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尘世无常 天道好还

http://www.newdu.com 2017-10-11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尘世无常 天道好还
    
    
    

    推荐人:李怡然
    
    推荐理由:我常想时间的流逝是否真的能把过往的恩怨情仇一并冲走,答案不得而知;但是我确定,时间的递进中,世间的聚散悲喜都凝固在一栋栋建筑中,这其中名人故居更甚。台湾女作家刘雨涵的这本新书《从千山到万水》就用文人的情怀、女性的细腻讲述了台湾的名人故居和他们的故事。
    



    钱穆晚年数度轻微中风,不适宜外出旅行,因此殷切期盼在北京的清华大学教书的大女儿钱易能到台湾探望。但当时台湾尚未开放大陆亲属赴台探亲。1987年底又有梁实秋之丧,长女景文茜(大陆元配所生)不得其门而入的遗憾,钱穆看在眼里。虽知自己的健康日益恶化,却更怕流言伤人,夫妻极感无奈。
    所幸粱实秋之丧和钱穆之愿,最终获得广大民众的同情,台湾当局于1988年11月公布探亲奔丧办法。办法公布时,人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进行学术访问的钱易,当月即申请来台,成为两岸分隔40年来第一位来台探亲的大陆人士。
    钱穆和女儿终于在外双溪共享天伦之乐,但钱穆听女儿细数家乡景色的变迁时,也不由得黯然慨叹:“此生恐怕是回不去了”,其时大师已双目失明且重病缠身,不能起床,也不能正常进食。
    未料,就在大师谢世前夕,又发生“素书楼风波”。1989年,民进党称素书楼为政府所有,时任“立法委员”的陈水扁更指责钱穆侵占公产,要求钱氏夫妇限期搬家,不少关心此事的学者陆续到素书楼探视、问安。
    钱穆问:“这些人急着要这房子做什么?”
    学生说:“要做纪念馆。”
    钱穆不禁慨叹:“我活着不让我住,死了纪念我什么?”
    事件扰攘近一年,钱穆不得安宁,为避免“享受特权”的指控,毅然与夫人搬离素书楼,迁居杭州南路。3个月后,1990年8月30日,一代宗师在贺伯台风来袭的风雨中走完人生道路,相对于窗外的狂风怒吼,与政治斗争上的狂肆喧扰,度过将近两个“知天命之年”的大师,应是平静且安详的。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钱穆享年共96岁。
    钱穆虽以史学成名,但又学贯“经史子集”,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国学界中难能可贵的“通儒”。钱门弟子逯耀东闻老师去世,不禁发出“绝了,绝了,四部之学从此绝了”的感叹!
    钱穆的逝世,似乎也意味着传统国学的结束。
    素书楼院内的一草一木,都是钱穆夫妇亲手栽种并照养多年的。入口阶梯步道两旁的枫树,据说至深秋时节,即换装成黄橙色的红叶,每令访客惊艳。房舍旁挺立的修竹,是终身浸润在中国文化中的大师亲手栽种的,宋代大文豪东坡居士有言“不可居无竹、食无笋”;前庭错落有致的花木,胡美琦也都亲力亲为灌溉照顾。素书楼因为书香交织着花木馨香,而形成一片优雅动人的人文风景。
    1992年素书楼改为“钱穆纪念馆”。1998年,任台北市长的陈水扁前来纪念馆参观时说:
    我是亲自来向宾老表达歉意和说“对不起”。当局,特别是台北市当局,在过去做得不够,也许是由于一些杂音和压力,忽略了对一代儒宗所应该要有的特别的礼遇•••••
    钱夫人回应道:“迟来的道歉已没有意义。”
    2002年,马英九也以台北市长身份向钱夫人致歉,除澄清霸占公产之说,又与胡美琦一起在前庭种下一株“希望之松”。2010年8月,隶书楼举行钱穆逝世20周年追思会,马英九再度向钱夫人道歉,81岁的钱夫人表示:过去20年的点点滴滴,常让她想起宾四去世前写的一副春联:  
    尘世无常,性命终将老去;
    天道好还,人文幸得绵延。
    2012年3月,钱夫人胡美琦逝世,享年83岁。她是钱穆的第三任妻子,27岁时嫁给时年56岁的钱穆,从此夫唱妇随,专心照顾大师生活起居及饮食,令钱穆得以专心于教育及著述事业,钱夫人才华洋溢,但仍充分展现“以夫为尊”的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