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赵彤:从汉语史看音变过程的几种模式

http://www.newdu.com 2019-06-12 今日语言学 赵彤 参加讨论

    经典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认为音变过程不可观察。词汇扩散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揭示了共时语言中的变异现象是观察音变过程的窗口。
    从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来观察音变过程,不外乎有以下四种可能的模式:
    1)语音上渐变,词汇上突变;
    2)语音上突变,词汇上渐变;
    3)语音上渐变,词汇上也渐变;
    4)语音上突变,词汇上也突变。
    第一种是新语法学派的观点。第二和第三种是王士元(1969)提出的词汇扩散论的假设,他认为第二种更为可信。至于第四种,王士元认为是不可能出现的。
    汉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献。历史文献虽然记录的只是语言在一个个历史时期的片段,但是对于音变过程也能够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从汉语史来看,上面提到的四种模式都是存在的。
    1 语音渐变,词汇突变
    新语法学派认为语音的演变是在说话人不知不觉中以渐变的方式进行的。既然说话人对音变没有知觉,那么凡是符合同一条件的词在演变上的机会就是均等的,都要发生同样的变化,也就是词汇上突变。所以新语法学派标志性的口号就是“语音规律无例外”。
    在汉语史中,“见系细音颚化”(k→tɕ/_i,y)和“假摄开口三等主元音高化”(a→ɛ/i_#)属于这种类型的音变。语音渐变首先应该在发音生理上存在可能性,这两条音变都符合,而且在方言中和历史文献中都能找到演变的中间环节,所以语音是渐变的。从词汇来看,所有符合条件的词都发生了变化,少数“例外”都可以解释。比如“客”字在《中原音韵》中有kʰiai和kʰiɛ两读,可是今读kʰɤ,没有颚化,似乎是例外。实际上明代的《合并字学集韵》中,“客”除了kʰiai和kʰiɛ以外,还有一个新的文读形式kʰɛ,今读是来自文读。北京话“客”字白读为tɕʰiɛ,正是来自kʰiɛ,同样也发生了颚化的音变。
    2 语音突变,词汇渐变
    针对新语法学派的观点,词汇扩散说提出:语音演变的过程在音值上是突变的,也就是说由某个语音形式直接变为另一个语音形式,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阶段;在词汇上是渐变的,即相同语音条件的词不是一起发生变化,而是逐个发生变化,通过新旧两读共存逐渐向新读过渡。
    汉语史上“疑母失落”(ŋ→Ø/_V)和“皆来韵齐齿呼韵基单化”(ai→ɛ/i_#)属于词汇扩散的例子。这两个音变都有相当数量的例外,而且从文献记载来看,很多字存在过两读的中间阶段,所以词汇上是渐变。这两个音变都受到过其它音变的影响,前者受ŋ→n/_i的影响,后者受iai→ai和入声字文读的影响,不同音变相互竞争造成了相同条件读音分歧。
    3 语音渐变,词汇也渐变
    如果一个音变在语音上是渐变的,也就是在说话人不易察觉的状态下逐渐进行的,那么所有相同条件的词汇发生变化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所以在词汇上一般来说应该是突变。不过从汉语史来看,有的音变似乎语音上渐变,词汇上也渐变。
    中古果摄一等近代以后发生了元音高化的音变(ɑ→o/ Ø,u_#),从方言和历史文献来看,这个音变在语音上是渐变的。可是“他那”等几个果摄一等字今读a韵母,似乎说明这一音变在词汇上是渐变的。然而从近代的文献来看,这些例外字都曾经有过高化的读法,而且很可能高化一读曾经是优势读法,大概到清代以后低元音的读法才占了上风。
    上古的舌尖音声母在介音-j-前颚化,演变为中古的章组声母。这一音变在语音上是渐变的,早期梵汉对音能够反映音变的中间环节。中古出现的结构助词“底”(即“的”)和人称代词“你”分别来自上古的“之”和“尔”,声母却没有颚化。但是“之”和“尔”的声母是颚化的,说明颚化也是发生了的,并没有“滞后”。
    以上两个例子中所谓的“例外”其实都有“规则”的形式,词汇上的渐变可能是由于音变在个人之间的速度不同导致少数词最终采用了保守派的读法。
    4 语音突变,词汇也突变
    如果音变在语音上是突变,同时在词汇上也是突变,就意味着符合某个语音条件的词汇一下子全部都改变了读音。这似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在汉语史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例子。
    明代以后闭口韵消失了(m→n/V_)。由m到n的演变存在中间状态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语音上应该是突变。从词汇上来看,所有-m尾字全部都变成了-n尾,没有例外,并且没有证据显示曾经有过两读的阶段,说明词汇上也是突变。
    中古开口二等牙喉音字到《中原音韵》中产生了i介音,但是在山、咸、效摄中仍然与三四等字对立:间kian≠肩kiɛn;监kiam≠兼kiɛm;交kiau≠骄kiɛu。到《合并字学集韵》中,两类韵母就合流了。这个音变虽然在语音上存在渐变的可能性,但实际上是两个方向相反的演变:ian→iɛn和iɛu→iau。前者比较自然,后者并不自然,音变的动力来自系统的调整,更可能是语音突变。
    5 音变模式的一些规律
    以上汉语史的例子说明,音变过程的四种模式实际上都是存在的,比从前设想的更为复杂。通过对这四种模式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如下一些关于音变的规律。
    第一,演变前后的两个音如果在发音生理上不具备连续性,语音上就只能是突变。
    第二,演变前后的两个音如果在发音生理上具备连续性,语音上可能是渐变,也可能是突变。
    第三,语音突变并不意味着词汇一定渐变,词汇上可能是渐变,也可能是突变。语音和词汇都突变可能是由于习得者放弃对立或学习者的偏误造成的。
    第四,语音渐变通常词汇突变,但是偶然也会出现词汇渐变的情况。语音和词汇都渐变的实现过程比较难解,本文推测可能是由于个人之间音变速度的差异造成的。
    第五,语音渐变可以产生系统中原来没有的音位或音类。
    第六,语音突变一般不会产生新的音位或音类,而是向已有的音位或音类合并。
    第七,由第五和第六可以推出,如果演变的结果是演变前一阶段的音系中没有的某个音位或音类,一般来说只能是语音渐变的方式形成的。又可以推出,如果是单纯分化的音变,一般来说是语音渐变的过程,因为分化的结果是增加了新的音类。
    第八,合流的音变语音上主要是突变。语音渐变也有可能造成合流,近似合并(near-merger)很可能是由渐变到合流的一个关键的过渡环节。
    主要参考文献
    
王士元(著) 石锋 廖荣蓉(译) 1969/2002《竞争性演变是残留的原因》,《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原文刊于《中国语文》2019年第1期
    作者简介
    赵彤,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史、汉语音韵学。代表著作有《战国楚方言音系》,编著有《汉语音韵学概论》《汉语史纲要》《古代汉语》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