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从《毛诗述闻》看王氏父子“揆之本文而协”的《诗》文校释法(2)

http://www.newdu.com 2018-09-26 《广西社会科学》 彭慧 参加讨论

    二、揭示《诗》文前言后语间的逻辑关系
    “言有序”“章有法”,无论古今中外,在语言表达中,人们都力求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清晰呈现言语的内部逻辑,从而达到段落章节的贯通与完整,实现信息传递或情感交流的目的。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便明确提出“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的主张[12]。有鉴于此,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我们不妨留心考察语词句段间的上下连贯,并以此作为开启经籍旨意的管钥,正如理学家朱熹所言,“看经传有不可晓处,且要旁通。待其浃洽,则当触类而可通矣”[13]。
    《诗》文浅近流畅,其结构内容的层递、映衬是不言而喻的。在勘定字形、阐发词义的过程中,王氏父子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细心揣摩《诗》句上下文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寻文”以“究理”②,并充分利用这种认识解惑释疑,还原古书文义的本真。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毛传说“宁或灭之”曰:“灭之者,水也。”《笺》曰:“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宁有能灭息之者?言无有也,以无有喻有之者为甚也。”家大人曰:“宁”犹“乃”也。言以燎火之盛而乃有灭之者,以赫赫之宗周而乃为褒姒所灭。四句以上兴下,一气相承,词意甚为迫切。若上言燎火难灭,下言褒姒灭周,则上下相承之间多一转折而词意迂回也。《笺》云“以无有喻有之者为甚”,非也,水之灭火非无有之事,火势方盛而水灭之,则为甚矣,不必先言其无有,而后见有之者之为甚也……“宁”、“乃”一声之转,故《诗》中多谓“乃”为“宁”。(《经义述闻》卷六“宁训为乃”)
    《小雅·正月》记叙了周幽王宠溺褒姒以致祸国殃民的历史现实,并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孤立无援的满腹感慨。“燎之方扬,宁或灭之”以火作喻,批判镐京危在旦夕而幽王不知忧惧、一味纵饮宣淫的黑暗现实,正所谓“燕雀处堂自以为乐,一朝突决栋焚,而怡然不知祸之将及也”[14]。这里,王氏审思明辨,根据前后四句的递转承接,指出“宁或灭之”当与后“褒姒灭之”相应,非“宁有能灭息之者”,而是“乃有灭之者”。进而,他又从语音入手,阐明“宁”“乃”一声之转,《诗》中多以“宁”代“乃”。
    后世,胡承珙在申述毛义的过程中便积极采纳了王说[15],马瑞辰虽未溯诸王说,但亦持同样见解,指出:“‘宁’犹‘乃’也,‘宁’、‘乃’声之转,‘能’、‘乃’亦声之转,故‘宁’通作‘能’,‘能或灭之’犹言乃或灭之。”[16]二人所言异曲同工、相得益彰,《诗》文本意亦由此清晰可辨。及至今日,程俊英《诗经译注》[17]、高亨《诗经今注》[18]、向熹《诗经词典》[19]等均以“乃”释“宁”。
    《传》曰:“骙骙,不息也。翩翩,在路不息也。”《正义》曰:“厉王无道,妄行征伐,乘四牡之马骙骙然,建旟旐之旗有翩翩然,在于道路,常不息止。”引之谨案:《正义》所释本《笺》“用兵不得其所”之说也。今案:诗人睹车马旌旗之动而伤祸乱之兴,非谓祸乱由于用兵也。车马旌旗,随在皆可见之。中山甫之徂齐也亦曰“四牡骙骙”,卫大夫之好善也亦曰“孑孑干旟”,岂必征伐而后有此乎?通考全篇,无一语及于征伐者,不得以意说之也,况厉王时亦无妄行征伐之事。(《经义述闻》卷七“四牡骙骙,旟旐有翩”)
    《大雅·桑柔》沉痛斥责了厉王暴虐昏庸、任用小人,而臣子重权贪利、不能匡救君过以致祸国殃民的政治现实,同时也传达出作者诚挚的爱国情怀。对于“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一句,郑注云:“军旅久出征伐,而乱日生不平,无国而不见残灭也。言王之用兵,不得其所,適长寇虐。”孔颖达肯定郑说,也认为“厉王无道,妄行征伐”。于此,王氏父子却不拘成说,从上下文逻辑入手,指出诗人因目睹车马旌旗的连绵起伏而有感于祸乱当头的残酷现实,而非先谈祸乱后及征伐,因而祸乱并非由用兵而起。
    传之后世,马瑞辰便认同王说,指出“厉王时征伐甚少,不得云‘无国不见泯灭’。泯,泯乱也。承上‘乱生不夷’,故曰‘靡国不乱’耳”[20]。而胡承珙却不以为然,称“此所谓疑所不必疑者也”,他吸收《诗古义》中的见解,列举《史记·楚世家》《史记·秦本纪》《竹书纪年》《皇王大纪》及《后汉书·西羌传》中的记载,指陈“厉王时有数兴征伐之事”以及“厉王无道,戎狄寇掠”[21]的事实。因此,对于厉王妄行征伐一事,或许我们并不能轻易置否,但王氏立足上下文大胆质疑的勇气和方法却是值得借鉴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