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他的内心有大爱,有悲悯,有星尘大海——张楚与《中年妇女恋爱史》

http://www.newdu.com 2018-11-21 中国作家网 樊金凤 参加讨论

    “那天,穿着一双我母亲刚从军人劳保用品商店给我买的军勾鞋在漫天雪色中回家。那条路很长,我也走了很久。我在大学中想起了很多女同学,有的面庞清澈忘了名字,有的记得名字却忘了长相。在我的理解中,她们那么美好,犹如春天里在夜风中摇曳的蒲公英。我记得当时有些感伤,哪天我会把她们写进小说的,我想,这样她们就不会丢失了。”
    这是《中年妇女恋爱史》的写作缘起。
    作家张楚无疑是敏感多情的,他希望用自己擅长的文字把那些在生活中走失的女同学找回来,写一写“她们”曾经的热望和不甘,给予“她们”真诚的尊重与怀念,即使“她们”或许早已在生活的一地鸡毛中变得面目全非。张楚是一位优秀的小说家,从不声嘶力竭,也不过多渲染,他喜欢安静地把身边的故事一点点娓娓道来,引着你走进他的小说世界。
    张楚有一个外号叫做“当代张爱玲”,他擅长写故事,尤其擅长写女人的故事,比如《樱桃记》《刹那记》《良宵》等篇目。张楚在生活中常被他的女性朋友笑称为“妇女之友”,他这位“妇女之友”却是哥哥式的,义气、阳刚、温暖、体贴,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好人缘,或许正是这种好人缘让他有机会他结识和了解更多的女人,于是才有了他笔下各色各样的女性角色。评论家李屹说,可能现在没有人比张楚更适合来讲这些女人的故事了。张楚对“她们”关注已久,也已在心中反复考虑过,写作一组女人的心事和故事,是水到渠成的。
    《中年妇女恋爱史》讲述了许多女人的故事,她们中有风情万种的茉莉,有悲伤沉默的美兰,有愧疚自责的姨妈,也有神秘莫测的段锦,她们性格不一,命运各异,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不安,她们是一群时而有说有笑,时而默默流泪的女人。而她们或许只是我们身边最普通不过的女人,从失败中来,再到失败中去,在时代潮流中身不由己,在红尘滚滚中有苦难言。当然,也有属于她们的隐秘的甜蜜。
    读《中年妇女恋爱史》,适合选一个有阳光的午后,最好再点播一首《董小姐》,在低沉沧桑的声韵里,听张楚缓缓诉说“她们”的故事:无疑,茉莉是班上最细的女生,也是最白的女生……这是书中的第一个短篇,张楚用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七年、二零零三年、二零零八年、二零一三年五个生活片段串起一个女人与几个男人的恋爱史,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甜蜜,也有每个阶段的无奈和苦楚。直到最后,当得知被小她一轮的蔡伟卷走八十万,得知闺蜜小五和情人蔡伟好了两年了,这个结局击碎了茉莉对于爱情、对于生活的所有憧憬。这里的茉莉便如《长恨歌》中的王琦瑶,一生曲折,两个身影摇摇晃晃,跌跌撞撞,似漂浮不定的浮萍,繁华落幕,无限苍凉。茉莉应该不算是一个好女人,她甚至有些世俗和风情,但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让人生出不忍和感慨,隐忍也好,抗争也罢,谁不是庸常生活的受害者?张楚在写女人的时候是温柔诚恳的,带着怜惜、热情、关切与呵护——是的,张楚是爱她们的。
    书中最让人感动的是最后一篇《野草在歌唱》,小说写了一群像野草一样的小人物,他们生活在小县城,他们热爱文学如同生命,又怕自己热爱的东西在旁人眼里是卑贱、孱弱的,他们卑微、敏感、沉默又自尊。我至今仍记得他们初见彼此后的欣喜和小心翼翼,记得老周在公共场合谈起诗歌诗人时的手舞足蹈,记得“我”的羞愧和不安,以及老周的自杀带给我们的沉默和恐惧,我曾为这些人这些场景一遍遍地流泪,并一直好奇于这篇小说的真实性。后来,在与张楚的一次聚会中,那次聚会还有许多他的朋友,我已经记不清大家具体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在那个烟雾缭绕的房间,大家喝着酒,谈着文学、情怀和尊严,每个人都无比真诚,也无比脆弱,那次聚会最后有些伤感,房间里时而喧闹时而沉默,这让我想起了《野草在歌唱》,以及其中的一句话:“我们都不该轻易地失去。即使到头发斑白,我们也应该在一起,谈谈情,说说梦。”而关于《野草在歌唱》故事的真实性,我却从未问过。
    张楚至今仍生活在那个叫滦南的县城,他曾在书中坦言自己的写作抱负,“有时我骑着自行车走在倴城,看着众生万象,琐碎的幸福感会充盈我的内心。我知道,早晚我会写出他们的心灵史。犹如上帝造人”。也许,张楚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他总能把身边的凡俗之人最后都变成了星光熠熠的人,因为他的写作中带着善良和使命,正如演员耿乐所说,张楚的内心有大爱,有悲悯,有星尘大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