贝罗贝 (Alain Peyraube) ,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CNRS)名誉研究主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学院 (EHESS)中国语言学首席教授,曾担任法国东亚语言研究所 (CRLAO) 主任 (1985-2000) 和里昂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0-2016)。现任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7年至今) 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荣誉研究员(2009年至今)。曾担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协会主席和欧洲中国研究协会主席,同时也是欧洲研究理事会 (ERC)科学委员会创始成员 (2005-2013),2006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 (Academia Europaea) 院士,2013年担任其语言学科主席,2016年成为其董事会成员。作为汉语历史语法和汉语方言类型学的专家,贝罗贝撰写了五部汉语语言学专著,发表相关论文约200篇,其最新研究是从跨语言的角度在广义的功能认知框架内进行的。 宋娜,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方言句法语义,类型学,历史语言学。代表作有“从早期闽南语到现代台湾闽南语否定词的历史演变——关于三个否定词的简明概述”(《历史语言学研究》1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