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艺术漫谈 >

马尔克斯最新力作:9.2分神剧《毒枭》原型

http://www.newdu.com 2019-01-03 新经典(微信公众号) 爱酱 参加讨论

    谈到加西亚·马尔克斯,许多读者一定会首先想到《百年孤独》,想到“魔幻现实主义”。我们常常忘了,他生前除了作家,还是一名出色的记者,他的新闻报道同小说一样异常精彩。早在他很年轻时,就曾因在报刊上连载一系列新闻报道,轰动了哥伦比亚全国。这些报道后来被集结成书,即《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继《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之后,马尔克斯又创作了几部非虚构类文学作品。其中,《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中文版刚刚与读者见面。
    “《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 比我最离奇的小说还要离奇。”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马尔克斯倾注了不少心血。从开始采访到最后完稿,中间历经三年,成书时,他已年近古稀。在这三年中,他不辞辛劳地拜访相关人士,无数次因同情受害者的遭遇而心力交瘁。而当他将纷繁复杂的采访资料整理成一篇清晰晓畅的精彩纪实作品时,这部作品中记录的现实竟比“魔幻”更令人称奇。
    马尔克斯本人说:“《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比我最离奇的小说还要离奇。”
    在这本书中,马尔克斯同哥伦比亚的另一位传奇人物:大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产生了奇妙的碰撞。埃斯科瓦尔是豆瓣9.2分神剧《毒枭》的主人公原型,从哥伦比亚草根家庭走出的“麦德林”贩毒集团首领。他曾控制美国约80%的可卡因买卖,并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七大富豪”之一,也是哥伦比亚穷人们口中的“大善人巴勃罗”,是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毒枭。
    因惧怕被引渡到美国,埃斯科瓦尔绑架了九名哥伦比亚记者和一位政要亲属,作为和政府谈判的筹码。加西亚•马尔克斯用诗人的视角、利落的笔法,记述了人质所受的严酷折磨,以及营救者与绑匪进行的匪夷所思的谈判。
    事件发生时,哥伦比亚被毒枭恐怖主义搅得动荡不安。如马尔克斯的传记作者杰拉德·马丁所说,“根本就不可能有人能把哥伦比亚这些年来的混乱理出头绪,进而创造连贯的情节、建构有力的叙事。”
    然而当《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西语版横空出世,所有人都承认,“这位伟大的小说家又写出了一本高水平、令人欲罢不能的书。”有些人甚至说,如果自己没能一口气读完,便会不停地担心书中的这些人无法脱离困境。这便是马尔克斯,一个顶会讲故事的人。他笔下的《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像电影般紧张激烈,充满悬念,有着新闻的严谨和令人兴奋的语言,堪称非虚构文学的典范之作。《芝加哥论坛报》评价该书:“兼具新闻记者的详实细节和小说家的悲剧性视角,是二者的强强结合。”
    “希望书中的一切不再重演”
    在《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中,读者还将看到马尔克斯对他的祖国和同胞们拳拳的深情。他和哥伦比亚的政治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就如他自己承认的那般,“在拉丁美洲,只要有相当观众的人最后就会投身政治,这是不可避免的”。
    他曾说:“我们伟大而不幸的哥伦比亚和毒贩及其幕后黑手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国家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农业封建主义后,又打了30年游击战争,但还不曾了结,它经历数任政府,但每一任都没有代表人民意愿。”
    在创作《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之前,马尔克斯便同毒贩有过不同程度的交织。1989年,加西亚·马尔克斯从古巴返回自己的祖国哥伦比亚,此时正值埃斯科瓦尔派人暗杀最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加兰,哥伦比亚全国被毒枭制造的黑暗和恐惧笼罩之际。他公开向毒贩提出要求:“不要把哥伦比亚变成一个丑恶的国家,要让哥伦比亚人及后代子孙能够生活。”他呼吁政府、游击队和贩毒组织之间再度展开谈话,防止哥伦比亚成为美国的战争机器帮助代表美国打这场战争,并因而沦为美国帝国主义的受害者。
    在新任总统塞萨尔·加维里亚还未完全适应这一职务时,埃斯科瓦尔就组织了这起连环绑架案,即《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中记录的事件。其中一位人质意外死亡时,马尔克斯通过电台发声,要求“可被引渡者”尊重记者的生命。
    后来,政府许诺为埃斯科瓦尔安排一座舒适的监狱,以此换取人质的自由和国家的和平。尽管这一决策遭到许多人的非议,马尔克斯仍称赞这个结果为“智慧的胜利”。
    而在马尔克斯决定采访绑架案受害者了解事件真相时,绑架案的幕后黑手——在哥伦比亚呼风唤雨的毒枭埃斯科瓦尔正逍遥法外,直至十二月才被击毙。巴勃罗·埃斯科瓦尔曾残酷杀害政府官员,虽然他的势力已被大大削弱,但仍有潜在的危险性,而这并没有令马尔克斯放弃将这起绑架案公之于众的决心。在《一起连环绑架案的新闻》中,他写道:“(将这本书)献给所有的哥伦比亚人——无辜的和有罪的——并希望书中的一切不再重演。”
    这是一部理性的非虚构作品,这或许也是一部能让我们从情感上同马尔克斯靠得更近的作品。就如《纽约时报》发表的书评所说,这部作品“具备加西亚·马尔克斯最有影响力的小说所有的戏剧张力和情感共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